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震,美丽的玉树成为一片废墟,2000多个鲜活的生命不复存在,这是一次被称为世界上救援难度最大的地震。山还在摇,地还在动,但向玉树集结的号角已然吹响。一批热血儿女在第一时间赶赴震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

∵他们就是中国记者,用笔、用心、用情、用爱,记录历史,传递希望,点燃爱心,凝聚力量,向世界展示一个经历重大灾难考验的民族,有着怎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勇气和信心。

∵∵到玉树去!以最快速度,向震区集结。

∵∵玉树地震了!∵要在第一时间把震区的消息传递出来——中央各新闻媒体记者纷纷以最快速度,向玉树集结。

记录历史:曾经这里比较繁华,此时只有满眼的废墟

∵∵在抗震救灾报道展开的关键时刻,中央领导同志明确要求:宣传思想战线要坚决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坚持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认真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着力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良好氛围,为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从奔赴灾区的那一刻,中国记者就成为抗震救灾一线的战士。他们忘记了高原反应带来的恶心、头痛,忘记了疲劳、困倦,一心想告诉全国、全世界玉树地震灾情。他们在一片片废墟上寻找,在一个个救援现场中发现,不断纪录,不断报道。∵

∵∵通讯、快讯、直播、连线、手记、号外、特刊、微博,一切可以调动的传播手段都在为抗震救灾报道服务。中国新闻工作者不辱使命、肩负重任、舍生忘死、奋勇当先,践行着和人民在一起的铮铮誓言。∵过去的8个日日夜夜,记录着成千上万个感人的故事。

∵∵“高原缺氧,我们不缺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高原缺氧,我们不缺忠诚,这就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就是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一位在灾区采访的记者不无感慨地说。

∵∵过去的8个日日夜夜,奋战在玉树地震灾区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的笔,用他们的摄影摄像机,更用他们的心、他们的奉献精神,记录着无数感人的故事,而他们自己的故事,也感动着千万读者、听众、观众。

采访这次灾难某部总后勤部长,在艰难的环境下保证了每天上千人的吃饭住宿

∵∵从海拔几十米的平原地区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很多记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灾区天气变化瞬息万变,时而冰雹突袭,时而沙尘飞扬,夜间温度一度在零下8摄氏度左右,一些记者出现了感冒的症状。∵灾区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到达灾区至今,人民日报报道组全部人员挤在一顶约15平方米的帐篷里,许多记者一直没有刷牙、洗脸。灾区上厕所困难,许多记者从中午开始就尽量少吃饭、少喝水。年近花甲的人民日报青海分社社长郅振璞,担任前方报道组党支部书记。他不顾身患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炎,坚持从西宁赶到玉树。他们说:“党报记者就是要时时刻刻同人民在一起,灾难来临的时候更应该这样。”

∵∵一篇篇激动人心的报道,一张张过目难忘的照片,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镜头,一次次催人泪下的直播,让信心和力量传递,让温暖和希望延伸。∵一篇篇新闻作品,见证了灾难,也见证了灾难中的奋进。用心灵体会灾区人民的坚强,用爱传递大灾大难中的感动……

∵∵突出故事性和情感性,报道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八方支援的精神。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如何上厕所可以说是每个女记者都面临的最大问题。

∵∵全面的报道,深入的报道,真实的报道,在这场大地震中,全国新闻记者饱含着对人民的感情,展现人性光辉,挖掘精神力量,推出了感动中国的新闻精品。他们深刻展示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对灾区群众的深切关怀。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中国记者见证了灾难,也见证了灾难中的奋进;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中国记者记录了13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也记录了自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

∵∵为了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与人民同在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继续用真情传播信心与力量。做为一名媒体工作者,这次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个充满伤感但又充满坚强的地方,看到同行们的身影,感慨万千。

(本文作者为仁爱基金会赴玉树灾区志愿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