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的绿色力量是什么?《时尚先生》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寻找这背后的故事,连续4年他们推出主题为"寻找绿色力量"的环保年刊,并在2009年宣布每年3月制作年度环保专刊,以一年一度的3月刊寻找中国绿色力量。策划人卢悦认为,"绿色不只是名流阶层的奢侈品味,它更在那些普通而充满热情的人们身上闪耀,他们是中国的绿色力量。"2011年3月,网易探索频道联合《时尚先生》,共同为您呈现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绿色力量。

绿色力量在两种情况下才会真正具有力量,一种是与资本冲动结合起来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推动力会让绿色实现真正的狂飙突进;一种则是植入文化基因之中,绿色才真正成为发自内心的原动力。

阳光是人类最原始的能源,即使我们能通过现代科技将它捕捉、利用,它也没有改变最初的特质:清洁、纯净,公平的洒满全球。

刘怀林和他研发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2009年年初,刘怀林向银行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贷款80万元。他从朋友那里借来无锡开发区的一个小厂房,准备把那笔钱全部投入到一次试验中。除了妻子和有限的几个朋友,没有谁知道刘怀林在秘密做什么。那是个听起来有点冒险的尝试。他相信自己可以研发出一套全新的层压机。这种机器主要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如果成功,也许他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效益。

但刘怀林的公司那时并不知道此事。在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他是电池组件工厂工程部的经理。这家年轻的高科技公司创办于2001年,老板是一个从澳大利亚回国的科学家施正荣。他只用了4年时间,就让这家公司在纽约证交所上市,随后他登上美国和中国的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媒体声称,施正荣点燃了中国的整个光伏产业——很快,中国就成为全世界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生产国。

31岁的刘怀林那时候已经在尚德工作5年。尽管他手底下已有十几个下属,但在规模庞大的尚德集团中,他自称仍是一个“小虾米”。在以太阳能电池为核心业务的公司里,他甚至不属于研发团队——尚德所有研发人员的目标是,尽力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而刘华林在大学读的却是工业自动化专业,和太阳能无关。他在尚德的工作,只是负责机器设备的日常检修。

刘怀林在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起初在无锡的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上班。2004年5月,他向尚德投递了一份简历。那时尚德并无多大名气,但他的前老板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公司。面试时,施正荣问他,以前听说过尚德吗?他说自己也是刚刚知道这家公司,而对于光伏产业,他几乎一无所知。

在尚德,刘怀林的工号是791号。进入公司时,工厂的工程部只有十几个人,但生产线却非常忙碌。前四个月,他是三班轮换倒。到了那年国庆,他开始正常上下班。几个月后的春节前夕,他已被提升为主管。尚德以令人惊异的速度扩张,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种飞速的变化。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员工加入。到2009年,尚德的工号已经排到3万多号。

那年3月18日,刘怀林用贷款买了第一批材料,运送到朋友的工厂,悄悄做起实验。白天,他前往公司正常上班,但每天下午4点半下班后,他开车去那里呆几个小时,最早也得在11点才回到家。他在尚德的同事们从来没察觉到他有什么变化。这是2009年,尚德刚刚从金融危机中缓过劲来,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在前一年步履艰难。这年年初,胡润研究院发布了前20位富豪财富缩水报告,施正荣因为财富缩水程度达到80%,而成为这一榜单的榜首。

最风光的时候,施正荣是全球新能源界最闪亮的明星。在2006年的胡润“能源富豪榜”中,他以155亿财富成为中国的能源首富。和中国大多数企业家不同,施正荣有着耀眼的学术背景。他持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在那里,他师从于马丁•格林教授,后者是全球的“太阳能之父”。

回国之前,施正荣就已有将技术和商业结合的经验。在马丁•格林创建的太平洋太阳能有限公司,施正荣是执行技术董事。那时,全球的太阳能产业增速已接近40%。2000年8月,他在无锡做了一场太阳能项目报告会。一年后,8个无锡企业共融资600万美元创建了尚德。施正荣以40万美元的积蓄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离开澳大利亚之前,他也把房子抵押给了银行。

