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3年

【文章标题】晚明《论语》学之儒佛会通思想研究

【英文标题】he∵Study∵of∵the∵Communication∵Between∵Confucianism∵and∵Buddhism∵in∵the∵Annotations∵of∵Lun∵Yu∵During∵the∵Late∵Ming.

【文章作者】陈升辉∵

【指导教师】高柏园∵

【文章页数】233页

【中文关键词】晚明|论语|儒佛会通|来斯行|智旭|四书小参|论语点睛∵

【中文摘要】《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一直具有其独特之代表性,除了是孔子的言行记录外,其中所表达出来对道德之追求更是后世儒者所遵循的标准。中国历来皆不乏对此一经典的注疏,而《论语》在此过程中则相对的反映了当代学术思潮之脉动。因此透由对不同注疏之研究,除了可以发现此一经典在诠释上的不同风貌与更深刻的经典意涵外,更可以对当时之学术思潮有一理解。而本论文之重点则在晚明时期有关于“儒佛会通”之注疏现象。

∵本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导论〉:分别就研究动机、研究范围、前人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作一简要说明。

∵第二章〈明代政治、教育、学术与《论语》学之互动关系〉:本章重在说明明代学校、科举、书院等社会环境与理学、经学、佛学等学术发展与明代《论语》学发展间的交互关系。并针对晚明时期之学术环境说明当时儒、佛学说交互影响之情形。

∵第三章〈明代《论语》学之内容及其分类〉:本章重在说明历来关于明代《论语》学之研究,继而表列笔者对于明代《论语》相关提要之整理,借以说明论文主题中关于“儒佛会通”之《论语》的注疏情形。确立以来斯行与智旭二人为研究对象。

∵第四章〈来斯行之生平、著作及其《论语》学〉:本章首先说明来斯行之相关基本资料,进而藉由其《四书小参论语小参》中注疏理论架构之形成,与其所主张之禅宗理论加以比较,讨论来斯行之《论语》思想与佛学理论间之异同。

∵第五章〈智旭之《论语》学及其与来斯行《论语》学之比较〉:本章首先说明智旭于《论语点睛》中之思想,并比较其由“现前一念心”所展开之佛学理论间之异同。进而对来斯行与智旭两人之《论语》注疏作一比较,以明二人于“儒佛会通”上之努力。

∵第六章〈结论〉:本文之回顾与总结,并对明代与元、清两朝之《论语》学作一说明,以明其间之历史性发展过程。

∵附录〈《论语》及《四书》相关提要整理〉:本附录主要针对明代《论语》注疏之相关提要作一整理,以了解明代《论语》相关之注疏情形。∵

【英文摘要】As∵a∵canon∵of∵Confucianism,∵“Lun-yu”∵(《论语》)∵still∵has∵its∵typical∵representative∵as∵heretofore.∵Besides∵Confucius’s∵quotations,∵it∵is∵also∵the∵aspiration∵that∵the∵hereafter∵Confucians∵follow∵and∵in∵pursuance∵of∵its∵morality.∵There’re∵many∵annotations∵in∵every∵dynasty∵in∵ancient∵China∵and∵“Lun-yu”∵reflects∵the∵pulses∵of∵contemporary∵academic∵thoughts.∵Therefore,∵we∵can∵find∵different∵visions∵and∵deeper∵canon∵connotations∵as∵well∵as∵realize∵contemporary∵academic∵thoughts∵by∵doing∵such∵research.∵In∵this∵thesis,∵I’ll∵focus∵on∵the∵annotations∵about∵the∵communication∵between∵Confucianism∵and∵Buddhism∵in∵the∵late∵Ming∵Dynasty.

∵This∵thesis∵is∵pided∵into∵six∵chapters:

∵Chapter∵1∵Introduction:∵Including∵the∵motives,∵ranges,∵exist∵results∵and∵methods∵of∵this∵research.

∵Chapter∵2∵The∵interaction∵among∵the∵politics,∵education,∵academy∵and∵“Lun-yu”∵in∵the∵Ming∵Dynasty:∵I∵emphasized∵on∵the∵interactions∵as∵well∵as∵the∵communications∵among∵schools,∵examinations,∵social∵environments,∵sinology,∵Buddism∵and∵“Confucianism”.

∵Chapter∵3∵Contents∵as∵well∵as∵its∵categories∵of∵“Confucianism”∵in∵the∵Ming∵Dynasty:∵The∵points∵in∵this∵chapter∵are∵descriptions∵of∵the∵historical∵studies∵of∵“Confucianism”∵in∵the∵Ming∵Dynasty.∵Besides,∵I∵codified∵relative∵abstracts∵of∵the∵“Confucianism”∵in∵the∵Ming∵and∵by∵doing∵so∵I∵circumstantiated∵the∵expositive∵information∵of∵the∵communication∵between∵Confucianism∵and∵Buddhism∵in∵this∵thesis.∵Furthermore,∵I∵made∵Lai,∵Si-sing∵and∵Chi,∵Hsu∵as∵objects∵of∵study.

