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项目靠什么?

小牛群镇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偏远的丘陵山区,这里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滞后。祖祖辈辈滋养这片土地的母亲河——锡伯河断流了,3000多眼井干涸了。春季的干旱,夏季的冰雹过后,庄稼地透出一片焦黄。靠天吃饭的乡亲们已连续两年歉收,有些地方甚至绝收。***做了大量的救济工作,但一些老、病、灾致贫的村民依然困难。2009年的冬天特别的冷,林启泰带着一帮志愿者去内蒙古边远地区送过冬的物资。在回来的路上,志愿者们分享感受,痛哭流涕,触动很大。

如果没有亲眼所见,你根本不相信还有这么苦的人,就在距离北京不到500公里的地方。他们的脸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天没有洗过,有的还烂了,眼睛瞎了一样,手伸出来就像一张树皮,裂了的地方都在流血,衣服全是油的。家徒四壁,中间放一些茅草和烧火的东西,煮饭和睡觉在一个屋里,非常薄的被子,褥子可能已经用了五六十年了,黑乎乎的,补了又补,所有的家当全在这里。另外的房间放一些工具,比如锄头什么的,有的家养着猪、鸡、鸭,人畜混居。看了以后,你会觉得我的日子好太多了,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也没有什么好烦恼的。

如今城市里的人是富裕了,但是心理问题更多了,沟通的障碍,迷茫、抑郁、焦虑。林启泰认为通过做公益可以治疗现代人的心理问题。

∵∵我们去的时候要求志愿者给老人涂凡士林,给他拥抱,几天下来志愿者的心会打开很多。每次参加完了之后,很多人会很开心,很欢喜,他们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这个时代,这样的方式能让大家的心灵获得提升。从这个角度上看,志愿者能体会到每一次慈善活动其实被慈善的是自己,从而对这些乡民生起感恩之心。

仁爱基金会为什么要给城市白领送“爱心粥”,也是同样的道理。

奉粥善行在便民的同时,可以慢慢融化人们心灵的坚冰,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与冷漠,既暖胃,更暖心。

读诵《论语》、《弟子规》等经典是志愿者每天清晨的必修课,为了激发大家的仁德之心和胸怀天下的精神力量。奉粥出发前,大家会围成一圈相互鼓励。有的说:“我会真诚地祝福遇到的每个人,与他们结善缘!”有的说:“今天再见到多次排队领粥的人,我要保持感恩心、平等心、欢喜心!”奉粥结束之后,志愿者们还要进行心得交流。半个多小时的奉粥,收获的却是心灵的盛宴。

《社会创业家》:实际上仁爱基金会做公益,包括设计这些项目的时候,更多的目的是促进参与者心灵的成长,能否这样认为,激发人们的心灵力量实际上就是仁爱基金会的模式?

林启泰:仁爱基金会关注的是志愿者成长,关注参与者的爱心是否被启发出来,人人都有爱心的时候才可能变成一个社会动力,久而久之就能形成文化。我们搞一个基金会,把大家的钱忽悠过来,然后把它捐出去,哪怕加更多NPO进来,这个模式不能讲不可持续,但是从影响面上,要能够让更多社会人参与到实际公益事业上来,这很重要。就像仁爱心栈刚开始给都市忙人奉粥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认为做倒了,两年后的现在有十几家高校、十几家中学把奉粥的心栈当成爱心实践基地。

太湖助学

这个过程是一个社会公益价值观的养成过程,养成了以后才会有持续的内生力量。做公益的人要觉得这个事情是我可以终生奋斗的事情,我必须干,而不仅是我要靠着它挣钱吃饭的职业,要有比职业有更高一层的东西。

公益价值观的养成和公益事业平台的搭建两者都要同时做,现在公益事业尤其碰到员工管理的问题,薪水不能那么高,工作量又那么大,项目不稳定,这样的状况下,员工如果没有公益价值观的支撑,是很难做好的。而如果把许多有公益价值观的人组织起来兼职干也是可以干好的,美国大部分的家族基金会都没有专职的员工。

专业的、有一定规模的慈善组织,往往容易注重技术化,其实慈善还是要从心做起,心的力量没有养成起来,时间长了很容易变味乃至放弃。

《社会创业家》:仁爱基金会现在有多少志愿者?