起初,厂房很小。公司运营的艰难之处,可以从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中看到:据说因为一笔2万元的合同,一家清洗公司的员工冲进施正荣的办公室,威胁要搬走设备抵债。在公司创办的前两年,他常常只拿四分之一的薪水(后来面对金融危机时,他宣布只拿1元工资)。没有钱买进口的设备,他们只好买国产的、二手设备。2002年,尚德的第一条1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投产,产能相当于中国此前四年产量的总和。虽然那年亏损了将近90万美元,但次年,他们已盈利92.5万美元。

但在中国,对太阳能发电的利用仍然处于示范阶段。尚德99%的收入来源于海外。刘怀林刚进入公司时,尚德在全球还没有办事处,他说那时只有一个国际营销经理,负责海外的市场开发。但施正荣的经营理念是,“与其他能源相比,光伏发电只有不断降低成本,才能更具竞争力——而扩大规模是降低成本的关键”。2004年,德国出台《上网电价法》,***以每度电0.5欧元收购市民房屋上的太阳能发出的电。市场井喷了——这一年,尚德产能达到50兆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产品制造商之一。

2005年12月14日,尚德在纽交所上市。施正荣开始以一副全新的“绿色”面孔出现。2007年年初,他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说,他穿洋过海追逐太阳,开启了中国最清洁的产业。同年,《时代》周刊评选他为“环保英雄”,英国的《卫报》称他是“可拯救地球的50人”。

但紧随而来的金融危机,让持续繁荣了好几年的光伏产业陷入冰冻期。施正荣后来说,他们感觉光伏产业的泡沫破了。2008年第四季度,尚德净亏损6590万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来自欧洲的订单被取消,尚德甚至停掉了部分生产线。

次年3月,就在刘怀林偷偷进行自己的实验时,施正荣给美国总统奥巴马写了一封公开信。他赞扬了美国关于新能源的政策,并试图推广自己在美国的分公司。他说,“您当选为参议员的那一年我们就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至今在那里已有超过60人的强大团队。”随后他接着写道:“阳光是人类最原始的能源,即使我们能通过现代科技将它捕捉、利用,它也没有改变最初的特质:清洁、纯净,公平的洒满全球。”

这年6月的一天,刘怀林的私人实验室发生了一次“爆炸”。但事后证明那只是他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9月1号,他决定把这件事告诉几个下属,并带他们去看一眼新研制出来的那台设备。几个人调试了一下,觉得虽然还要继续测试,但效果已比他们正在使用的某款国产设备好很多。刘怀林说,那种设备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他打算用自己研发的这台替换它。他给它取名为“STP层压机”。

9月9号下午1点,刘怀林在会议室向施正荣讲述了这台设备的产生过程。施正荣听完后说,“你怎么不早点和我说。你没必要拿自己的钱,像地下党一样搞地下工作。”

那年冬天,STP层压机已经升级到第二代。随后是第三代,第四代。为此,尚德专门成立了一个新部门,设备实验部。刘怀林是这个部门的经理。我见到他的那天,他带我参观那个宽敞的实验室,由以前的厂房改装而成,空间很大。他的办公室位于那里的一个小角落,屋子里的地上堆放着一叠U形管子,上面放着一张纸条:“贵重物品,请勿乱动”。他说那就是STP层压机的核心部件。

今年1月22日,刘怀林获得了尚德公司内部的科技项目创新大奖,奖金100万元。他是这个奖项创立以来第一个获奖的人。施正荣那天特别高兴。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尚德已经从危机中走出来,如今他们已经超越福斯第一太阳能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商。

尚德电力的总部座落在无锡新区,那是个规模庞大的厂区。尽管新区拥有许多高科技公司,但尚德的大楼也许是其中最容易辨识的。这栋据说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低能耗生态建筑”,由两个巨大的幕墙构成。每一面幕墙上都是相互连接好的光伏电池,总共有1兆瓦的容量。阳光透过幕墙后,直接照射到大楼内的曲线建筑上。柔软的线条让大楼里面的空间呈现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施正荣的办公室,就在六层,透明玻璃环绕整个宽敞的房间。

刘怀林和我们决定在七层的一个露台拍照。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大楼内的空间,距离光伏幕墙也非常近,仿佛伸手可触。露台正好位于施正荣办公室的上方。那天下午,他很忙,透过玻璃窗,我看见他频繁打开大门接待客人。顺着窗户往上看,刘怀林正在摄影师的指挥下,举起一块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他看起来是那么年轻,朝气盎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