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因此民间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成为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风俗蕴含保健知识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此时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为了安度暑日,民间在端午这天,除了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净身、服用之外,还择食一些药用价值较高的食物,借以避毒祛邪,防病健身。

端午节人们都有吃粽子、插鲜艾蒿的风俗。这些除了跟风俗有关,还与健康保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艾蒿有着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

吃粽子注意三大忌

粽子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趁着端午节,不少人更是大吃特吃。但吃粽子有三大忌:一忌未熟先吃,二忌保存太久,三忌大量进食。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端节前后,千万不要餐餐吃粽子,或只吃粽子忘了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这样易消化不良、肠胃不适。吃粽子时配一碗清淡的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最后再来一分水果,可增加纤维质的摄取,达到营养均衡。

选购粽子要注意挑选新鲜的产品。如果购买后不能冷藏的,应及时食用。冷却的散装粽子买回家后,最好经再次烧煮后食用,尤其是一定要在沸水中煮热煮透,这样才吃得安全。对于一时没有吃完的粽子,一定要及时放进冰箱冷藏,切勿长时间放在外面。一旦发现有霉变或异味,千万不要再吃。

粽子一定要注意保存温度,吃不完的粽子就放在冰箱,但冷藏时最好不要超过三天,如果能摆在冷冻库是最恰当,但也不要超过二个星期。虽然粽子可以冷食,但会比较硬,建议从冰箱拿出来后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值得注意的是,临睡前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否则一晚留在肚子里不容易消化。

四类人少吃粽子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一些人除了少吃以外,最好是别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糖尿病患者:一些粽子中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地食用,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粽子配茶更养生

粽子配茶,不仅味道会更好,而且还具有养生的功效,是很多喜吃粽子却又怕胖的明星保持身材的秘诀。甜味的粽子,如枣泥、豆沙、八宝粽等,相配的茶有薄荷茶、绿茶,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有助消化。油性的咸粽,如板栗肉粽、虾仁肉粽、蛋黄肉粽等,相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能够去除口感上的油腻。其中普洱茶是上乘的选择,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非常好。

此外,一些花草茶也是粽子的良配,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

玫瑰花: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进而促进肌肤光滑而有弹性。另外,玫瑰花也可预防便秘,减缓痛经或月经不调等问题。

洋甘菊:气味清香,具有镇静作用,能帮助睡眠,稳定情绪,还能润泽肌肤,可为头发的滋养剂。

薰衣草:可以净化心绪,解除紧张焦虑,舒解压力,松弛神经,帮助入眠;也可治疗初期感冒咳嗽,安定消化系统,是治疗偏头痛的理想花草茶。

金盏花:对消化系统溃疡及淋巴结炎有极佳的效果,并保护消化系统,增强肝脏功能,还可缓解痛经,建议女性不妨多饮。

不过要切记,花草茶都有药性,不要随便组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