林启泰:参加过仁爱的志愿者有1万多名,经常参加有2、3千名。

那是我最黑暗的时期,林启泰曾经是一家十几亿资产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做的是令人羡慕的通信计算机行业的朝阳生意,2003年最风光的时候,公司有上千名员工。

在企业高速扩张的时候,管理危机随之而来,林启泰开始思索企业文化。

林启泰曾在企业内刊里写过《一个企业家对企业伦理学的思考和企盼》和《谁是我们最大的对手》的文章。这些文章阐释了他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观点和思路。

有一次,甚至孩子生病住院,他也赶去参加一个文化研讨会,那是因为他读了一本名为《守望良知》的书,便想方设法联系上了作者,并邀请了北京一帮如雷贯耳的文化名家为自己的企业出谋划策,谈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如何“以人为本”。

那个时候的林启泰算是一个仁慈的老板,但是,他的“人文情怀”、“理想主义”在一个高速运转“在商言商”的商业社会中,却被碰撞得差不多头破血流。

“过去,我会怪别人,认为别人怎么这么贪婪,怎么这么不择手段,怎么这么阴暗。现在,我明白了一切的事情皆有因缘,你观察不到就会栽在里面。”在那些“利益”当道的日子里,林启泰犹如坐着过山车从峰头到谷底,什么滋味都尝过,说他“虚伪”、“作秀”的还是好听的,被陷害、差点惹上了官司,..犹如一部惊险大片,心无宁日。

7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林启泰说,“其中的惊险程度,如果写出来估计是一部40集的电视剧”。

他笑言,“股东要追求利益,而我是一个创业者,容不得别人对它有伤害,所以,最后爆发很多激烈的矛盾..”

饱尝创业者的痛苦后,林启泰决定去上海做投资公司,他想创造一个股东和经营者没有矛盾的案例,做一个好股东,但是事实证明他还是太“理想主义”了。

股东的方向就是投资赚钱,创业者刚开始也是为了赚钱,做着做着就爱上这个行业,就开始把企业当自己的孩子。这两条路不可能重合的,股东和创业者天生是矛盾的结合体:投资者投了钱怕创业者卷跑;发展好的创业班子又非常傲慢;需要你钱的恨不得把钱赶紧搞到;运作不正常的恨不得你别来;没钱没事,有钱很多麻烦的事就来了..遇见了我生命中的贵人林启泰想做个“好投资人”理想没有实现,2006年真正撤出来,创办了北京仁爱基金会。

如果不是坐在对面,你简直不敢相信,对于那些和他反目为仇的人,那些陷害他的人,林启泰居然已经没有了怨恨,他说甚至有一段时间每天专门去修习祝福他们一路走好。这样的转变,林启泰说特别要感谢一个人,他生命中的贵人——学诚大和尚。

学诚大和尚戴一副眼镜,给林启泰的第一印象是很飘逸、很自在。结缘大和尚是因为参加了一个法会,一下子对佛教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我的第一感受很深。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年轻的义工引领你,到哪都有人帮你做所有的事情,感觉很亲切。走进去,几百人全都是好人,至少很多人装也装得很好,那个场景让你进去后就不自觉地要把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以前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好人同时聚在一起,被这么好的氛围所包围着,感受很不一样。我待了4、5天时间,觉得佛教非常好,是很积极的。

对于法会上的课程,林启泰很快用市场经济的头脑提了很多意见,什么“不够新颖,不能够抓住人的思想,主题不是很明确,不够生动,不够现代化,不够平等……”林启泰萌生了创办一个基金会的念头。那是2004年5月1日,国内基金会管理条例刚刚出台,在林启泰的概念里只知道基金会是做慈善事业的,非营利的,是可以运作的,是可以吸纳社会资金的。

《社会创业家》:据说你当时给学诚大和尚捐钱,他居然不要?

