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教观点和方法众说纷纭的今天,“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博士用自己的切身经验,娓娓道来自己的教育见解,朴素、实在,没有华丽的语言,却于看似不经意间道出了深刻和本质。全惠星博士作为有跨文化背景的母亲,很好地发扬了不同文化的教育之长。强调德胜于才,重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培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注重教育艺术,尊重孩子的天性,帮助孩子养成健康向上、乐于助人的生活风格,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提倡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这些教育的法宝,无疑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借鉴。

∵∵前言∵

∵∵父母们,请跟我一起做个“奉献者”

∵孩子不用监督也能主动学习的秘诀

∵“如果你想成为耀眼的大人物,而不是一生平庸,首先就要学会为他人着想。”

∵这是父亲在世时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开始并不太理解,但现在,我已到了耳顺之年,回想走过的路,才发现自己的大半生竟然都是这句话的生动演示——不功利,不钻营,眼睛不只盯着自己,而是以宽阔的心胸承载别人。越是这样,反而越成就了自己。

∵父亲一直跟我强调的话还有:“一个人伟大与否,取决于他给予了别人多少帮助。”这么多年来,这句话也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像一段神奇的密码,给予我启示和力量。

∵19岁时,我就踏上了留美求学之路。后来,遇到了相爱的人,结婚,生子,就这样一直在美国生活了下来。我和丈夫都是工读生,一边养育孩子,一边发表论文、攻读学位,间隙还得做兼职赚钱,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即使如此,我仍然努力遵循着父亲的教导,时刻找机会去帮助别人。除了身体力行外,我还把这一教导传达给了孩子们,告诉他们要多多关心别人。事实证明,孩子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一方面,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另一方面,帮助别人的举动对他们来说,就像雏鹰的一次又一次试飞,让他们飞得越来越高。

∵他们确实飞得高远,让我欣慰和自豪:六个孩子都取得了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有的在连美国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教书,有的在美国国务部担任助理国务卿,有的在哈佛大学任副院长;而我们一家共取得了十一个学位,因此成为了美国教育部的“亚裔美国人家庭教育研究对象”。

∵这些看起来闪闪发光的成绩,让大家感到吃惊和羡慕。特别是在韩国,父母们都相当重视教育,家教热情一再高涨,年轻的父母更是迫切想找到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于是很关注我们,认为我们一定有教育子女的“独家秘笈”。

∵说实话,如果说一定存在所谓的“独家秘笈”,我只能把父亲的那句话再次重复给大家:“一个人伟大与否,取决于他给予了别人多少帮助。”长期以来,我和丈夫不断努力,其实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去做一个“奉献者”——我们奉献于自己,奉献于对方,奉献于子女,奉献于他人,奉献于社会。这种做法,并没有让我们损失什么,反而让很多人受惠,其中自然包括我们的孩子。

∵我的孩子们听到了很多夸奖,人们都说:“哇,全教授的那几个孩子真像样子!棒极了!”而他们好像并不太在意自己身上的这些“光环”,他们知道,自己能被社会认可,并不是因为考上了哪所大学、就职于什么岗位,而是因为他们“真像样子”。他们一如既往地做自己的事,始终保持一颗温热的心、一双明亮的眼。这真让我感到放心和欣慰。

∵所以,在这里,我想问问那些正在拼命寻找成功教育方法的父母,你教育子女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你做出了什么样的回答,对此,我的答案是:我不希望孩子们成为只会学习的书呆子。为此,我不断地鼓励孩子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怎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遇到困难该怎么办?我希望孩子们拓展自己的眼光,放大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拘泥于自己或某个特定的圈子。

∵因此,我和先生很少督促孩子们学习,相反,我们整天只对他们“唠叨”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做个热心人。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成为在韩国乃至世界上都受欢迎的人。

∵而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些成就,也正是因为他们热心,有良好的品德,并时刻牢记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有人格魅力,才能吸引他人,领导他人,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们不用监督也能自主学习,那么,这就是秘诀,也是他们成为被人们所喜爱、所尊敬的大人物的深刻原因。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

∵说起来,在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美国社会的移民,特别是黄种人,养育孩子真的特别艰难,没有人来指导,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我跟先生都认为,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作为移民,韩国孩子在美国生活时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我们一直在探索,先是从自己孩子入手,后来发现其他孩子也有同样的困扰。为此,我们成立了韩裔美国人讨论会。从1970年起到现在,讨论会已经坚持了三十几年,最后发展为东岩文化研究所,专门开展下一代精英教育。