∵Chapter∵4∵Lai,∵Si-sing’s∵biography,∵works∵and∵his∵study∵on∵“Confucianism”:∵Introduce∵Lai,∵Si-sing’s∵profile∵and∵discuss∵the∵differences∵as∵well∵as∵the∵congenialities∵between∵his∵thoughts∵of∵“Lun-yu”∵and∵theories∵of∵Buddism∵by∵his∵work∵“Si∵Shu∵Hsiao∵Tsan”∵(《四书小参论语》).

∵Chapter∵5∵Make∵a∵comparison∵between∵Chi,∵Hsu’s∵“Lun-yu”∵studies∵and∵Lai,∵Si-sing’s:∵Contradistinguish∵them∵from∵their∵works∵of∵“Lun∵Yu∵Dian∵Jing∵”(∵《论语点睛》)and∵their∵annotations∵of∵“Lun-yu”∵to∵understand∵their∵efforts∵on∵the∵communication∵between∵Confucianism∵and∵Buddhism.

∵Chapter∵6∵Conclusion:∵Review∵and∵conclusion∵of∵this∵thesis.∵In∵addition,∵I∵described∵the∵studies∵of∵“Lun-yu”∵in∵both∵Yuan∵and∵Ching∵Dynasties∵to∵realize∵the∵processes∵of∵historical∵developments.

∵Appendix:∵the∵arrangement∵of∵relation∵digests∵of∵“Lun-yu”∵and∵“Si-shu”(《四书》)

【论文目次】∵

第壹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动机1

第二节∵前人研究成果4

第三节∵研究方法及范围7

第贰章∵明代政治、教育、学术与《论语》学之互动关系11

第一节∵明代政治、教育对《论语》学发展之影响11

一、经筵、东宫出阁讲学仪12

二、学校14

三、科目17

四、书院19

第二节∵明代学术发展21

一、理学22

二、经学27

三、佛学31

第三节∵晚明学术氛围34

第四节∵小结43

第参章∵明代《论语》学之内容及其分类44

第一节∵历来对明代《论语》学之研究45

第二节∵明代《论语》相关提要之整理55

第三节∵晚明时期“儒佛会通”之《论语》学74

第肆章∵来斯行之生平、著作及其《论语》学82

第一节∵来斯行之生平与著作82

一、来斯行之生平82

二、来斯行《宗谭六种》说明85

第二节∵来斯行之《论语》学92

一、“儒佛会通”之思想基础92

二、基本理论97

三、工夫论116

四、境界论129

五、结论134

第伍章、智旭之《论语》学及其与来斯行之比较137

第一节∵智旭之《论语》学137

一、智旭之《四书蕅益解》137

二、已有研究成果之检讨139

三、智旭之佛学思想144

四、智旭之《论语》学154

第二节∵来、智二人《论语》学之比较174

一、来、智二人理论架构之比较174

二、来、智二人引用《论语》章节之比较178

第陆章∵结论195

第一节∵全文回顾195

第二节∵明代《论语》学与元、清两朝之关系200

附录:明代《论语》及《四书》相关提要整理205

参考书目225∵

【参考文献】

《论语》及《四书》类﹙按作者年代排列﹚

宋张载着、清王夫之注,《张子正蒙注》,台北:世界书局,1970年5月再版

宋朱熹着,《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鹅湖出版社,1996年11月三版

元程复心着,《周孔子论语年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4月初版

明李贽着,《四书评》,《续修四库全书》册16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

明焦竑着,《焦氏四书讲录》,《续修四库全书》册1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

明姚舜牧着,《重订四书疑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册158,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2月

明周汝登着,《四书宗旨》,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禛己巳年郑重耀刊本

明沈守正着,《四书说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册163,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2月

明王肯堂着,《论语义府》,《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册161,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2月

明寇慎着,《四书酌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册164,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2月

明来斯行着,《四书小参》,《宗谭六种》,国家图书馆藏,明末刊本

明来斯行着,《四书问答》,《宗谭六种》,国家图书馆藏,明末刊本

明来斯行着,《论语颂》,《宗谭六种》,国家图书馆藏,明末刊本

明陆鸿渐着,《空山击碎》,傅斯年图书馆藏,明末刊本

明释智旭着,《论语点睛补注》,《无求备斋论语集成》册16,台北:艺文印书馆,1569年初版

明释智旭着,《论语点睛补注》,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7月初版

明释智旭着,《四书蕅益解补注》,台北:众生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12月出版

清程树德着,《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0月一版八刷

王邦雄等着,《论语义理疏解》,台北:鹅湖出版社,1994年3月五版

李泽厚着,《论语今读》,台北:允晨出版社,2000年7月初版

古代文献﹙按作者年代排列﹚

唐慧能着、丁福保笺注,《六祖坛经笺注》,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12月初版三刷

元脱脱等着,《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初版

明毕自严着,《石隐园藏稿》,《钦定四库全书》册1293,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8月初版

