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是一种生存形态,一种精神形态,一种话语形态。清主要分为清真意趣、清闲情趣、清雅志趣三个层面,清真意趣是清明真实的,得于自然真谛之中,而清闲情趣是得于自由生活中,意味着失意、冷落、孤寂、无聊,清雅志趣是自由士人注重于生命价值内涵。

∵黄庭坚的清是一种清雅,是一种注重生命价值的文化内涵。雅是文化素养的体现,达者优雅,贫者清雅。清雅之士往往疏远于仕途,与世事俗尘拉开距离,与艺术、治学相近,因此他注重自然真谛、高雅绝尘、纯净淡泊、洒脱旷达,偏重于对生命价值的探讨。正如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云:“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诗人感叹人生苦短,俯仰之间消逝,与其“临渊羡鱼”,不如“读残书”做点实事,表达出甘于淡泊的心境。

∵“至清无隐的清境和旷然天真的意趣是创作文学清品的必要条件”,至清无隐是宋初隐士魏野在《疑山石泉并序》提出的,其云:“至清无隐物……虽浅亦兢兢。”黄庭坚的清学精神也充分渗透着这一观点,如《戏效禅月作远公咏》云:“邀陶渊明把酒涴,过陆修静送虎溪。胸次九流清似镜,人间万事醉如泥。”还在其序中说:“远法是居庐山下,持律精苦,过中不受密汤,而作诗换酒饮,陶彭泽送客,无贵贱,不过虎溪,而与陆道士行过虎溪百步,大笑而别。”这就把至清无隐的清境和旷然天真的意趣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还刻画出自己“胸次九流清似镜,人间万事醉如泥”的人生写照。

∵其实,黄庭坚的清与陶渊明的真是相近的,因为清则无隐,真则无伪。陶渊明《饮酒》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表达的是诗人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和那种悠然、恬静、消雅的心情,这是一种真的体现。而黄庭坚《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其二云:“江津道人心源清,不系虚舟尽日横。道机禅观转万物,文彩风流被诸生。与世浮沉唯酒可,随时忧乐以诗鸣。”是表达自己超然物外,不趋名利,不染尘俗,但雅好文辞,诗酒风流,这是诗人对清学精神的读解。

∵黄庭坚晚年是被贬谪中度过的,从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至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生活十分艰苦,常常缺衣少食,但他坦荡地应对生活中种种窘境,那些时候潜心于诗艺和书法研究,同时也广交世外人士,此时对于清有更深感悟。黄庭坚通晓佛学,曾在《写真自赞》中自诩“似僧有发,似俗无尘”,因此他参悟佛学的清净,以解脱自己的尘世烦恼。黄庭坚晚年的清,由原来的清雅遂转向清净,这是一种心境提升,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黄庭坚在蜀中贬居六年后获释,经湖北江陵作《江陵府承天禅院塔记》:“此盖生人之共业,盈盈有数,非人力所能胜者耶?然天下之善人少,不善人常多。王者之刑赏以治其外,佛者之祸福以治其内,则于世教岂小补哉!而儒者常欲合而轧之,是真何理哉!因珠乞文,记其化缘,故并论其事。”作者在文中希望国家有刑赏之政以治其外,又借佛教的祸福之说以教化人心,人心向善。这是通过自己对佛教的参悟,推崇佛教的教化功能,由人内心清净,离恶远俗,从而使人心向善,社会才能安定。但因撰此文,诗人又一次遭受更沉重的打击,遂被贬谪宜州,终老未归朝(据《山谷年谱》)。

∵在赴宜州途经衡山时,黄庭坚作《题花光画山水》:“花光寺下对云沙,欲把轻舟小钓车。更看道人烟雨笔,乱峰深处是吾家。”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幅烟雨群峰图,峰峦层叠,雨雾苍茫,一派远离尘世的幽深宁静,使人直欲入此山居住,世以为家。这正可体现诗人清净的心境,内心深处向往着那片纯净的精神家园。

名称:草书诸上座帖

作者:黄庭坚

尺寸:33x112.2厘米

材质:纸本墨笔

年代: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