∵从举办韩裔美国人讨论会到经营东岩文化研究所,我做了近四十年的社会服务,经历了很多波折,也有不少思考和体会。其中我最想跟你们分享的是一句话:只有教育好别人的孩子,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要始终记住,我们不是孤立的,我们是生活在互帮互助、密不可分的社会里。如果你真正为孩子着想,请首先丢掉只希望自己孩子好的自私想法。∵

∵要让孩子知道,他和周围人的目标和追求是一致的,其他人都是他的伙伴和同路人。懂得了这一点,孩子就会心甘情愿去帮助别人。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孩子能解决自己的苦恼;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孩子自己也会得到力量与智慧。

∵把“牺牲”一词从头脑中删除吧

∵其实,如果父母能够奉献于他人,不用刻意去教育孩子,他们也会成为优秀的人。这就是我在养育六个孩子时得到的宝贵经验。

∵所以,父母们与其天天想着孩子,从早到晚地关心他、呵护他,不如将这份心投入到自我开发、自我发展,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中去。

∵遗憾的是,最近,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韩国,我都看到很多女性为了孩子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即使她们都很有能力和工作经验。当然,她们会为自己的做法找一堆理由:目前的社会环境不够成熟啊,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别人带啊,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培养孩子啊……但是不管怎样,放弃工作机会,将自己的一段人生完全牺牲,都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并且,关键是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放弃,而在于,有这种放弃的必要吗?

∵孩子渐渐长大,总有一天他会离开我们。之前把全部心思给了孩子,一旦孩子离开,我们会感觉整个心都被孩子带走了,空空如也。那种滋味,很不好受。所以,为了防止孩子离开我们身边时的这种空虚感,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可以付出无条件的爱,但是,我们不要无条件的牺牲。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能找到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和父母都幸福,岂不是最好?

∵拿我来说吧,作为母亲,我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尊敬,但是,我并没有为孩子们放弃自身的幸福。

∵相反,我总是努力成为我人生的主人,把握自己,奉献于他人。当然,我也在尽全力协调“自身”与“母亲”这两个角色的关系。

∵我的生活并没有完全以孩子们为中心,我在自己的领域里努力着,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孩子们为我能够被人们认可而骄傲,并且,看到我们夫妇一生都在认真做学问,他们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地将学习作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让孩子们能够亲眼看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要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榜样和引导者,而不能只是个说教家和照顾者。

∵或许我这样的说法会让人感到不够现实。毕竟,社会发展一天比一天快,孩子们需要迅速进步并获得成功,这是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同时也给父母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但事实上,我想说,孩子的成长没有捷径。在时代争分夺秒变化的现在,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努力。大人物并非生下来就是大人物,而是后天慢慢造就的。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我一直强调,孩子能不能成才,与父母的努力休戚相关。作为一个母亲,生活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经历了很多艰辛和反思。根据抚养六个孩子的经验,以及在东岩研究所中指导年轻人的经验,我归纳出了大人物应该具备的七种领导能力。

∵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体会。

∵∵也希望我们一家的故事能够给大多数的父母提供一些参考,让年轻的父母们少走一些摸索的弯路,尽快找出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法。

全惠星

∵2006年3月15日(恰逢大儿子的生日)

∵在美国纽黑文书房里

作者简介:

∵全惠星(1929年7月3日出生),博士,现任东岩文化研究所理事长。出生于首尔,梨花女子大学英文系二年级时,以全额奖学金作交换学生去美国留学,在迪克逊大学学习社会学,后进入波士顿大学研究生院,取得社会学博士和人类学博士,曾学习汉语和中国学。

∵1985年,为了将韩国与东方文化推广到美国,创设了培育下一代领导者的东岩文化研究所(ERI),现任理事长。与曾担任特邀驻美特命全权公使和UN代表的高光林教授(已故)组成家庭,养育6个子女。他们将6个子女和其他韩国籍美国年轻人培养为社会各领域领导者的故事震撼和感动了世界。曾获得韩国国务总理奖、KBS海外同胞奖、美国康涅狄格州总督奖等荣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