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简说(九十六)∵∵●子∵圆∵∵明伦月刊391期2009/1

公冶长第五∵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很温厚,但是口才不好。」孔子听到以後说:「何必一定要口才敏捷流利、阿谀谄媚呢?用应答流利的口才、尖酸的言语来反驳别人,心里只想占上风,就常常惹人讨厌,结下怨恨。至於冉雍是否够得上『仁』字,我不知道,但何必一定要讲究捷利谄媚的口才呢?」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冉雍,名雍,字仲弓,少孔子二十九岁,鲁国人,是孔门德行科的贤哲,孔子称赞他是位优秀的领袖人才。「佞」有灵巧、才华高、口谄口给的意思。本章所指是口谄口给,口才流利,说话很会讨人喜欢,但内心不直,言词也不实在。至於灵巧、才华高的意思就不采取了。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御」,抵挡、反驳的意思。「口给」,思想快,应答迅速巧妙。应用在好的方面是善巧方便,坏的方面却是扰乱大众。孔子讲究「言寡尤」,言语谨慎,少犯过失。不必口若悬河,别人一说话,立刻用言语抵御、反驳。

∵「屡憎於人」,「屡」是常常的意思,「憎」是厌恶的意思。口给之人说话就要占上风,别人才说一句话,他非说个四、五句不行,即使是好话,别人心中也很厌恶,这是大毛病。

∵「不知其仁,焉用佞?」,「仁」是孔子不随意轻许的。弟子中,德行第一的颜渊,孔子称许他「三月不违仁」,其余弟子只能一日或一月,偶尔来了「仁」。可见能完完整整做到孔子心中的「仁」是相当不容易的。「仁」是时时关怀对方,亲厚对方,都为对方着想。圆满的「仁」,是心念一有妄动,用直心的「德」察觉、反省,心就自然归於「道」上。这种行仁的功夫绵绵密密、时时刻刻无有间断,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孔子说不知道仲弓行仁如何。我们一般人不够警觉,行仁随时都会变样,就要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才能迷而复返。「焉用佞?」孔子重复的说,正是加重口气,不必注重在口才上。

∵苏秦是东周雒阳人,为纵横家鬼谷子的学生。学成,出游数年,竟挫折回来,被家人讥笑。之後闭门苦读再出游,最後得到赵肃侯的资助,苏秦以其三寸不烂之舌,擅於揣摩国君的想法,迎合国君的心意,成为「从约长」,佩带六国相印,风光非常。过了数年,秦国先欺骗齐、魏两国讨伐赵国,於是从约失效。苏秦惶恐,请求赵国国君派任他前往燕、齐两国出使。虽能暂时安抚各国,但有人毁谤说:「苏秦是左右逢迎的卖国贼,他的言语反覆,随时都会作乱啊!」更在齐国和大夫们争宠,最後竟死於「车裂」的酷刑,这刑罚还是苏秦自己所想出的办法。

∵「君子不欲多上人」,学为君子,不可咄咄逼人,自以为了不起,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学《论语》能自我反省,默默改正自己的心理,才不致迷失在言行放肆、混淆是非的风气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