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以下广说∵∵┌(一)空凡夫法(经文:是故空中无色(乃至)无意识界。)

五蕴皆空┌┼(二)空二乘法(经文:无无明,乃至无苦集灭道。)

之义┘└(三)空大乘法(经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分为三段:

┌五蕴——如上所明,为迷心重者说五蕴。

│┌眼处┌眼界

│├耳处├耳界

│├鼻处┌六根界├鼻界

│∵∵亦云十二入├舌处│├舌界

├∵十二处∵,入者根尘├身处│├身界

│(六根六∵互相涉入之∵├意处│└意界

│∵尘名十∵义,为迷色┼色处│┌色界

│∵二处)∵重者说十二├声处│├声界∵

│∵∵∵处。∵∵├香处├六尘界├香界

│├味处│├味界

│├触处│├触界

│└法处│└法界

└十八界界者区分为∵∵│┌眼识界

义。十八种作用│├耳识界

不同故。为色心────┤├鼻识界

俱迷者说十八界└六识界├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虽分三科,皆总括一切法而说。因学者根器不同,而开合有异耳。∵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蕴、处、界三科经文─┼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此乃空二乘法,上四句约缘觉言,下一句约声闻言。

缘觉者,常观十二因缘而悟道。

声闻者(闻佛声教),观四谛而悟道。

┌无明───┐

├行────┴过去所作之因

├识────┐

├名色│

├六入├现在所受之果

十二因缘├触│

├受────┘

├爱────┐

├取├现在所作之因

├有────┘

├生────┬未来所受之果

└老死───┘

此十二因缘,乃说人生之生死苦果之起源及次序。藉流转、还灭二门以显示世间及出世间法。流转者,“无明”乃至“老死”之世间法。还灭者,“无明尽”乃至“老死尽”之出世间法。

若行般若者,世间法空。故经云:“无无明”,“乃至无老死。”出世间法亦空。故经云:“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

┌苦谛生死报—世间苦果┐

四谛(谛者真也)├集谛烦恼业—世间苦因┘

├灭谛涅盘果—出世间乐果┐

└道谛菩提道—出世间乐因┘

亦分二门,前二流转,后二还灭。若行般若者,世间及出世间法皆空。故经云:“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乃空大乘法。

大乘菩萨求种种智,以期证得佛果。故超出声闻、缘觉之境界。

但所谓“智”,所谓“得”,皆不应执着。所谓“智”者,用以破迷。迷时说有智,悟时即不待言,故云“无智”。所谓“得”者,乃对未得而言。既得之后,便知此事本来具足,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亦无所谓得,故云“无得”。

“以无所得故”一句,证其空之所以。

以上经文中,“无”字甚多,亦应与前“空”字解释相同。乃即有之无,非寻常有无之无也。若常人观之,以为无所得,则实有一无所得在,即有一无所得可得,非真无所得也。若真无所得,或亦即是有所得。观下文所云佛与菩萨所得可知。

“菩提萨埵,乃至三藐三菩提。”

“菩提萨埵”等,说菩萨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三世诸佛”等,说佛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菩提萨埵”,即“菩萨”之具文。

“挂碍”的“挂”即牵挂;“碍”即妨碍。意谓由于物欲牵挂妨碍,所以不得自在。“恐怖”,即惊恐怖畏的意思,心中惊慌,当然不得安乐。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有了情感便会执着和牵挂,害怕失去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从而千方百计地要保护自己所用的,为此,耗尽心机,终日生活在担心和恐怖中。而有觉悟的人看破世间的荣辱得失、是非曲折,放弃执着,无所牵挂,自然也有没有了恐惧和担忧,即使面对死亡,亦能如视“未来”一般自在。

“颠倒”,不平顺,不安定;“梦想”,不符合真实的妄想,错乱之想;“究竟”,达到至极地位。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颠倒梦想,是错误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想法,佛家称为“妄想”。世人都生于妄想中。欲望为妄想的动力,执着为妄想的助缘。欲望推到了妄想的产生,又因执着而不断增强,执着有多深,妄想就有多大。执着于权利的人,有对于权利的妄想;执着于科学的人,有对于科学的妄想;执着于宗教信仰的人,有对于宗教信仰的妄想;执着于政治的人,有对于政治的妄想。总之,世人的世界也是“妄想的世界”。“妄想的世界”是为自己意识构造的世界,因之,世人无法正确地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以妄想之心去认识世界,所看到的自然是忘境,一如“隔纱观月”,自然无法透彻真实。正因“妄想”让人疲于奔命、劳苦忧患,滋生种种的烦恼,我们才要“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梵语涅盘,梵文名Nirvana,意译作灭,寂灭,灭度,也译为“圆寂”。灭是灭除对拥有的执着,灭除烦恼,灭除牵挂,灭除恐怖,灭除颠倒梦想,超越生死,证得涅盘。涅盘是宇宙人生真实相。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者,无上也。

“三藐三菩提”者,正等正觉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者,秘密不可思议,功能殊胜。此经是经,而今又称为咒者,极言其神效之速也。

“是大神咒”者,称其能破烦恼,神妙难测。

“是大明咒”者,称其能破无明,照灭痴闇。

“是无上咒”者,称其令因行满,至理无加。

“是无等等咒”者,称其令果德圆,妙觉无等。

“真实不虚”者,约般若体。

“能除一切苦”者,约般若用。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上说显了般若竟,此说秘密般若。

般若之妙义妙用,前已说竟。尚有难于言说思想者,故续说之。

咒文依例不释。但当诵持,自获利益。

岁次戊寅二月十八日写讫。依前人撰述略录。

未及详审,所有误处,俟后改正。演音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