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虚心有节,苦竹寺因苦而名。

苦竹寺,苦竹笋,寺因竹而名,竹因寺而生。

长宁苦竹寺掩映在苦竹竹林深处,历经700多年的风雨洗涤,依旧香火旺盛,往来有鸿儒,出入无白丁。

“如果你想知道天下第一苦,体味什么是苦尽甘来,你一定要来苦竹寺。”长宁当地的居民谈起苦竹寺,禁不住地感叹。

在那个求贤若渴的年代,苦竹寺学堂培养出明代大儒周洪谟等大贤和人才,出了榜眼、进士等人才若干。虽然寺庙命运很苦,但是这里走出的人才层出不穷,可谓“苦尽甘来”。

时下已经是盛夏,记者选择在一个凉风习习的下午,出发宜宾,沿长江边问边行,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终于走近了苦竹寺。

长期久居城市,也许已经对各种味道审美疲劳,不过,在苦竹寺体味苦竹寺的“苦”,感受苦竹笋的“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A

孤独之苦

苦竹掩映苦竹寺方圆百公里范围苦竹寺一寺独秀

从宜宾城区出发,沿着高等级旅游公路宜(宾)长(宁)柏油公路前行,1个小时左右到了李端镇的路口;向南转上李(端)沙(河)水泥公路,车行几分钟,在天公坳转下通往苦竹寺的乡村水泥公路。

顺着老乡的手势望去,远处,紫竹山的山顶上,绿树丛中,一座庙宇若隐若现,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苦竹寺。

眼前的情景,恰如古书云:“祥云缭绕,紫雾缤纷,从那山清水秀之中透出一座红宇”。

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紫竹山的枇杷林渐渐变成了苦竹林。转过山坳,“苦竹寺”3个大字的山门矗立在眼前。

山门虽然并不高大,但在灵秀之中却透出了威武;柱子下的石狮虽留下了岁月的沧桑,却依然雄壮。

再穿过一片苦竹林,新修的苦竹寺大雄宝殿就掩映在一丛高大的桢楠树中。

苦竹寺所在的紫竹山,位于长宁县三元乡大沟村。

紫竹山处在背斜北翼,是一座典型的单斜山,地理位置十分独特。紫竹山由北向南依次升高,不仅北缓南陡,而且比周围的山峰都高出200米左右,形成“一览众山小”的景观,难怪当年修庙人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站在苦竹寺大雄宝殿前的平台上,远处近100公里的马家岩、红岩寺、佛来山、万岭箐等山脉,尽收眼底。

“你看这寺庙好孤独,孤零零的。”一名当地的村民说道,寺庙最近的邻居也要100多公里,长期以来,这里香火旺盛,但是一枝独秀,非常“孤独”。

B

重建之苦

700年历史长河苦竹寺五毁五建寺庙更名苦竹寺

5月24日,苦竹寺重建的大雄宝殿进行了开光庆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僧尼和善信居士,以及附近群众参加了开光仪式。这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寺庙香火依然旺盛。

据1937年版的《长宁县志》记载:苦竹寺,始建于13世纪末的元代大德年间,当时民间常常发生干旱,时任民间长宁知军为保佑百姓风调雨顺,由官府出资在紫竹山上修建了规模较大的佛教寺庙,距今有700多年历史。

苦竹寺原名龙泉寺,因山门处有泉井,终年不竭不溢,名曰龙泉,故名龙泉寺。

苦竹寺从13世纪末开始,就一直修建不断,在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更是屡毁屡建。

龙泉寺在元、明、清时期香火鼎盛。清代的乾隆、嘉庆、咸丰年间都进行了扩建,特别是在乾隆6年、14年、46年、54年共进行了4次扩建,时有两重大殿、东西厢房、东西厅楼及其附属建筑,寺庙遍及整个山峰,

建筑也达到了顶峰。

目前所保留的碑文,对乾隆年间的记载也最多。至今还存的两根石柱、4尊石狮子,依稀可见当年建筑的风采。

谁也没有料到,龙泉寺的辉煌毁于清朝末年的那一场大火。据传,清朝末年的那场大火,烧得很惨,由于山高、坡陡,无法长距离运送更多水来施救;加之风大,火烈,寺庙广,大火持续了数日。

经过众僧和周围群众奋力抢救,得以保留残址。龙泉井也在这场大火中毁灭。如今,残留的颓垣断壁,堆堆瓦砾,仍可想象当年火烧之凄凉。

火后,众僧重修寺庙,取一个什么名字好呢?

