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宗教皆以信为其共同特质,除此而外,佛教又特别强调智的作用,所谓“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也使佛教之内容——佛法又成了一种哲学。凡哲学皆以世界观为主要描述对象,除此而外,佛教又特别强调实践论,因此佛教又超越了一般的世间哲学。尽管佛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却并不忽视树立正见的必要性,甚至把树立正见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做不到,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认识不到位。

佛法整个体系可谓是博大精深,乃至于后人根据各大经论所创立的宗派也是琳琅满目,让人迎接不暇,但回归佛法最基本的要义,不外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也是佛教所有经论与宗派共同承认的基础,也因而是其共同的起点。佛陀通过这三科一方面将世间万法涵盖无余,另一方面又进行了条理如此清晰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诸法实相。

那么实相如何呢?即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法;一切生灭法,都是无常法;一切无常法,都是无我法。无常与无我所显现的,即是事物不断变化与普遍联系的基本特质。彻证到如此境界,便是涅盘的境界,也是至善的境界。古人云: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

学习《大乘五蕴论》的些许心得,与读者朋友分享。

如何理解蕴

梵语∵skandha,巴利语∵khandha,音译塞建陀,有三种中文意译:众、蕴、阴。鸠摩罗什大师(东晋:公元350~413)译为“众”,如《大智度论·卷九十二》中说:“五众不离假名,菩提即是五众实相。”那么什么是“众“呢?《国语·周语》中说:“人三为众。”也就是说,多人积聚一起为众。玄奘大师(唐朝:公元602~664)译为“蕴”,如《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什么是“蕴”呢?《说文解字》中说:“蕴,积也。”《广雅》中说:“蕴,聚也。”也就是说,“蕴”本身就是积聚的意思。般剌密谛(唐朝:生卒年不详,公元705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楞严经十卷)译为“阴”:《楞严经·卷十》:“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五》中说:“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阴”的意思,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为:“阴,暗也。山之北,水之南也。”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

世亲菩萨所着《大乘五蕴论》为玄奘大师翻译,采用的是“蕴”,也是目前比较通用的。论中说:“以积聚义说名为蕴。谓世相续、品类、趣处、差别色等,总略摄故。”安慧菩萨所造《大乘广五蕴论》中又补充:“如世尊说,比丘,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近、若远,如是总摄为一色蕴。”此处“蕴”均为“积聚”的意思。

如何理解四大种与所造色之间的关系

就色蕴来说,大的来讲有两类:一是能造的四大种;二是四大种所造的诸色。这四大种即为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地界即为坚强性;水界即为流湿性;火界即为温燥性;风界即为轻等动性。《大乘广五蕴论》中说:“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界”有两个意思:一是能够执持自身的特性;二是能够依之而生成其它诸色。比如,地界能够执持坚强的特性;水界能够执持流湿的特性……。因为这四种元素能够持有自身的特性,所以称为“界”;因为它们能遍及一切物质,因此称为“大”。

举个例子来认识一下,比如我们看到的桌子。桌子本身具有坚强性,因此具有地界。那含不含有水界、火界、风界呢?现在物理学研究表明,看似桌子是实实在在物质,实际上从微观上来看,里面是有很多的空隙的,乃至于分子原子本身的构成,实体的部分所占的比例都是很小的。内部时时刻刻处在运动和振动之中,因此具有轻等动性,也就具有了风界。桌子本身具有温燥性也是很明显的了,因此也具有火界。那么桌子的流湿性表现上也是不容易看出来的了。但看不出来,不等于没有。总的来讲,四大种也可以看成是两对范畴:地界与风界相对,水界与火界相对。俗话说“水火不容”,讲的就是水界与火界的相对。

从对四大种的描述来看,这四大种实际上属于所触一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四大种所造诸色包括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无表色等十一种,为什么单独把所触一分的四种拿出来当作更为基本的能造元素呢?实际上,任何一种物体都包含有四种基本的状态:一是固态,具有坚强性;二是液态,具有流湿性;三是气态,具有轻等动性;四是等离子态,具有温燥性。比如:水在地面会形成江河湖泊(流湿性);经阳光照射吸收热量之后会形成蒸汽(轻等动性);如果温度再升高就会形成等离子体(温燥性);相反,如果将水冷冻就会形成冰(坚强性)。物体的状态不同,同时也会具有相应的色、声、香、味、所触等属性特征。

如何理解蕴的形成动力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易经》中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相同事物之间总有一种吸引力,从而使彼此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蕴,这种吸引力在佛法中就叫做业力。不过一谈到业力,总会牵涉到造业的主体,那就是有情生命体,也就是说业力通常是从有情生命的内心而发。人以类聚,也就是说具有不同业力的人,会因为业力的牵引而积聚到一块。所以平常我们说,你要想认识一个人,就可以通过他结交的朋友来了解。在《孟子》里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对于外在色法或物质世界的凝聚,根据目前物理学的研究,则有四种力在起作用:万有引力、电磁力、弱力、强力。爱因斯坦曾在建立统一场论方面做出过艰辛的探索,希望能将四种基本的力给统一起来,但并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最近物理学在超弦理论方面的进展,则有望在统一四种基本力方面有所突破。超弦理论告诉人们,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不再是诸如电子、光子、中微子等实物粒子,而只不过是一些不同频率的振动模式而已。当振动静止时,万物将趋向于空寂。至于这不同频率的振动模式与有情生命之间是何关系,至今仍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话题。

相关链接:

照见(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