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如约而至。母亲节,是商家的盛宴,值此良机,善于捕捉商机的商家,纷纷推出华丽而温馨的促销方案;是学校的自选动作,比如有的学校组织小学生给母亲洗脚;更是子女表达孝意的一种自觉,比如,有的孩子为母亲送上了一枝橙色的忘忧草和亲手制作的贺卡……
∵母亲节虽是洋节,但表达孝意不分国界,做子女的都应该孝顺父母,所谓“百善孝为先”。表达孝意,也不分时间,未必非要等到母亲节来临了,才想起来孝顺母亲。当然,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向母亲表达孝意,成为一种集体自觉,也是好事,因为母亲节起码为子女表达孝意,提供了一种制度性出口、一个温情而特殊的仪式。
∵但是,应厘清一点,打量母亲节,应跳出节日。跳出节日有多重含义。其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应该孝顺母亲,尊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其二,孝顺母亲,母亲节只是一个节点,如果放大了母亲节的意义,则是母亲节的不能承受之重。其三,在当前这个时代,母亲节确实有必要存在,但是孝顺母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牵涉到太多的社会学话题,而不仅仅是母亲节这个节日范畴。
∵母亲节,对每个游居在异地的子女来说,其实是一个挺让人感到百味杂陈的节点,母亲不在身边,无法更好地表达孝意,只能打个电话,问候几声。
∵今年年初,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换言之,法律拟强制子女要常回家看看。消息一出,迅即引起热议。是的,做子女的,确实应该常回家看看,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与父母唠唠嗑、说说别后的心绪,这是朴素而必需的人之常情。
∵但是道一声“常回家看看”,太沉重!对于在外工作的我们来说,一想到常回家看看,就心有余而力不足。“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每个人都有乡愁,做子女的谁不希望沐浴亲情?但是常回家看看,说着容易做着难。在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这代人挥别父母涌进了城市,为生计和理想打拼。对于不少人来说,在城市里生活并不轻松,工作压力之大往往让人身心俱疲,除了周末难得休息,于是一到周末赶紧自我调适一番。再加上带薪休假往往是遥远的传说,被加班、被全勤甚至成了家常便饭,在紧凑的工作与逼仄的休息中,确实很难抽出时间回老家一趟,更别说常回家看看了。
∵当然,最温馨的场景应该是,把父母接到城市,和自己住在一起。问题是,且不说父母是否愿意离开故土,即便愿意到城市里生活,但是何来容身之所?不少年轻人尚没有住房,有的甚至是“鼠族”和“蚁族”,哪有条件接父母?即便有房子也多是蜗居,空间之狭窄,转个身都难,把父母接来岂不是让父母遭罪?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换言之,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但悲哀的是,老人越来越多,子女却不在身边。人口普查还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2.6亿。很显然,这些流动人口往往无法在家照顾老人,人们常常担忧留守儿童,却往往忽略了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一样,留守老人同样值得关注。其实,还应该明确的是,不仅流动人口的父母单独居住在老家,还有许多考上大学而后留在城市工作的农家子弟等等,他们在城市里工作、定居,已经不是流动人口了,但是因为种种条件,他们同样无法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也无法更好地孝顺父母。简言之,我国究竟有多少父母不在子女身边,无奈地被留守,虽然无法详尽统计,但一定是个天文数字。父母日益垂垂老矣,他们需要子女的关爱和孝顺,不只是母亲节、父亲节,但是在这个苍凉而躁动的社会,全家济济一堂、其乐融融,并不容易。
∵前不久,不少网友在网上发起了“算算这辈子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的调查,网友们计算出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的有十几年,最短的只有十几天。这一计算,令人惊悸。日前,一条用相机拍摄的视频短片《天堂午餐》广为流传,令人感动得泪奔,短片讲述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情现实,令人无法不动容。
∵母亲节,你的爱回家了吗?这是网上的一句问语。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每个人都要问自己,我的爱回家了吗?我的爱何以安抵老家?不得不说,也许每个人都想送爱回家,都想回家看望父母,但确实不现实,这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