有人感叹道“重修了这么多次,寺庙命运好苦?”鉴于此,有人提议,寺庙周围多苦竹,因此,将龙泉寺更名苦竹寺,也言其重修之苦,更志其火烧之惨矣。

C

寻踪之苦

苦竹苦寺庙相伴文人墨客竞寻踪苦竹笋苦中带甜

让苦竹寺名扬蜀南的竟然是苦竹,这也是川南的地方特产之一。

苦竹,是“中国竹子之乡”长宁的乡土竹种,种植历史悠久,许多诗词歌赋,多有记载。

北宋黄庭坚谪居宜宾时着有《苦笋赋》。《苦笋赋》云:“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之得其贤。是其钟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饱风烟。食肴以之启迪,酒客为之流涎……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四川,叙州,宜宾,长宁所出苦笋,彼人重之……”

长宁本土出生的明代大儒周洪谟13岁时随父亲离开龙泉寺,离开长宁,一身中他对故乡、对龙泉寺的竹是

念念不忘。

他的《箐斋说》云:“余故乡方言,凡竹木茂者皆呼为箐,竹曰竹箐,木曰木箐。”“余生十有三岁,即趋附先君之官所,又十余年归故居箐斋,未三载为正统甲子叨荐之京师……幸而金陵官署有修竹茂林与故园相似,故名其读书之所亦曰箐斋,不忘乡土之思也。”

长宁的苦竹,属于甜苦竹一类。苦竹笋做菜,吃起来回甜回甜的,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据苦竹寺周围的群众介绍,一直以来,苦竹寺周围都有许多苦竹,而且都长得很茂盛,成为与寺庙相伴的一道风景线,可谓寺因苦竹而名,苦竹因寺庙而兴。

1937年版的《长宁县志》记载:“苦竹寺有僧尼6人,庙房2间,耕地2亩。”700多年来,苦竹寺香火不断,僧尼也一直不断。

D

苦尽甘来

苦竹寺支持办学培养出众多进士兄弟三人中解元

苦竹寺中,碑刻林立。而其中一块明朝天顺年间的石刻碑,尽管经历了500多年的日晒雨淋,碑上的一些文字仍然依稀可辨。

据考证,这块碑是明朝天顺年间李永通高中进士、及第榜眼后的还愿碑。

苦竹寺在蜀南名声大震的原因,最重要的还在于寺庙长期支持办学,为当地居民的子女提供了学习、发展的机会,培养了不少的人才,惠及乡里。

李永通,字贯道,号慎斋。明朝天顺4年(1460年)考中进士,及第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出任会试同考官,所拔皆天下名士。成化3年(1467年),升为翰林侍讲。成化15年(1479年)10月,升为翰林侍讲学士。李永通诗文和平冲淡,无雕凿幽险语。

其实,李永通在明朝正统12年(1447年)就考中了举人,但是他在次年的殿试中却落榜了。此后,他是年年读,次次考,屡试不第。

1459年,他许下宏愿一定要高中及第,回报乡里,他有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日日夜夜,发奋苦读。次年(1460年)3月,李永通就考中进士,及第榜眼;5月,他即回乡还愿,并刻石碑永立庙上。

有诗云:“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而李永通,仅是从龙泉寺走出的有出息的书生之一。

龙泉寺过去规模宏大,有许多办黉(音hong,古代的学校)场所,其中最为着名的当数龙泉寺学堂。龙泉寺学堂处在紫竹山上,这里钟灵毓秀,学子莘莘,人才辈出。据记载,从明代永乐帝(1404年)至弘治帝(1505年)的100余年间,龙泉寺学堂学生中考中进士的就有8人,其中的周洪谟、李永通还及第榜眼。

在苦竹寺附近,有一家人,其兄弟3人都先后考中解元(乡试第一名),因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三元。长宁县三元乡的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为什么苦竹寺出了这么多进士?

当时的教育水平咋样?

由于苦竹寺庙宇多次烧毁,没有留下过多资料,只能成为饭前茶后的一段传说,但是龙泉寺(苦竹寺)对教育的贡献不可磨灭。

今天的三元乡,爱好学习、崇尚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苦竹寺周围的老人们经常教育子女,要像苦竹寺的周洪谟、李永通等一样,勤奋苦读,才能“苦尽甘来”。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