林启泰:那是2004年,我说要给广化寺捐钱。大和尚通过侍者转告说,广化寺运转还正常,你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我问他佛法,他也几乎不接我的茬。现在知道是因为自己希求心不强,大和尚要培养我对法的恭敬。我就觉得这个和尚挺奇怪的,也不要钱,就是挺热情的。每次找他接见我,有时候是中午,他没有休息,你明显看到他很疲倦,但他也接见我。北京龙泉寺在2005年5月正式启用,他给我发了一个信息,说我可以来看一下。当时的龙泉寺破破烂烂的,我说这个东西应该建,那个东西应该修,他说挺好,大家共同努力。

《社会创业家》:听说你要成立基金会,学诚大和尚什么态度?

林启泰:只是说好啊。第一次是2004年,说你写个可行性方案吧,就没理我了,也不建议我在哪里成立,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2006年3月,我再次提起基金会的时候,这回师父才积极回应我,问我想怎么做。然后,我就开始写报告。

这个基金会做什么呢?过去忙企业的时候,林启泰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现在发现真的有很多的宝贝,而且是相通共融的。同时,在学习了佛法以后,用佛法的角度去看其他的经典,儒家的、道家的经典很容易看懂,所以,当时林启泰想做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基金会。

在林启泰看来当时搞传统文化的大多讲得多做得少,他想做一个传统文化应用研究的基金,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仁爱基金会林启泰秘书长把物资送到灾民家里

待了三天就不想走了

∵原以为顶多在山上待一星期,没有想到,这一待,3年多了,林启泰没再下山。

经过一番周折,2006年10月份,仁爱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学诚大和尚安排法师给他们几个参与创办基金会的人排了100天的课程。

当时的想法是待一个礼拜算了,哪有空啊,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和师父说,所以,心想到时候找个理由逃课吧。没想到,待了三天就不一样了,然后就一直待下去了,一直没下山。

《社会创业家》:这三天发生了什么?

林启泰:∵课程安排就教我们《广论》,告诉我们这部经典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但是,刚3天,我内心就有很多的感触,发现佛法实际上是一门系统的完整的生命科学,学佛就是不断地改善自己生命质量的过程,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这个改变的过程,首先是改变心智模式的过程,先把正确的知见树立起来,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正确知见树立起来了,你要按照新的知见,把它变成一个心智模式,成为一种习惯。这个过程是需要训练的,不断思维和思考,然后,在这个环境中重复做这个事情。从正确知见观念,到你重复做和说,然后把好的良好习惯变成你的习惯,你的好习惯越来越多了,呈现出来你这个人的性格就变好了,性格变好了命运就改变了,过程就是这样。所以佛法讲闻思修,首先听什么是正确的,然后不断的思维,变成可以用,可以操作的,最后变成有智慧的。人生折腾来折腾去到底价值是什么,原来都停留在很浅显的层面上,比如说我赚钱改变社会,改变了会怎么样,让家人变得好一点,这是基于你的一生。如果相信人是有无限生命的,在无限的生命相续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生命质量的提升,也就是个体生命要体现出对于全体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这个论点在内心树立完了以后,你会发现心量广阔得不得了,自然而然很多想法和认知就被推翻了。

《社会创业家》:如今,对于钱财,有了新的认识?

林启泰:钱是一个符号,可以积累一些资源。积累资源的目的是干什么,你要把它搞清楚了。以前赚了钱想干嘛就干嘛。现在的想法是改变他的不良状态。但是这个状态要改变,你要分析造成这个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从根源上下手,这个结果是改变不了的。所以,你的思维方式是,第一要找到原因;第二,凡事呈现出来有他的原因和外在条件,到已经出现结果的时候就很难改变了,你必须认识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改正那些错误的开始,以后产生的结果就不这样了;第三,要去做。光说是没有用的,你讨厌也是没有用的,你必须接受这个现实,面对它,然后处理它,放下它。你不要去计较,你计较就会有苦受,不管什么事,只要你觉得自己痛苦了,对你来讲就是伤害,伤害自己是错的,伤害别人更是错的。

《社会创业家》:对于基金会也有了新的认识?

