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们的城市也是一个系统,如果出现结构上的不合理,就会产生资源浪费、功能弱化或缺失,以及管理紊乱,直接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思想者小传∵

晁钢令∵1951年1月出生。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和商业经济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市场营销发展报告》(2005)、《服务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研究》(2004)、《市场营销学》(2008)、《营销战略策划》(1996)。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财政部科研规划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计10多项。∵

“系统论”与城市发展∵

在讨论城市发展的问题时为什么要讲到系统论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城市也是一个系统,城市系统如果出现结构上的不合理,就会产生资源的浪费、功能的弱化或缺失,以及管理上的紊乱,直接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从研究生物机体理论出发,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事物(包括生物、物体、组织、社会等等)看成是由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即一个系统),各子系统又是由一系列的要素所构成。而每一个系统又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物质、能量、信息在各子系统之间,在系统和环境之间不断地发生着交流,以促使系统趋于平衡。系统与子系统功能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素质的高低,二是各要素所形成的系统结构是否合理。也就是说,如果结构不合理,即使构成系统的要素素质都很高,其功能也不会很强。∵

今天我们在讨论城市发展的问题时为什么要讲到系统论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城市也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它的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并按一定的结构组合,形成了整个城市的功能。同样道理,城市的功能及其各子系统的功能,不仅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强弱,还取决于其组成结构。城市系统如果出现结构上的不合理,就会产生资源的浪费、功能的弱化或缺失,以及管理上的紊乱,直接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通常会将城市系统结构的合理性称之为城市的生态平衡。城市的生态平衡也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各子系统相互间是否能形成合适的比例;二是各子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与交换是否通畅。∵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国内很多城市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出现了大批高品质的居住区,兴建了大量的楼宇商厦,高架高速路辐射内外,轨道交通四通八达,桥梁隧道越江而过,绿地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发展与变化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平衡和不协调的情况。比如,每天早晚大量人流、车流从城市的这头涌到那头;一些商务区的白领愁于无处用餐;一些边远小区的居民抱怨出行困难;一些地方过马路要绕上一个大圈;密集的高楼鳞次栉比,城市的天际线却显得乱七八糟。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城市的生态确实有所失衡,从而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想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来分析一下,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到底应当怎样去做。∵

城市系统结构分析∵

人是决定城市空间结构合理性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城市空间系统中,就会产生一个城市人口规模与土地资源的比例关系。当人口规模过大,超出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承受能力,就必须进行城市土地的扩张,以保持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平衡。∵

城市的系统结构主要是指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的功能结构。我们先来看看城市的空间结构。有人开玩笑说:城市和农村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地皮上多盖了一些房子。其实这话并没有错,城市和农村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上的不同。如果从空间系统结构来看城市,实际上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即:建筑系统、道路系统和公共空间系统。建筑系统中包括住房、厂房、商店、宾馆、学校、医院、办公楼、图书馆及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等要素;道路系统中包括马路、公路、高架路、轨道交通、车站码头以及各种人行通道等要素;公共空间系统中则包括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要素。这三个子系统分别占用了城市的一部分土地面积,并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这三个子系统所占用的城市土地空间应当是有一个合理的比例的,而决定这一比例的则是人。厂房、办公楼的多少,决定了需要多少人在这个城市工作;而有多少人在这个城市工作,又决定了需要有多少住房;有多少人在这个城市工作与居住,又决定了需要有多少医院、学校及文化娱乐场所。人不仅决定了建筑系统的规模和结构,同时也决定了交通系统和公共空间系统的规模和结构。建筑的规模和分布决定了人流动的规模和流向,从而也就决定了交通系统的规模和结构。建筑系统与交通系统的比例合理,衔接得当,我们的出行就不会发生困难;反之我们就可能面临出行难的问题。公共空间系统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条件,它也是同人的规模与分布密切相关的,也必须保持相应的比例关系。如果公共空间过少、过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会感到心理上的压抑,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正因为人是决定城市空间结构合理性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城市空间系统中,就会产生一个城市人口规模与土地资源的比例关系。当城市的土地资源足够丰富的情况下,城市空间系统只是一个内部结构平衡的问题,通过不断调整,改善三个子系统的比例关系就行了。但如果人口规模过大,超出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承受能力,就必须进行城市土地的扩张,以保持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平衡。∵

