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天是玉树地震的哀悼日,将2008年写的一篇论文节选登于此,与同行分享。灾难频发,失去家园的同胞们在期盼、失去亲人的同胞们在流泪,激励了我们从事心理辅导、社会工作的人继续坚守和探索。512大地震已经过去近两年了,这里依然还有在伤痛中无法站起来的人们,有文献告诉我们,大灾后的三到五年,心理创伤依然咬噬着流血的心,这就是我们心理学工作者在灾区工作的价值。谨以此文沉痛悼念玉树地震中遇难的同胞!愿你们的亡灵安息,愿你们对亲人的爱留存……

∵∵一、哀伤心理辅导在灾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哀伤心理辅导在灾后的重要性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受灾人数众多,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7月2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失踪18209人,累计受灾人数超过4500万人。遇难加上失踪的人,总共有(69197+18209)87406人,如果按一个人死亡影响到至少6个至亲的人来推算,有524436(87406X6)人陷入丧亲的痛苦中,几乎占到1.2%(524436/4500万)。也就是说,仅从数字来看,在四川地震灾区,每一百人中就有一个需要哀伤辅导。而事实上,遇难者集中在重灾区,伤亡较重的地区,肯定远不止这个比率。加上一个人的死亡,不仅仅只是影响到至亲的人,他的亲戚、好友都会因此而悲伤和痛苦,内心同样会受到长久的创伤。这里的哀伤辅导是特指对失去亲人的心理辅导,但如果我们把哀伤的定义为“对丧失的心身反应”,那么可以说每一受灾群众都需要哀伤辅导,因为地震对受灾者来说,几乎都面临着财产、身体或关系的丧失。所以哀伤辅导在地震之后,是心理援助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二)灾后哀伤辅导的经验和教训∵

∵最成功、规模最大的一次哀伤辅导,应该说是“哀悼日”活动。∵在举国悲痛的“哀悼日”,全国人民、全世界华人都为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做了沉痛的悼念。下面是当时刊登的国务院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在地震发生后,很多心理援助人员奔赴灾区为失去亲人的受灾群众做哀伤辅导,在大中城市,关于哀伤辅导的工作坊、短训班也在积极开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有效可行又符合当地文化和传统的方法少之又少,大部分只是很个人化的安慰和情感支持。甚至常常有报道心理咨询师的“哀伤辅导”让遇难者家属受到二次创伤,成为那一时期心理援助的笑话,为心理援助这项伟大的工程留下了很不光彩的一笔。

∵我们就曾经亲自处理过一个案例。一个短期来做心理援助的咨询师给一位失去儿子的妇女做辅导,引导她宣泄丧失儿子的悲痛,鼓励她哭、引导她回忆孩子活着时的情景。但是激起了这位母亲的强烈反感,见到心理援助的人竟然躲起来。后来我们了解到,原来在当地的习俗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亲人死后头七天每天要哭送死者,七天过后到七七四十九天前就不能哭了,不然的话死去的亲人无法转世托生。后来费了很多心,不断给予那位妇女真诚的关心,她才又渐渐接受了我们。

∵这是一个哀伤辅导只重视形式而没有关心到人内心感受的案例,由此我们想到了,哀伤辅导并不是上几堂课、学几个花拳绣腿的技术招式就可以做好的。它涉及到哲学、宗教、民俗、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学科,尤其是关乎我们人的终极去向的问题。

∵(三)祭奠仪式与哀伤辅导

∵1、震后祭奠仪式的回顾∵

∵按照中国的传统,亲人逝去的百日祭奠应该是一件大事。2008年8月19日,是“5.12”汶川大地震“百日祭奠”活动日,四川灾区的绵阳北川广大群众有到灾难现场祭奠遇难亲人。实际上,8月13日即农历“七月半”以来,群众为亲人烧香祭祀的活动就越来越多。当地***尊重民情,经评估后,将在地震中死难失踪人员达一万五六千人、目前已经成为一座“死城”且危险四伏的的北川县城开禁,为老百姓祭奠亲人提供方便,派各级公安部门维持交通秩序,并提供交通工具给钱往北川县城遗址祭奠亲人的群众。

∵回顾哀悼日的第一天5月19日14:28,正是地震发生后第七天,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头七”。我干预中心做过一个“七七祭奠仪式”(详见第二部分)。

∵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祭奠死者要“做七”的习俗,即从人死后算起,第一个七天要隆重纪念,而后每一个七天头上都要纪念,直到“七七”四十九天。当然,后面的一百天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在“头七”、“七七”、“百日”这些特殊的时刻缅怀逝去的亲人,寄托对他们的哀思,就好像他们仍然在自己的生活中存在着。这是一种与过去、与逝去的亲人们的一种连接方式,给人们提供了一条宣泄心中悲痛情绪的途径,在心理上跟痛苦的过去、逝去的亲人告别。这在特定时刻,具有特殊的抚慰幸存者心灵的治疗功能。实际上,这次在汶川地震后我们也在中国传统的习俗基础上,适当地应用合适的方法,抚慰地震灾区幸存者们的心灵,并唤起其他普通中国人对死难同胞的深切怀念。这件事无疑会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的重大生活事件。∵

