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有什么分别?又有什么共通处?如何把握它们的关节点?!

这个问题曾让我困扰好多年。去年国庆游镇远古镇,大清早我一个人冒雨登山,独身站在山巅的观景亭,看雾遮雾散,俯瞰对河傍山而建的青龙洞,追思那座寓意儒释道三家之分合的“合趣亭”,倒也心旷神怡,恬然自乐,更似有所悟了。

所悟者何?“看”字见究竟!

“看”是我们生命存活的重头戏,便是盲人瞎子也自有其“看”生活的特殊方式。而“看”的境界则直接影响我们生命所能企及的境界。既如此,“看”有几重境界?我以为可划分五重:“看见”、“看懂”、“看出”、“看穿”、“看透”。

看见,是因然而见其然。直白说,也就是在生活中,有些什么现象展示在那里,映入眼帘,被我们的感官系统收纳了,感应了。是为看见。

看懂,是因然而知其所以然。这是在看见的基础上有所认知、有所区别,知道那是些什么现象、什么东西,甚至还能初步明白这现象背后的因由,这就带有某种主见的成分了。

看出,是因然而度其未然。这是在看懂基础上的更上一层,不仅看懂了眼前的景象,大抵明晰其缘由,还可以通过借此进行前瞻性地主观推测,这个层级是具备一定的预见性。

看穿,是因然而洞其未然。这是看出的深广化,也即通过已然生发的物事而能洞悉今后即将生发的物事。这是对具体某事某物之前世、今生和后来都了然于心。借用数学术语表达,则是具有“线性”的洞观意味(即纵向性的一贯到底的知见能力)。

一个人能练就这层功力,迟早能站在生活金字塔的高端俯瞰众生。

看透,是因然而无不然。这个词是我的发明,为了承顺上文表述的一律。怎么理解?也就是在“看穿”的基础上,由“线”而“面”的飞跃。放眼过去,万事万物都通透无碍,了然于胸。用韩非子的话说,这叫“深智一物,众隐皆现”,什么隐秘的东西在他看来都一览无遗,明晰得很、通透得很。

一个人能练就这层功夫,则离成圣、成佛、成道就不远了。

这就涉及到儒释道的分合问题:无论是儒家、释家还是道家,它们的认知程序都离不开“看”的这五重修行。否则,任何教派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换言之,各家教派无论如何不同,但它们的世界观都必然且必须建立在“看”的基础上。

既然如此,这就解决了一个方面的问题:三家的合流点就在于“看透”——无论看透的对象是对物质欲求还是对精神欲求,乃至于对其他所有可能存在的欲求……。

既如此,问题来了:为何基点一致,而有世界观的迥异呢?这是个棘手问题。我目前以为,应当与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及其现实生存的境遇有关。性格不同、生活境遇不一样,导致看透后的取舍不同:

儒家因为“看透”,所以“看重”!既然世界如此,人生苦短,那就不妨以积极心态去争取存世的自我价值,甚至为此“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道家因为“看透”,所以“看淡”!既然万事争取也罢,不争取也罢,都不过如此,还不如顺其自然,进而达成个体存在的自由自在,乐得逍遥!

佛家因为“看透”,所以“看破”!既然生如此、死如此,万物生灭皆如斯,我何求得生?又何苦免死?生也即死,死不异生。反正都是寂然无我亦无他,涅磐你我他!

如此,也就有了三家的分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