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宁都及其传播

宁都县博物馆∵副研究员∵∵龚远生

佛教传入宁都是在西晋初期,以青莲祖师入宁都传教与在宁都莲花山建成青莲寺为标志,这以后佛教即在宁都各地进行传播,据史籍和田野考古调查的记载,至迟到清代道光年间,宁都有据可查的佛教寺庙就达300余座。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佛教寺庙建筑更是呈现出极大的增长趋势。本文一是阐述佛教传入宁都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态;二是介绍佛教在宁都的传播历史。

一、佛教传入宁都

1、六朝时期宁都的社会状况。

(1)∵三国吴建县阳都步入封建文明。

东汉末年,天下分裂。到公元220年后,北方曹魏政权确立,不久,中国西部有刘备、东部有孙权也相继称帝,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此时的江西,较稳定的是隶属于孙吴政权。孙吴政权在统治时期,出于对内对外的政治需要,尤其是为增强对南方山越人的政治、军事统治,增设了许多郡县。仅江西地区而言,从公元191年到孙吴政权被西晋所灭的公元280年,在这89年内,江西由原豫章郡,分设了庐陵郡、鄱阳郡、临川郡、安成郡,到公元236年,设置庐陵南部都尉,统治中心在雩都,辖6个县。其中析雩都县东北陂阳乡白鹿营(今黄石乡阳都村)置阳都县。此为宁都建县之始。

《宁都直隶州志卷二.沿革志》载:“主孙权嘉禾五年(236年),分庐陵立南部都尉,析雩都东北陂阳乡白鹿营,置阳都县。建县始此,石城在阳都封内,瑞金仍雩都县地。均隶南部都尉。”

依据史籍的这些记载,综合我们历年在黄石乡营底村的田野调查,依地势而言,这里三面环水,一面陆洲,梅川水与从石城入宁都境的琴江在村之东南汇合,江面开阔,溯水而东可达石城入闽,溯水而北可通宁都六乡;顺流而下可达雩都、赣州。按古代交通以水路为主的依据,这里实为宁都南部咽喉要道,水陆要冲,应是最适合建县治的地方。所有这一切又与古籍记载相吻合,可以认定,营底村,即今阳都村(1982年编纂《宁都县地名志》时改现名)即是三国吴时所设置的阳都县。

自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白鹿营始建阳都县,中经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宁都,到隋开皇九年(589年),县治迁今址雪竹坪,白鹿营一直是县治所在,时间长达353年。

(2)初步发展的六朝经济。

从三国吴到南朝末年这三四百年的时间,整个江西地区的经济步入了初步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一方面由于铁农具在中国南方的普遍使用,另一方面是中原地区汉人的不断南迁,这个过程,产生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山区和城镇的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加上这时较好的自然条件,适合于农业生产,到南朝刘宋时,据《豫章记》载:“地方千里,水路四通…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金铁筿簜,资给四境,沃野垦辟,家给人足,畜藏无缺。”农耕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粮食的充足,《隋书.食货志》中介绍说,东晋以来,国家大粮仓,除京城外,主要还有三大粮仓,即豫章仓、钓矶仓、钱塘仓,“并是大贮备之所。”其中豫章、钓矶两仓在江西境内。手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陶瓷业和纺织业的生产。

这段时期的宁都地区,由于宁都县和后来在南朝宋时设置的虔化县,这两县的设置与并存,政治力量得到加强,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初步发展,加上这时已有南迁汉人进入宁都,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桴源赖氏,从史籍和发现的文物证明,最迟到西晋,赖氏先祖已在桴源定居并开始有农耕种作。六朝时期宁都的田野考古调查,主要是发现了这一时期的一些墓葬,从墓葬的形制到出土的文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宁都这一时期初步发展的经济情况。这一时期,田野考古调查发现的主要有:石上莲湖六朝墓葬、东山坝大布六朝墓、石上池布六朝梁墓。

在上述发现的这些六朝时期的墓葬中,大多都出土了六朝时期的青瓷,其造型既有碗、杯,罐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青瓷砚之类的文房四宝,还有陶纺轮等用于纺织的工具及带有纹饰的墓砖,充分地反映了六朝时期宁都地区(宁都、虔化两县),包括今天石城县的部分地区手工业生产,已经初具一定的规模。