∵关于“做七”的由来,有很多说法,做七,亦称烧七、斋七、理七、七七斋等,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有研究认为起源于佛教,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仍未寻到生缘,则可以更续七日,到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见《瑜珈论》。也有学者认为源于道教。还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

∵尽管对“做七”的由来众说不一,祭奠仪式和讲究也因地域差异而各有不同,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一点始终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祭送死者的“做七”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即使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做七的祭送活动依然盛行。面对那么大的灾难,面对近10万同胞的辞世、面对那么多悲伤的家庭、面对如此沉痛的创伤,我们心理学者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处理丧失至亲的哀伤。∵

∵2、哀伤辅导概述∵

∵(1)哀伤辅导的概念

∵A.丧失(loss):丧失是人生命中难以避免的部分,丧失挚爱的亲人更给当事人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在Holmes与Rahe很有影响的生活应激事件评定中,丧偶所带来的应激最大,其他家庭成员的去世列在第五,由此可见丧失亲人对当事人生活的巨大影响。(见《哀伤研究:新的视角与理论整合》刘建鸿李晓文)∵

∵B.哀伤(bereavement)香港学者陈维梁将定义为: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境况既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grief)与哀悼(mourning)的反应。(见《哀伤研究:新的视角与理论整合》刘建鸿李晓文)∵

∵(2)哀伤辅导的理论

∵哀伤(bereavement)研究长期以来都依循“悲伤过程假设(grief∵work∵hypothesis)”,但20世纪80年代后其强调“与逝者分离”的基本假设受到挑战,界定的模糊也使得实证研究工作难以进行。当代研究者从依恋理论、创伤研究、认知应对研究、情感的社会功能等视角多方面对哀伤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并出现了一些整合性的理论模型。∵

∵A.悲伤过程假设

∵弗洛伊德最早对哀伤的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旧有的联结由于逝者离世而消失时,如果心力从关系中被抽离释放出来的话,过度性精神投入(hypercathexis)的过程便会开始。生者的情感会随着投入重温与逝者有关的每一个记忆,并持续地发现逝者不再存在这一现实而产生波动与抽离。随着时日的过去,这些经过不断投入和抽离的经历会逐渐转移到新的对象身上,直到生者的哀伤最终可以画上休止符。他还进一步推测,如果这一过程遇到异常的外在或内在干扰,当事人仍然停留在某种与逝者矛盾或被内疚支配的关系下,生者的精力难以转移,因而形成延迟、夸大或病理性的悲伤。(弗洛伊德《忧郁与哀悼》)∵

∵心理学者大多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看法。研究哀伤的荷兰心理学者Stroebe将他们的看法总结为“悲伤过程假设(grief∵work∵hypothesis)”,即“当事人的一系列认知过程,包括直面丧失、回顾去世前后的事件、在心理上逐步与逝者分离(detachment)的过程。它是一个积极持续和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当事人需要意识到亲人丧亡的事实,压抑情感表达是病态现象”。(见《哀伤研究:新的视角与理论整合》刘建鸿∵李晓文)∵

∵B.依恋理论

∵很多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研究哀伤,研究发现:安全型的个人能毫无困难地接近与依恋相关的记忆,叙述也前后一致。他们对亲人的去世感到悲伤但不会因此被完全压垮。不安全-冷漠型的个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感,有某种强迫性的自立(compulsive∵independence),这一类型的个人往往在亲人丧亡后压抑或逃避和依恋关系有关的情绪。不安全-专注型的个人表现得比较情绪化,他们沉溺于丧失亲人的悲痛中,不能建设性地应对与依恋相关的情绪。而不安全-恐惧型的个人对他人和自身都缺乏信任感,以往的创伤损害了他们以至他们不能正常地思考和谈论丧失依恋,前后的叙述也不一致。(见《哀伤研究:新的视角与理论整合》刘建鸿李晓文)∵

∵C.创伤理论

∵哀伤与创伤研究有重合的部分。Zisook等人仔细研究了大量丧偶者的研究数据,他们发现如果配偶是自然死亡的,有约10%的居丧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主要表现为反复的侵入性记忆(如噩梦、闪回、侵入性记忆)和保护性反应(如情感麻木、健忘症、认知回避等);而死于意外事故或自杀身亡的,有超过三分之一居丧者的表现符合PTSD诊断标准。(李雪英《PTSD的认知理论及认知行为治疗》)∵

∵(3)哀伤辅导的特点

∵综合哀伤辅导的理论,“与逝去的亲人在内心逐步分离”是“悲伤过程假设”的核心论点,也是基于此发展出了许多哀伤咨询理论。加上对个体的关注及哀伤的动态过程。现代哀伤辅导有下面几个特点:

∵A.普遍注重哀伤研究的生态性

∵B.关注了哀伤应对过程中灵活性的重要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