明林兆恩着,《林子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册91、92,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2月

明李东阳等着,《大明会典》,台北:国风出版社,1963年9月初版

明谢肇淛着,《五杂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一版

明沈德符着,《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初版三刷

明释大闻辑,《释鉴稽古略续集》,《续修四库全书》册128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

明萧誉着,《邺下草》,国立图书馆藏,明万历间楚黄萧氏家刊本

明来斯行着、陶宗仪等编,《槎庵燕语》,《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一版二刷

明来斯行着,《经史典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册137、138,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9∵月初版

明来斯行着、何伟然编,《槎庵燕语》,《广快书》,国立图书馆藏,明崇祯二年刊本

明来斯行着、何伟然编,《无尽灯》,《广快书》,国立图书馆藏,明崇祯二年刊本

明来斯行着,《槎庵小乘》,台北:学生书局,1971年5月初版

明蕅益智旭、清圆瑛着,《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台中:台中莲社,1982年修订初版

明蕅益智旭着,《灵峰蕅益宗论》,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

明蕅益智旭选,《净土十要》,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4月初版七刷

明蕅益智旭着,《大成起信论裂网疏》,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6年2月出版

清顾炎武着,《日知录》,台北:明伦书局,1979年出版

清顾炎武着,《亭林文集》,台北:汉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3月出版

清沈翼机等着,《浙江通志》,《钦定四库全书》册519~526,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8月初版

清邹勷、聂世堂等着,《萧山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一版

清张廷玉等着,《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1月初版

清龙文彬着,《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月初版三刷

清赵翼着,《廿二史札记校证》,台北:仁爱书局,1984年9月初版

清黄宗羲着,《明儒学案》,台北:里仁书局,1987年4月

清皮锡瑞着,《经学历史》,台北:艺文印书馆,1996年8月初版三刷

清乾隆官修,《续文献通考》,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二版

清李慈铭着,《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一版

现代专着﹙按作者笔画排列﹚

于化民着,《明中晚期理学的对峙与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王邦雄等着,《中国哲学史》,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5年8月初版

王春瑜主编,《明史论丛》,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

王煜着,《明清思想家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4月初版三刷

牛健强着,《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

甘鹏云着,《经学源流考》,台北:广文书局,1996年10月再版

史小军着,《复古与新变—明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一版

左东岭着,《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4月一版

日安井小太郎等着,林庆彰、连清吉译,《经学史》,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10月初版

江灿腾着,《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辩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0年12月一版

江灿腾着,《人间净土的追寻—中国近世佛教思想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

朱封鳌着,《中国佛学天台宗发展史》,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9月一版

朱汉民着,《宋明理学通论—一种文化学的诠释》,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一版

牟宗三着,《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学生书局,1993年8∵月初版五刷

牟宗三着,《中国哲学的特质》,台北:学生书局,1994年8月再版八刷

沈兼士编,《中国考试制度史》,台北:考试院考试技术改进委员会印行,1960年6月初版

李申着,《中国儒教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初版

李纪祥着,《明末清初儒学之发展》,台北:文津出版社,文津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李书增等着,《中国明代哲学》,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一版

杜继文、魏道儒着,《中国禅宗通史》,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初版二刷

吴承学着,《晚明小品研究》,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余英时着,《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9月初版八刷

林存光、郭沂着,《旷世大儒—孔子》,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一版

林其贤着,《李卓吾事迹系年》,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3月初版

林继平着,《明学探微》,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12月初版

林庆彰着,《明代考据学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10月再版

林庆彰着,《明代经学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

林庆彰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学术篇—浩瀚的学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5月初版七刷

周志文着,《晚明学术与知识分子论丛》,台北:大安初版社,1999年3月一版

周明初着,《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

周德昌编,《中国教育史研究明清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一版

日冈田武彦着,吴光等译,《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

恒毓着,《佛道儒心性论比较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6月初版

柏杨着,《中国历史年表》,台北:星光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苗润田着,《中国儒学史明清卷》,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初版

侯外庐等着,《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一版

唐大潮着,《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一版

唐君毅着,《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一》,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3月,校订版二刷

唐君毅着,《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3月,校订版二刷

唐君毅着,《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3月,校订版二刷

唐君毅着,《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台北:学生书局,1992年3月,校订版二刷

高柏园着,《禅学与中国佛学》,台北:里仁出版社,2001年3月初版

容肇祖着,《中国历代思想史明代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

马宗霍着,《中国经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一版八刷

韦政通着,《孔子》,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10月初版

夏清瑕着,《憨山大师佛学思想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4月初版

徐复观着,《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年4月初版十一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