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很普遍,但似乎不那么受欢迎。我们或是忍着或是与之斗争,却没有倾听它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针灸专家莫里斯特朗·丹-康提出的观点是:对疲劳的漠视是由我们的负罪感造成的,因为在我们所处的文化中,感觉疲劳就相当于坦白自己的软弱。那么确实如此吗?

莫里斯特朗·丹-康:针灸医师,《睡出健康》(Bien∵dormir∵pour∵guérir)一书的作者。他借助针刺位于颅顶的百会穴的方法来治疗疲劳和一些身心方面的疾病,已经有25年了。

《心理月刊》:疲劳感可能是最常见的烦恼了—不管是神经疲劳还是身体疲劳。您如何评价这种症状?∵

莫里斯特朗·丹-康:疲劳的感觉因人而异。在我看来,有多少疲劳的人就有多少种疲劳。心理疲劳的特征表现为感到对事情无能为力,气馁;体力疲劳则是干完活之后的劳累感觉。但是还存在一类疲劳是由病痛造成的,这种疲劳当然必须要通过诊治来消除它。我们习惯将疲劳分为身体疲劳和神经疲劳。实际上,人们所遭受的疲劳中,绝大部分是脑疲劳,也就是全身综合性疲劳。这种疲劳是身、心、智,甚至是性方面的疲劳,疲劳程度视触及的每个人的脆弱部位不同而定。

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这种疲劳形式?∵

毋庸置疑,我们生活在一个生产型、消费型和行为表现型的社会中,这就意味着我们从一降生就被规定要成为—或者至少看上去是—勤奋和奋斗型的人。这样一来,我们为了得到承认并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就不考虑和关注自己的健康了。这是明摆着的事:必须多产出,否则就要被这个社会淘汰。

我们没有权利休息,也没有权利喊累。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修改了我们原有的程序—而那是自然界花费了几百万年为所有物种设计出来的,令其都要遵循的一种内在的平衡程序—并在强加一些与幸福意愿相反的标准和观念的同时将我们重新格式化了。我确信这两种强制要求之间产生的冲突—一种是自然界的,另一种是现今文化的—是我们生活痛苦的根源。这种痛苦表现为内心巨大的压力,进而引起我们机体的不良反应。

长期疲劳是否会导致躯体出现机能障碍?∵

不只是我在考虑这个问题,神经系统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个课题的学科。控制着我们整个身体的大脑需要神经平衡,以出色完成其“中央处理器”的任务。如果休息不够充分,平衡就会因机体处于“过热状态”而遭到破坏。超负荷工作,而不做相应的休息,机体就处于这种失衡状态中。大脑运转愈发困难,从而造成紊乱,会表现为其他器官的机能障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躯体化”,即精神紊乱或心理问题转化为躯体症状。

那么,怎样能有效击败疲劳呢?∵

没有人喜欢疲劳,人人都想摆脱它,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与之斗争的方法有好有坏。坏方法就是对疲劳置之不理、拒绝承认或是压制它。于是,我们继续汲取身体的能量储备,不惜任何代价地向前冲;或者服用一些类似于“强心剂”可以让疲劳症状暂时消失但治标不治本的药物。

要有效对付疲劳,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它!这就意味着承认我们需要休息,而且刻不容缓。就像我们饿了渴了要吃饭喝水一样。疲劳传递了一种重要的生理信号,当我们收到该信号时应给予回应。实际上就是最好根据生理需要来休息:睡个午觉、晚起点儿、一天当中休息几次,等等。一旦我们感到身体运转速度下降,就应当给予我们身体机能所需要的休息了。

进而,我们也应该敢于修正观念,哪怕是损害了人们赋予自身的那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形象。我们都需要用时间来恢复体力,这既不说明你软弱,也不说明你懒惰。休息,是对自己的关爱,它不是时间的损失,也不是时间的浪费。如此说来,在美国或日本的一些大型企业里,午睡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就不足为奇了。小憩片刻,我们精力更充沛!

孩子们也会时常喊累,该怎样应对?∵

对于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疲劳,必须重视起来,因为疲劳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症状。我的一些病人对于小孩子也会喊累而感到惊讶。但只要留意一下他们一天的日程安排,就能明白疲劳来自他们的生活方式。孩子需要一段充足的睡眠,一些适当的身体运动以及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别把它排得像个领导干部似的!孩子觉得要闲呆着,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家长就不要去指责他/她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另外,我还察觉到,过度操劳或疲劳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会是非常好动且易于激动的,跟他们一样累。

您是一位睡眠扞卫者。您认为,睡得不好是导致疲劳的主要原因吗?∵

要理解什么是“睡得不好”,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睡得好”。高质量的睡眠,首先是睡醒时感觉很舒服,也就是自然醒来,有种“新生”的感觉。怎么也睡不醒,就像怎么都睡不着一样,肯定是没睡好的表现,会导致长期疲劳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