林启泰:过去觉得成立传统文化应用研究基金就是盖一批房子,请各个行业的老先生过来研究,写教材,开始实践,开实验班,不管是儒释道中医、武术等等,凡是能够真实解决人们身心灵问题的都要搞出来,但是现在不会这么想了。你会慢下来,会有更多的思考。你自己要先搞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当时这些圣贤之人提出这样的一个论点,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持续会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因缘不同了,要如何运用。要讲运用不要讲取舍,讲取舍就把自己的智慧安在古圣先贤之上,这是狂妄。至于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有些观点看起来有正面和负面的,要先研究为什么是正面的,为什么是负面的,为什么传统文化会变成这样,是哪些地方搞错了..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先做了解,才能体会传统文化要复兴但不能复古。而且你想影响别人,首先要先把自己搞好。

去资助几个孤儿吧

∵林启泰给师父写了很多报告,设计了各种可能想到的项目,什么开幼儿园,开小学的实验基地,做有机蔬菜和有机农业,环保..但是都没有回应。

“你可以去资助几个孤儿。”突然有一天,师父对林启泰说。

“资助几个孤儿,这事太小了吧。

青少年基金会天天在干这个,∵再怎么干,你也干不过它的,也不可能惊天动地的..”林启泰在心里嘀咕。按照林启泰当初的计划一定要弄出大动静来,甚至想在人民大会堂发布新闻。

“到教育局找孤儿不就行了吗?”林启泰想得很简单。

“不去教育局,自己找。”师父的口气很坚定。

然后,林启泰就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去找,吃了很多闭门羹。

当时很多学校不理你,打电话也不接,他们不相信你。我们的目标定位在北京,找了半天就找到了半个孤儿,这个孩子还有个哥哥。但是,这个过程中却给你很多启发,现在想来,实际***父是在训练你,引导我们如何落地做慈善事业。师父讲了很多,诸如要有为历史负责的态度,要帮的人是帮不完的,重要的是你要能体现出慈悲的情怀,传播有持续影响力的文化精神等等。

大家都在说NGO应该职业化,有体面的薪水。但有意思的是,林启泰手下都是义工,不拿薪水。

找人来不给薪水,这实际上对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都是用志愿者,他们几乎是第一次、没有经验的,或者是时间不可控的,能坚持下来就很不容易。比如我们前些天去内蒙,发放10、20万元,5、6万斤的米面,这个项目对于红十字基金会来说会觉得太小了,但是我们要求志愿者要走过每家每户亲自去送,自己去感受。

公益事业的推动力不是来自名和利,而是来自于内在的动力。林启泰说,“没有信仰支撑很难做好。”

不管是什么信仰,做公益的人一定要有些信仰。哪怕是我相信我能改变这个社会,或者改变某些东西,这也是一种信仰。

但是信仰如果只是自己的一个角度,就不容易坚定,因为人是多变的,环境一变可能就什么都变了,信念不够坚定。所以,中国的公益界一定要出来一群这样的人,就是有良好的公益价值观的一帮社会创业家,他们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地球所有的生态有强烈的平等责任感,我应该做、我能够做、我做的还不够,我要去改变,而且改变最大的动力来自于改变自己,这个力量是可以源源不断的,发自内心的。

慈善是改掉坏习惯的最佳事业

∵《社会创业家》:可以把做公益做成自我修行的路径?

林启泰:确切说,是提升自我生命质量的路径。

《社会创业家》:社会创业家们如何走得更远,请给一些忠告?

