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博大行天下,引领一种随心所欲的写作风尚,推广一种公开的“隐秘性”的阅读情趣。当然,推而广之把微博当作一种新闻传播渠道,另当别论。想以往读博客还是在读一种四平八稳的思想;现在读微博,读的就是刹那间的“随笔”了。有时这些不超过140字的人生碎语,有博你会心一笑的作用,更为网站赢得超高人气。

曾有一朋友说,现在读长篇小说的人不多了。以致一群喜欢读长篇的人,情到深处人孤独,还组织一读书会,相互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其实这不仅仅是读的人少,也因真正当下的好著作也不多。让人读得酣畅淋漓的还是那些经典著作。读经典读长篇需要心境、需要时间、更需要一种态度。当难以保障这三个条件时,更多的人选择微阅读,或是读报看杂志,或是上网快速浏览。以其读哪些长篇大论,倒不如读读三言两语。看别人发时事感慨,在互动中寻一份同感和启发。

微阅读也带动了微写作,特别深得名人喜爱。作家、明星纷纷选择了这一随手就发的作品,聚集人气。读名人微博,可以随时掌握其动态,也许人在旅途,也许忙于新作拍摄,也许在慵懒地发嗲。若是读读政客的微博,或许能读到一两句真心话!而更多的人,不见得在读内容本身,而是在读一种名人效应,读一种寂寞难耐。

最近上网购得几本明清时的小品散文,明朝屠隆着的《娑罗馆清言》、明吴从先着的《小窗自纪》、明代洪应明着的《菜根谭》、清代王永彬着的《围炉夜话》。明清文人小品文包罗万象,而其中的清言小品,以短小精致而甚得后人捧阅。这几部作品在我看来都可归为清言小品。林语堂先生称之为“享受自然和人生的警句和格言。”这清言小品,每一章节不超过140字,言简意赅、不事雕饰、玲珑剔透的风格,依我看,堪称微博鼻祖。

想必很多人读过《菜根谭》,《娑罗馆清言》、《小窗自纪》、《围炉夜话》,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些雅俗共赏的言论,感悟时事、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历经数百年盛传不衰,而成经典: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唯求与古人心心相印。”

“红润凝脂,花上才过微雨;翠匀浅黛,柳边乍拂轻风。问妇索酿,瓮有新刍;呼童煮茶,门临好客。先生此时,情兴何如!”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

书中兴之所致,信手拈来的文字,虽时空交错,却字字珠玑、令人回味。

文之传扬,不在于长篇大论,而在于能独抒性灵。这些清言小品,多为劝世之作,短小精辟、意境深远,颇有启发性。数百年来,后人从中读到宁静淡泊,读到治学心得,读到为人处世,也读到真性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