2∵、佛教的传入。

六朝时期,随着北方汉民南迁的过程,佛教也开始了由北而南的传播。在佛教南播中,最着名的有道安、慧远师徒二人。道安、慧远师徒二人原是山西人,在往中国南方传播佛教的途中,道安因故折回山西,慧远则继续往南行。他原想去岭南传播佛教,后在江西庐山找到了一个即安静、又不闭塞、物质条件又丰富地方安身。在江州刺史桓伊的赞助下,在庐山山脚下建起了“东林寺”。

慧远原籍山西雁门,有很深厚的儒学底蕴,尤受老庄说教影响,在一次听师傅道安说教时,受到启发,认为佛教与老庄的学教相近,且更完善。这样,由于他精通释、儒、道,遂将老庄与佛教相结合,这种说教,很快得到不仅是佛教徒、特别是一些文化界有影响人物的接受,东林寺很快就成为江南的佛教中心,一些隐士也纷纷来到他的门下学佛教,如江西的雷次宗、周续之,河南南阳的宗炳,江北彭城(今徐州)的刘程之,在东林寺慧远的讲坛下,聚集了一批当时文化界有声望的人,结成“白莲社”。“白莲社”在传说中有123人,但在宋代用连环图的形式所画的只18人,“白莲社”共修净土之业。他们凭借在佛教、文化上的地位,与各王朝也有密切关系。慧远虽30年未曾下过山,但在江南的影响非常大。到唐王朝时,慧远被称为净土宗的始祖。

此后,佛教在江西发展较快。三国吴时,在庐陵、泰和等地只有7所佛教寺庙,到晋、南朝时达87所,着名的寺庙相当多,如西林寺、大林寺、化成寺、能仁寺、龙池寺、安隐寺、安天寺,其中座落在赣州的安天寺,据宋人记载,仅房屋就2600余间,是章贡蓝若(寺庙的别称)之甲。以庐山为中心的佛教势力已与建康的佛教中心并驾齐驱。

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266年),由于宁都地区政治经济的初步发展,河南人青莲始将佛教传入宁都,并于莲花山创建宁都第一所寺庙“青莲寺”(后改名青莲古刹)。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寺观志》载:“青莲寺,仁义乡莲花山。西晋时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僧道正重建。”莲花山,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山川志》载:“莲花山,州西三十里。为州之祖龙,高十余里。峰峦层迭,蜿蜒如菡萏,寺构花瓣内。巅有三峰,中有浴仙湖,佛座下有龙湫,镇以巨钟。龙常激水以涤宫,掘地二尺许,水即涌出。每祈雨取水,祷辄应。”菡萏,荷花的别称,因其形而名莲花山。座落在距今县城约15公里的黄贯,海拔953.8米。明成化探花、南京工部尚书董越有诗赞:“莲峰自西来,参差插天碧。屹立对武头,东西表封域。杜陵赋仙掌,退之泳如船。安得移此花?种君宾幕前。”

青莲古刹,座西北朝东南,整体布局是一座略呈长方形的寺院,其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共三幢十殿,均左右严格对称,结构严谨,占地约2000平方米。寺外观庄严古朴,内殿佛像肃穆。大雄宝殿是寺内主殿,殿内佛龛供有精雕细刻、金碧辉煌的三尊佛祖法相,殿内天花绘各色花卉图案,藻井绘有飞仙图,其人物造型惟妙惟肖。殿堂门楣横挂由清末书法家谢远涵书写的“大雄宝殿”四字。

二、佛教在宁都的传播

佛教在西晋泰始二年,(266年)传入宁都后,不久,即在宁都地区传播开来。

西晋永和中(345—356年间),在距青莲寺创建后不到百年,今宁都县城雪竹坪之南(清道光年《宁都直隶州志》称为“南门内状元坊”。)建有“宝林寺”一座,南朝刘宋时(420—479年间)改名“安国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间),改名“崇福寺”,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曾以寺庙房基建学宫,而将原学宫房基建寺庙,改名“龙兴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学宫与寺庙各复各迁还原址,仍名“崇福寺”。据清乾隆辛酉(1741年)《宁都县志》载,“寺内入院有佛塔,藏经阁。今寺毁,阁存。”后寺毁于何年无考,但据时隔73年后清道光四年(1824年)《宁都直隶州志》载,该寺于“乾隆中,合州重建,仍名‘崇福寺’中可知,在清乾隆中期又重建“崇福寺”,但到修纂《宁都直隶州志》的道光四年,该寺“入院佛塔、藏经阁,今皆废。”

