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一、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时代背景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已位于全球第四,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然而在物质文明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消极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呈现增长势头。比如,青少年犯罪急剧增长、行业欺诈、诚信缺失、滥用职权的腐败现象、不正当竞争等使得人心更加焦虑不安;唯利是图的变态逻辑、极度低级的个人趣味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成为社会安定与和谐的障碍。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道德观念的缺失,以及金钱至上价值观的泛滥。而能弥补法律不足,帮助解决社会、家庭、个人具体问题的宗教道德与伦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扬。因此重温与回归宗教情怀和传统伦理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重建文明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我们党和***的高层领导人,意识到了当前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今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上再一次明确指出:“要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宗教界人士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力量,这就意味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所有宗教界人士都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都能够在引导宗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中大显身手。本着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分担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亦是责无旁贷!

二、发挥佛教教化功用的重要意义

自古“神道设教,治国安邦”,“政以齐民,教以化民”。传统的儒、释、道三教,都有辅政治之不足,助教育之不及的作用。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其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将面向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教化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四谛”、“八正道”及“五戒”、“十善”、因果报应等教义,大乘佛教的“诸法性空”、“四摄”、“六度”、平等、慈悲、利他、圆融等菩萨道教理,既是用来指导出家僧众修行的,也是教化各界民众的。千百年来,这些善良理念已深深渗透到我国人民群众的心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寺庙已然成为社会教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化世导俗的责任,在维护社会稳定与族群的和睦共处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今社会,佛教徒对佛教义理作出符合时代发展与要求的诠释,引导民众从中汲取智慧、净化心灵、进而提升道德品质,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4月,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和舟山市举办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高僧大德和着名学者及知名人士应邀出席。大会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展开深刻的探讨,突显了佛教文化的时代意义,倡导“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三心”理念,以及“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新六和境界”,号召建设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种和谐与和平的理念,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三、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教化功用

当今社会传统伦理道德沦丧,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佛教徒面向社会展开教化的工作面临着严重考验,佛教必须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与时代相协调的社会慈善、人心教化活动,抛开烦琐、呆板的弘法方式,走下圣坛,面向民众,将佛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基本教义传播开来,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使佛教重新焕发服务人群、利益众生的生命力。

诸恶莫做就是要重视佛教的正面宣传引导。以讲经、说法、发表文章、编印书刊等方式,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以及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以佛教经典中的相关教理,引导民众深信因果、止恶行善,达到净化人心的目的。大力推广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出版发行《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道经》等能感发社会良知的有益书刊,让社会大众了解善恶的标准,以及止息恶行的方法与途径。倡导民众严持五戒等净戒,以维护社会公德和秩序。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佛教的“不杀”教义和慈悲思想,教导民众爱护人与生灵,以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睦协调的关系;以佛教的“不盗”教义,教导民众勤劳自强,不取不义之财;乃至教导民众谨尊人伦远离邪淫、两舌恶口、妄言失信等恶行。培养高尚的品德与完美的人格。同时还要让人们明白因果道理,心存敬畏;有所敬,则对上者尊重赞叹,承事供养;有所畏,则举心动念,循规蹈矩,不敢少越雷池。故古人云:“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厚矣。传此风训以遍宇内,编户千万,则仁人百万矣。……能行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万刑息于国。”恶行既息,则天下自然太平。

众善奉行就是在诸恶莫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德行善。“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学习诸佛菩萨的精神,利他至上,造福社会。佛教中的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我们国家倡导的公民守则“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菩萨的神圣使命,就是在众生中实践大慈大悲的精神,普渡一切众生。佛教主张在引导大众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同时,还要努力从物质生活方面救济众生,开办慈悲事业和社会福利机构,从事扶贫济困,救济伤残,捐资助学以及开展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等善举,都是佛教四众弟子行菩萨道的行动体现。

自净其意是在止恶行善过程中净心,在净心过程中止恶行善,修身与净心相辅相成。佛教在面对社会实施的各种教化中,最重视的是从思想上进行教化,也就是净化人心,引导大众减少、断除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佛教四谛的教理认为人生苦恼源于苦因,苦因就是贪、嗔、痴。因此,要从人生苦恼中解脱,必须灭除贪嗔痴这三种苦因,其中“痴”被认为是导致产生贪求、嗔恚的根本原因。因此,佛教基本教理之一的“十二因缘”就将“无明”置于首位,认为只有通过体悟佛教的真理,消除“无明”,才可以从根本上的摆脱生死轮回,真正达到解脱。这一过程就是净心的过程,要求人们做到少欲知足,最终达到消除无明、贪、嗔,走向解脱。

因此说佛教缘起理论和“少欲知足”的思想,就是要教导大众克制贪欲,淡泊名利,一心为社会奉献。并且帮助人们减少烦恼,在关爱和利益他人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由一人影响全家,由一家影响邻里……,影响所及,必能推进和谐社会的共建。佛教泰斗虚云老和尚曾说“圣人设教,总以济世利民为要。语其初机,则为去恶从善。从古政教并行,政以齐民,教以化民。佛教教人治心,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万物得以宁,而天下太平。”这段话准确地概括了佛教的社会教化功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佛教徒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己任,努力发挥道德劝化的功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独特贡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