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全世界关注的濒危动物,经过50年的保护,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并不见长,始终是1000只左右,而大熊猫栖息地仍在持续减少,这表明这个物种正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威胁。

海南长臂猿虽没得到过大熊猫一样举世嘱目的待遇,但相对于我国其他濒危物种来说,仍算相当受重视的。从20世纪70、80、90年代都有有关海南长臂猿的专门调查。去年10月最大的一次考察发现全世界一共只有两个家庭群和两只独立个体共13只海南长臂猿!在50年代,其数量还有2000余只,但20多年来,其种群数量始终没有上过20只。科学家发现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和质量已很难使其数量得以回升。

世界最濒危的鳄鱼———我国特有的扬子鳄,虽然每年能够人工繁殖上千条,可是野外的扬子鳄却从80年代的500条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50条。其栖息地一直在不断缩小和被分割。严重分割造成的近交、衰退已导致其后代大量畸形,生存能力也明显降低。

人工饲养的东北虎数量已经超出了通常的供养能力,但野生的东北虎在我国却只有20只左右。

我国特有的淡水豚———白鳍豚从80年代约400头,骤减到90年代不足100头,在这个新的世纪,更由于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使白鳍豚的栖息环境进一步恶化。

这些濒危物种的生存现状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1年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9年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1992年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颁布《自然保护区条例》到现在,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超过了1900个,占去国土面积的13%。可是这些努力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丧失!即使是对于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保护的濒危物种和在国家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保护努力的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本原因是保护行动一直被孤立于社会经济发展之外。保护是保护,发展是发展,两者之间不仅少有联系,更多的还是对立。在建立保护区保护白豚的同时,一座座大坝修建起来,水域污染也更加严重。在建立保护区保护扬子鳄的同时,扬子鳄栖息地上的农药化肥照常使用,原来相互联系的水网也被开垦。在世界仅存的13只海南长臂猿最后的生存地———霸王岭保护区内,至今还有近2000名“伐木工人”正打算种植澳大利亚桉树养活自己。

保护如果不能有效地融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决策如果不能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有多少科学研究人员和保护区管理人员都无助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惟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所有部门,不仅从事保护工作的环保、林业、海洋等部门,还包括经济发展部门如农业、工业、矿产、水利、旅游等等,在制定部门和地区经济规划的时候,都必须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