这一时期,在仁义乡的武头山(今会同乡南坑),建有掬水寺。武头山又名武华山,座落县东20公里的会同乡境内,与莲花山对峙,明县志称之为宁都祖山,脉发自闽,海拔1080.8米,坡度约25度,峻拔屹立,连亘若重楼复阁。掬水寺建于西晋时期,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

在隋唐五代时期,宁都的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在隋开皇九年(589年),由原在黄石白鹿营的宁都县、东山坝徐观虔化屯的虔化县合并为虔化县,县治迁至雪竹坪(即今县城)。在这一时期,史籍记载和田野考古调查的资料表明,在安福乡延福里的莲湖蒙山(今石上镇莲湖村),建超化院。该寺始建于隋唐,元至元22年(1285年)重修。(详见拙作《元『重剏蒙山超化院记』碑与江西宁都超化院寺》)。在仁义乡上团里(今田埠乡东龙、马头一带),有一座建于唐代的寺庙,名印土寺。该寺院屡建屡毁,明天启五年(1625年),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曾两次重修。

宋元之时,随着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宁都的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到达明清两代,宁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已经达到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时候宁都的佛教传播极为快速与广泛,各地的寺庙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有明一代,建有较大规模的寺庙有:

永凝寺,据清道光四年(1824年)《宁都直隶州志》载:“今名塔下寺,南门外第一桥。明万历壬辰(1592年),因塔建寺。黄村郭唐贤,捐田八十亩护持。给谏邱尚志有记。康熙五年(1666年),蔡诚宇重修。”

净土庵,据清道光四年(1824年)《宁都直隶州志》载:“县西南濠池右,明万历甲辰(1604年),邑人谢于教建。乾隆庚申(1740年),住持僧碧如、璿几,募化重修。今佛像、僧居悉倾圯。道光四年,于教裔呈请,改为义学。”

海会庵,座落在县治西南1里(今梅江镇西南),建于明崇祯(1628—1644年)中。

净乐园,座落西门外1里,建于明万历中,乾隆中重修。

武华山寺,座落在怀德乡二十五都(今阳霁),建于明隆庆中(1567—1572年)。

华祝寺,座落在怀德乡二十六都(今蔡江),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

宝积庵,座落在安福乡钦仁里竹背村(今湛田乡竹背村),∵建于明嘉靖中(1522—1566年)。

聚佛岩,座落在安福乡长乐里堑底村(今会同乡堑底村),建于明天启中(1621—1627年)。

宗正庵,座落在安福乡长乐里蓝迳黄龙山(今会同乡兰迳村),建于明天启中(1621—1627年)。

云盖仙,座落在安福乡石塘里陂头村(今会同陂头村),建于明天启中(1621—1627年)。

观音堂,座落在安福乡桃枝里严田(今会同乡腰田村),建于明天启中(1621—1627年)。

东华山,座落在安福乡三十七都七里村(今梅江镇七里村),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清康熙时改飞泉岩。

兴隆庵,座落在仁义乡田头村(今田头乡墟镇),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清乾隆《宁都县志》曰其:“临江平地突起石阜,对岸为西华庵,作邑关锁。”

大士堂,座落在仁义乡归仁里高屋上华祝亭内(今梅江镇高坑村),建于明崇祯中(1628—1644年)。

螺文山庵,座落在仁义乡蜀田团(今固厚乡蜀田村),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

妙觉寺,座落在仁义乡东龙塔下(今田埠乡东龙村),始建于明代,清嘉庆十年(1805年)改建于同村兴隆桥侧。

天龙山,座落在仁义乡中团国蒋溪(今田埠乡浆溪村),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石狮庵,座落在平阳乡田坑村(今黄石乡田坑村),建于明崇祯中(1628—1644年)。

牛岽庵,座落在平阳乡牛岽山(今田头乡境内),建于明代中期。

福牛庵,座落在平阳乡福长江(今应是长胜、固村、对坊、黄石、田头一带,具体位置尚不明确),建于明代。

到清代,寺庙的建设更呈不可遏制的势头,仅从清顺治到道光这206年中,宁都新建、重建和重修的寺庙就有275处之多,达到佛教在宁都传播的高峰期。

综观佛教的传入与传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时期,尤为广泛。宗教信仰,即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活动,也是与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在当今社会,它不仅仅是人类的宗教信仰,寺庙建筑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也愈来愈引人注目,它为某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因素,因此能为某一地区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