再来谈谈城市的功能结构。从大的方面讲,城市的功能主要可分为生产和生活两大功能(当然过去也有人认为城市还有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功能,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从而相应地形成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两大子系统。城市的生产系统的性质与结构往往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征,如我们常讲的汽车城、钢铁城、石油城等等,这些都是由城市生产系统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城市生活系统则是由一系列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的行业系统所构成的,如商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公共交通业、文化业、娱乐业等等。在功能结构方面,城市的生态平衡首先取决于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比例适当;其次还取决于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内的各行业子系统的比例是否适当,否则,就可能导致生活的不便或资源的浪费。所以可以看到,城市功能结构的问题也是以人为中心的。∵

当然从整个城市系统来讲,还有一个同周边环境的关系。城市的环境也会对城市系统的发展与变化带来影响。如上海是中国的一个特大城市,其同其他城市和地区在发展中的落差就会吸引大量外来人员进入,这就使得上海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不能仅以上海本地居民为基础来调整,还应该考虑外来人员的规模与变动因素。同时上海作为中国主要的经济城市,还承担着服务全国的责任,上海城市功能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也必须将这一点考虑在内。因为放到全国这一大系统中,上海也只是一个子系统,它必须根据全国这一大系统的发展目标来决定自身的功能特征。∵

城市生态因何失衡∵

从系统动态性的角度讲,城市发展不平衡是正常的。由不平衡到平衡,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模式,正是推动城市系统不断更新发展的动力。然而如果在此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有误,则可能延长或扩大不平衡的状态,使城市系统的发展耗费更长的时间,花费更多的成本。∵

同城市系统结构的类型相对应,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衡也可分为城市空间结构上的失衡和城市功能结构上的失衡。∵

就很多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目前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城市中心区域过于集中,从而造成市中心区域过于拥挤、寸土寸金。这不仅制约了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且使市中心区域空间结构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空间结构失衡的另一些问题则是出现在各子系统中的。例如道路交通问题,往往与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预计不足、规划缺乏前瞻性等相关,以致出现一些道路设计过窄、道路衔接瓶颈较多、车流不畅等问题。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我们一些大城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城乡结合部兴建大规模的居民聚居区,将市中心区域的居民大批向这些聚居区迁移,结果造成人们的居住区域同工作区域远远分离,从而导致每天早晚上百万人流“候鸟式”地来回奔波,给城市的交通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实际上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失衡的表现之一。∵

城市功能结构的失衡则主要表现在各行业子系统不协调的发展,导致过剩与短缺现象并存,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使一些真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以零售商业的发展为例,近二十年来一些大城市在各个区都建设了大量商厦和卖场,规模越来越大,档次也越来越高。人均占有的零售商业的营业面积,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水平,从而导致零售商业的效益水平不断下降。此外在各区的发展规划中,功能定位雷同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功能结构失衡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整个城市系统之中,有时也表现在某一区域范围之内。如一些新兴的开发区往往只注重生产功能的开发,却忽略了生活功能的配套,从而导致出现吃饭难、出行难、看病难、入学难等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在我们的城市发展中会出现这些生态系统不平衡的现象呢?当然从系统动态性的角度讲,不平衡是正常的。城市系统中的部分子系统或部分要素率先发展,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又带动其他子系统或要素相应发展,在更高的层面上达到新的平衡。这种由不平衡到平衡,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模式,正是推动城市系统不断更新发展的动力。然而如果在此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有误,则可能延长或扩大不平衡的状态,使城市系统的发展耗费更长的时间,花费更多的成本。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发展的历程中看,导致城市生态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一些:∵

首先,城市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够。如一些城市里建设较早的高架路往往设计比较保守,因过于狭窄,不仅使高架本身流量受限,而且由于高架网络贯通的原因,也影响了以后对接的其他高架道路的通畅;一些较早建设的轨交地铁线都未考虑到主要换乘节点的车站空间预留,从而导致好多站点乘客换乘都要步行很长一段路,甚至要出站;当我们今天考虑将一些河道开发成具有旅游观光价值的“塞纳河”时,却因一些河段已将居民小区直接盖到了河边而感到遗憾,河上的桥梁大多也只考虑了交通功能,而基本未考虑观光旅游所需要的艺术元素。这些前瞻性不足的问题不仅以前存在,现在仍在不断发生。∵