林启泰:一个人活着一定要有宗旨,就是要有终极目标。没有宗旨的人,虽然你每天也做了很多善事,但是没有主线,今天在这里干干,明天在那里干干,回头看人生没有什么积累。所以一定要有宗旨,然后发一个大的愿望,用这个愿望来做每天的善事,把它串起来,这些善事才能凝聚,才真正的有持续的影响力。

社会创业家最好不要把慈善当职业,也别以为做慈善就高尚了,做慈善最好能和完善自身结合起来。要敢于针对自己的毛病下手,不想改变自己或者认为自己已经很高尚了就想去改变别人无有是处。没听说过人一生下来就被公认已经是高尚的,更不能以为会做善事就没有毛病了。好在于呢,其实一个人的坏毛病并不是特别多,就是说我们很多的毛病其实都是一个根本毛病在不同环境下的投射。慈善是改掉坏习惯的最佳事业。再一个要找生命中的贵人。怎么去改变自己,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你可以用佛教的方法,你可以用心理学的方法,你可以用基督教的方法..但是你总是要找到一个方法,最好这个方法是公认的人生导师倡导的,是行之有效的,并被证明确实是现在就能做的。所以,我称这个过程为寻找生命中的贵人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需要贵人相助的。我们自己靠自己是成长不了的,一定要找到一个乃至多个德行比你高的生命导师,或者说生活的导师。

最后,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有一个清静,合和,增上的环境。一个人是玩不转的,一个人没有镜子,好的和坏的要靠别人来投射,佛教里称之为“师法友团队”。师就是要有深广智慧的师长,法就是有正确的、究竟的方法论,友就是同行善友。“清静”,就是不为自己求名利,不为自己求安乐,心态平和是很重要的,创业初期的烦燥我深有体会;合和就是凡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以沟通代替争论;增上就是今天要比昨天要好,明天要比今天好,要不断努力,永不懈怠。

这样以完善自己为出发点去做,我想我们的社会创业家就能走得更远!

采访手记

∵在仁爱基金会,他们用没有经验的志愿者,耐心等待每位志愿者的生命成长,在每一次的行动体验中提升心灵的力量,这也许是仁爱基金会做公益很不一样的理念。

和仁爱基金会秘书长林启泰的访谈是从其美国考察开始的。和很多考察回来的同行们感受不同的是,林启泰对“创新”和“职业化”有自己的认识,他甚至觉得正是因为职业化造成的精神缺失才导致美国公益必须通过创新来弥补。林启泰很担心做公益做成了“拨款工具”、“养家糊口的职业”。

“如果那样,对这个行业会有很大的伤害”,他强调说,“职业化”的前提是有对这个行业的责任心,必须由社会责任心引导“职业化”。

尽管美国个人捐赠是比中国人踊跃,但是这绝对不是职业化的结果。林启泰希望我们学习美国公益不是照搬过来,而是必须要认真思考他们的文化特质。在林看来,美国人公益的土壤是扎根在“罪富思想”、“互助精神”、“个人主义”和“***有限责任”上的,如果我们脱离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去学习只会是盲目的甚至有害的。

林启泰强调说:“中国NPO的行动,就是要再造中国慈善文化的过程。”如果每一个参与和投身公益的人一开始就能够从了解、研究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真正扎根在中国文化土壤上行动,中国的公益事业会少走很多的弯路。比如,基金会和慈善事业如何才能让中国人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失效。美国家族基金会的动因有三:1、希望完成从个人的成功到对社会有影响力;2、让家人都能参与到慈善中来,为后代传递慈善正向的信息,消除暴发户综合症;3、找到一条代表家族意义的路,从而可以长久的实现对家族和社会的影响。这对于有强烈的光宗耀祖、福荫子孙思想的中国人来讲很有借鉴意义。

林启泰,一个认真的人,他的笑容,像一束阳光。

他讲话,清晰、坦诚而幽默。

出生在福建省大田县一个贫苦小山村的林启泰,从小砍柴、挑水,每天要走许多里山路才能到学校。在县城上高中时由于交通不便,每学期都会有就着吃到发霉的腌咸菜下饭的日子。这个山村里出来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最辉煌的时候已经是资产十几亿的一家上市通信公司的老板,然而,财富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反而是深深的痛苦,刀光剑影、险象环生。

他说直到创办仁爱基金会,才算过上了“舒心平和”的日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