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文)

(3)祭奠仪式与哀伤辅导

∵祭奠仪式有着重要的心理动力学意义,表现为:第一、通过固定的仪式,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与丧失的客体的分离;第二、众人聚集得以分享和获得支持,也是为了社区的一种对丧失与死亡的修通;第三、所致悼词和个人对死者的哭诉,个体的冲突和痛苦用社会和文化可以接受的方式得得以表达。(贾晓明《从民间祭奠到精神分析——关于丧失后哀伤的过程》)∵

∵但是按照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七魄全后死者就要转世了,所以为了逝去的人能顺利转世,活着的家人就要停止对死者的哭祭,这样他可以安心的转世了。所以在七七四十九天之时,我们要和死者在内心做一个告别。

∵国外也有这样的传统,就是要在内心和死者作别。格林童话里有一篇叫做《小寿衣》,讲的是:从前有一位母亲,她有一个人见人爱、英俊漂亮的儿子。那年他七岁了,她视她的小宝贝为自己的生命,比世上任何东西都珍贵。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忽然病了,而且病入膏肓,上帝将他召唤了去。母亲悲痛欲绝,日夜哭泣。时过不久,孩子下葬了,可是夜里他又会出现在生前玩耍的地方,陪着母亲一同哭泣,到了早晨则又消失了。母亲非常悲伤,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哭。一天夜里他身着一件入葬就穿着的白色小寿衣,头上戴着一顶花环来到床前,站在母亲的脚旁说:“噢,母亲,请别哭啦,否则我在墓中无法入睡,因为您的泪水把我的寿衣都打湿啦。”母亲听到后担起心来,不再流泪了。∵第二天晚上孩子又来了,手里举着一盏小灯,说:∵“母亲,您看看我的寿衣快干啦,我可以在墓中休息了。”从此,母亲把悲痛交给了上帝,自己默默地承受了心中的创伤。∵

∵在内心和死者做一个告别是哀伤辅导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于哀伤过程的假设,如前文所述,“与逝去的亲人在内心逐步分离”是“悲伤过程假设”的核心论点。∵∵

∵三、祭奠仪式对灾后哀伤辅导的启示∵

∵面对地震带来大面积群体创伤,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特点,哀伤辅导是否可以有些创新的方式呢?地震发生后,大家在争论心理援助对居丧者的辅导,到底“哀伤还是不哀伤”、“哭还是不哭”、哭的话怎么哭、不哭怎么处理哀伤?”等等问题。***学者王纯娟结合自己在921地震后的工作经验写了《哀伤还是不哀伤?当西方的哀伤辅导遇上***的宗教信仰与民俗》之论文。认为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方法问题,没有必要纠缠。需要尊重当地的习俗、考虑每个人不同的性格、表达情感的方式等等。和当代认同比较一致的综合观点是一致的。结合上述观点及512地震后半年的实际经验,本节提供一些具体方法的思考和建议。∵

∵1、建512遇难同胞大型陵园,提供可以集体悼念的场所;∵

∵2、选址(如汉旺)修建纪念林:具体可以组织遇难者亲人在统一的时间(如3月12日植树节)为死去的亲人种一棵树。象征地表达逝者的重生;∵

∵3、遇难学生较多的学校可以修建学生的纪念堂,给每一个遇难的学生家长有一个情感连接的地方,获得对孩子的认同。减少家长丧失孩子而出现情绪失控的过激行为,维护社会安定。这一点似乎是有悖哀伤辅导的理论,实际上现在的观点是可以在情感上保持与死难者的联系(见依恋理论)。绵竹有一位校长就采用了这种处理方式,效果很好,没有受到一个学生家长的非难。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失去孩子的家长非常激动,聚集到学校来找他。这位校长面对这个场面,冷静地举行了这样一个仪式:他将废墟里找到的遇难的孩子书包和学校里留下的照片整整齐齐地放在一起,家长们安静下来,开始传出哭泣声。校长说“我们先给孩子们过一个节日,让他们开开心心地走。其他的事情我们慢慢再来解决。”家长们相扶相掺,都流下了眼泪,校长和老师们都流下了眼泪。一起为孩子们送别。校长并不是哀伤辅导专家,但是他从照顾家长内心的感受出发,让家长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同时能感受到自己的孩子虽死犹生,依然受到学校和老师的认同和照顾。在当时地震之后才十多天的当口,这样的仪式就是很好的哀伤辅导。∵

∵4、辅导中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具体情况及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祭奠仪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