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寺观知多少——地方史札记

寺观(卷十)

宝相寺∵∵在县东门内,不知创自何代。宋邑人王筠曾铸铁塔置此寺中,则其由来旧已。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中重修,嘉靖十八年知县何廷佩复增置禅院十八间。盖是时斋醮方盛也。后俱圮,止存大殿、后殿及残塔数层。道光二十年信女宁氏等重修山门大殿,渐复旧观。邑人黄恩澍(上有雨字头)撰碑记(见《艺文》)。年久倾圮,光绪十一年知县陈文显、典史徐铨,绅士张树培、周淓楍、宁复箴、曹季桂捐赀募修大殿、大门、照壁、西厢殿、装饰神像、油彩门楹一新(重增)。

寿峰寺∵∵在县东北九十里灵山之上。旧志云:元至元元年建,非也。考此寺本名妙峰寺,不知创自何代。有石塔二,乃唐上元元年僧智崇造,并刻《心经》。旧志殆误以上元为至元欤!宋宣和中,僧福谨复结庐于此,有蛇虎驯服之异。金大定十一年,僧福善乞改寿峰寺额。是时僧徒日众,乃造铁索设机汲水以供日用,俗因呼为“铁索灵山”。元至治元年,僧智悔重修大雄殿。元末毁于兵火。明宣德初,僧智静及乡老张彦中重建。嘉靖三十九年重修。康熙十四年增建玉皇阁。此寺为宁阳古刹,碑碣林立,字多残缺,内有万历二十三年石刻《寿峰寺会记》,江西督学副使王孟鳌撰文,甚有理致。又有康熙九年衍圣公孔毓圻撰碑文,云“曾于此山亲见如来”,语殊怪诞。

回銮寺∵∵在县东二十里葛石社。宋真宗大中祥符间东封泰山驻跸于此。故名。

石碣寺∵∵在县东十八里石碣集。又名云盖寺。相传隋仁寿二年建。邑人戚尚义《重修云盖寺碑记》云:“此刹名曰‘云盖’,其命名之始,不知何所取义。父老向余言曰:‘当创建之时,有五色云罩其上者数日,此取名云盖之所由来也。’噫!是果然耶,抑别有深意而传之失其真耶?”云云。

宝泉寺∵∵旧志讹为灵泉寺。在县北二十里之夏戴社。有元碑,门前临涧,名“轰雷塘”,八景“激水轰雷”即此。

大槐寺∵∵在县东北五十里大槐树村。以寺中古槐得名。八景“万禩古槐”即此。

兴隆寺∵∵在堽城南迤西。金时建,有碑记。

福胜寺∵∵在西∵∵六年建。

圣寿寺∵∵在青川村。元时建,有碑记。

兴国寺∵∵在西王卞村。元延佑六年建。

洪福寺∵∵在张村东北,元时建,有碑记。

开元寺∵∵在高墙村。元时建,有碑记。

寿圣院∵∵在后望峰村。有元延佑间碑。

普照寺∵∵在蟠龙玉洞之南麓,有明天启间重修碑出土中。

铁佛寺∵∵在邑城南,村因寺得名。有铁铸佛像。

白塔寺∵∵在邑城西白马庙村西北里许。村因寺得名。

泉地庙∵∵在乱石崖村东北半里许土名“鳌山”顶上。明天启元年建。殿阁峭耸,东倚苍崖,其三面则冈峦起伏,势若拱揖。门外因泉为池,方径数丈,水深二尺许,冬夏不涸。林木葱郁,颇称幽胜。

按:邑中寺观颇多,旧志登载数十,错出不伦,本嫌挂漏,且不着其建设何处,亦复无从稽考。今但录古寺名刹,余悉不载。

三官庙∵∵在城西北十余里小毕村。万历三十八年建。张登云撰碑文(文繁不录)。

(清《宁阳续志》卷之十《寺观》,见影印本第七卷)

【札记】

中国是一个多教并行的国度。魏晋开始,佛教盛行,至北朝而寺庙遍及各地。吾邑北朝时先后为后赵、晋、燕、秦占据,后期长期属北魏、北齐,佛教浸淫自然深厚。寺庙之兴,应与附近各邑无异。宁阳旧志所载数十,乃明清数字。续志删削,仅存古寺名刹,亦近二十之数。惟早期寺观,多不详其年代。窃以为若寿峰寺、若宝相寺、若大槐寺者,多半当为北朝肇始。惜文物损毁、记载不存,难以确证耳。至于今日,则仅有寿峰寺存焉。

所云三官庙者,建于吾村,吾幼时尚存,后毁于文革中。小毕村者,今小伯村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