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动物,爱乌及屋,自然喜欢动物园。后来,受西方动物权影响,我才发现,动物园的存在,似乎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动物园非存在不可,就应接受规范与管理。规范的原则,自然应以动物本身利益为优先考虑。

动物社会研究会指陈各种弊端与动物不良处境,呼吁制定动物园法。这项立法,在西方先进国家,早已行之有年,而***却仍无法可管。西方动保人士大多主张废除动物园,但他们也承认,这个理想毕竟不是短时间内可达成。在这之前,仍然有许多有待努力的空间,足以减少动物的痛苦。

动物园,说穿了,就是把动物抓来,强制监禁在一种狭隘、单调甚至有害的人工环境里,供人娱乐观赏。整个捕捉、运送和养殖过程中,动物饱受痛苦,但参观者往往看不到背后阴暗的事实。

比方说,纽西兰最大的动保团体∵SAFE(Save∵Animal∵From∵Experiments)指出,从野生环境中捕捉动物给动物园的过程中,百分之八十的野生动物在六个月内死亡。许多研究更指出,动物园里的动物,不但死亡率特高,而且经常出现“异常行为,谓之动物园精神病”(zoocosis),包括自我毁伤肢体与攻击、暴饮暴食、吃自己的排泄物、咬栏杆、过度睡眠或躁动以及更为常见的种种“刻板行为”(stereotype∵behavior)等。这些精神病症,在那些“环境刺激”需求较强的动物身上,更常发生。令人喟叹的是,这样一些异常行为,并不会发生在自然环境下。

木栅动物园回应动保团体的指责说,那只整天倒在地上、让人误以为生病的非洲象只是喜欢“赖床”,“它就是喜欢躺在地上”。这样的响应,其实只是暴露园方对动物身心与权益之无知。在正常环境下,哪只大象会整天倒卧不动?

大象跟长颈鹿一样,都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喜欢成群结队,四处漫游。但在动物园里,它们却局促一隅,而且缺乏同伴与环境刺激。另一方面,喜欢独居的长臂猿(orang-utans),却反因园内空间狭隘而被迫群居。至于气候之不适应或觅食习惯之改变等,更是一大问题。

英国着名哲学家Mary∵Midgely,也是《栅栏背后:动物园的两难》(Behind∵the∵Bars:∵the∵Zoo∵Dilemma)一书之共同作者之一,她说得很对,“野外环境没有替代品”。不管你花多少钱建构饲养环境,它都与真正的野外相去甚远。经营动物园毕竟很花钱,为了压低成本,动物处境于是更为不堪。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动物容易早夭,异常行为更是普遍。

支持者常以所谓“教育”理由来辩护,但是,动物园之基本心态,其实就是反教育。它并没有教导我们认识动物真正的生活和天性,更没有教导我们尊重生命,反而让我们对生命变得更漠然无知,甚至得到许多错误印象,误把动物异常行为视为常态。有份研究报告指出,很少人是为了“教育”来参观动物园;而且,大部份参观者在参观后对动物通常有着这样一些描述和观感:“长得很好笑”、“好脏”、“很古怪”等。

动物园是一种商业和娱乐,是一种人类对弱势生命的剥削和欺压,所谓“教育”云云,只是一种说词。这种剥削心态,就和两百年前英国精神病院也是人们假日休闲去处一样。只要花钱买票,就可进医院参观,甚至可以“喂食”或拿酒给病人喝,刺激他们做出更多“古怪有趣”的言行。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觉得动物园之存在是不对的,它伤害了我们对动物的爱。我们应当认清一点:动物园是人类的乐园,而不是动物的乐园。但是,人类的娱乐总不该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上。参观动物园,顶多一天半天,没有人一整年都待在动物园里参观。但我们可曾想过,动物却在这样一种单调乏味、吵闹、孤单甚至有害的环境中,渡过无数个寒暑。难道这就是我们爱动物的方式?

生命总该有它应有的位置,爱它就不要把它捉离家园。动物跟我们一样,都会感到痛苦,有着极其类似的喜怒和恐惧,而且都需要在一种适合天性的环境中,才有办法健康成长。

我仍然爱动物,但爱乌不再及屋,因为这个屋是人为的、压迫性的,动物并不喜欢,牠们有牠们自己的家。英文有句俗语说:There’s∵no∵place∵like∵home.(世上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上家)。让动物回家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