其次,城市发展规划的系统性不强。我们的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单个项目和局部区域的功能目标,而忽略整体的协调。如有的地方发展规划的反复变化就是一例。问题在于,在进行发展规划时往往就事论事,而没有将它放到整个区域环境中去看,如何实现其在这一区域系统中的特定功能;更没有将它放到城市不可替代的特定历史文化遗产上去看,如何真正利用好这一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再如很多地方的轨道交通站点的商业开发也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主要原因也在于轨道交通站点商业的开发没有同站点周边商业系统融为一体,从而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第三,城市发展规划缺乏顶层设计,权限相对分散。由于缺乏一个统筹的、持续的顶层设计的指导和制约,目前不少城市的土地规划权又分散于各区,所以在各区的发展和建设规划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城市系统的整体协调,而是基于局部利益的相互竞争。这不禁使我想起马季先生的相声《五官争功》了。当我们的耳、鼻、口、眼都不安于现状,争功争利,互不协调的话,我们还能正常生活吗?∵

城市发展需要顶层设计∵

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顶层设计应当是长远的,并具有权威性的。我们的顶层设计不能只管三年五年,或者十年,而应当是管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怎样才叫“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生态平衡。∵

首先是必须以城市发展的整体功能和战略目标为指导,建立起对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顶层设计思想,并用相应的体制与法规的手段保证其落实。应当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发展的生态平衡是以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是城市发展生态平衡的基本保证。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又是建立在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只有当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即其整体功能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对其应当建立怎样的子系统,及各子系统应当具有的功能和相互的协调性做出设计。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一旦明确,那么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就是其子系统的空间布局问题了。子系统的空间布局决定了城市各区域的功能特征和发展目标,只有真正按照这种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来进行各区域的规划和建设,我们的城市才能保证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整体功能的最优。所以,我们认为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顶层设计应当是长远的,并具有权威性的。我们的顶层设计不能只管三年五年,或者十年,而应当是管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顶层设计思想一旦确定,必须以体制和法规的方式予以保证,任何部门或人员都不得进行违反顶层设计思想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以确保城市发展的总体生态平衡。∵

其次是大城市的各区***和各行政职能部门在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时,必须十分明确本区域或本部门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按照系统整体最优的原则去进行本区域或本部门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认识到,各区或各职能部门只是整个城市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子系统的运行会对整个城市系统的功能协调以及其他子系统的运行带来影响,不可任意为之。这里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保证子系统合理运行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了。具体而言,就是如何正确评价各区***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运行业绩。如果不问子系统在整个城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统一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如区域增加值、税收的增长等等),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各区发展目标雷同,功能性质趋同,而同其在城市系统发展中应当发挥的功能相悖。所以我认为,大城市对各区及各职能部门在其功能地位明确的基础上,要合理地确定其运行业绩的评价和考核标准。这样才能符合城市系统整体优化的原则,保证城市发展的生态平衡。∵

第三是用城市综合体的思想指导城市各重点区域的开发。城市综合体(HOPSCA)是一种区域性的城市综合功能配套概念。是指在一个城市空间范围内,集中了商务楼、宾馆、酒店、公寓、会议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和大面积停车场的综合建筑群。城市综合体原本是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概念,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比较小。但是由于城市综合体很好地体现了在一个空间范围内的生态平衡,符合系统最优的原则,所以近年来也被认为是城市区域发展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将一个城市的重点开发区域看成是一个城市综合体,首先明确这一综合体的基本功能定位,确定体现这一功能特色的主要项目载体,进行重点规划和建设。同时围绕主要项目建设和运行所需要的配套功能,再规划和建设其他配套功能子系统,让各子系统和主体功能子系统之间形成空间结构与功能结构上的合理比例,从而在整个开发区域的范围内保持一种生态平衡。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可以设计若干个能体现城市功能特征和推动城市功能提升的城市综合体,将它们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就有可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促进城市不断发展。∵

最后是要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开始我们就讲过,城市系统结构的合理比例首先取决于人(人口的规模、结构、运动流向及其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因为无论是城市的空间系统还是功能系统都是为这个城市中的人服务的,所以“以人为本”必须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则。然而这一原则在我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却往往是被忽略的。因为如果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往往会造成成本的上升和效益的下降,甚至会使一些开发项目不得不改变设计甚至放弃,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可能一方面需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部门也应考虑给予适当的支持与补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