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唯慈长老的“缘起论”

◎道元

唯慈长老来菲弘化,住锡宿务普贤寺,建寺办学,创刊宏法,大弘广化已四十余年了,是菲国佛教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化高僧,为菲国佛教文化的弘扬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唯慈长老可以说是菲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将永远载入菲国佛教史册,光照青史。

唯慈长老在出版《浮云集》十卷本之《论文丛稿》,佛教泰斗印顺导师在序中高度评价了唯慈长老。印顺导师审阅《论文丛稿》后说:“审其目,则大小兼综。大之为中观瑜伽,小之为婆沙俱舍;旁及因明,上论止观,盖亦大乘之学,以一切佛法而为境者的。通百家之学,上正之于佛说,即文义之知,进趋之实行,度几其近道乎!是则将来之成就无量,此特始发其轫耳!”大意是说唯慈长老的“论文丛稿”涉及大小乘,大乘是中观瑜伽学说,小乘是婆沙俱舍思想还旁及因明学、禅学,总之都是大乘之学,以一切佛法作为钻研对象,大小乘兼弘。精通百家之学,上之佛说,也就是佛经文义知解的认识,从而付之实践,解行并重,近乎其道,依教奉行,将来成就无量,这只是开始而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步,其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唯慈长老至今已出版了不同版本的佛学文化著作有三十二本,将收集出版《唯慈法师全集》。全集中涉猎范围甚广,丰富多采,不一而足,有论文、讲演、译注、讲解、小说、散文、寓言、诗词、法语、小语、日记等,不胜枚举。

是次发起举办“唯慈法师著作研讨会”,敬邀本人撰写论文参与盛会,共同推动菲国佛教文化志业的发展,理应义不容辞。唯慈长老很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他学识渊博,解行合一,着书立述,著作最多,修持最佳弘法最勤,施舍第一,慈善第一,德高望重,造诣最深,令人景仰不已,赞颂不已。

但本人才疏学浅,要对唯慈长老作全面的研究,实属不易。老法师的著作是四十余年着就而成,我等怎能在数月或数年就能研究出名堂,读何容易。我只能从某个点,或某个面下手作简单阐述。尽管如此,也是挂一漏幕。

是次,本人研讨的是唯慈长老的“缘起论”。唯慈长老对“缘起法”的研究,可谓深入浅出,理事有据,论述精辟,新颖独到,具有现代实用之思辩,深具研究之价值。

众所周知,缘起法是佛院创教的本怀宗旨,是佛陀四十九年说法的重中之重,是佛法的根本大法。不论是大小乘佛教,或是南北传佛法,皆不离“缘起法”,一切佛法皆是由“缘起法”演绎而来。总之,“缘起法”是佛法的基础,也是佛法的根本,更是佛法的全面,甚至是佛法体证至高无上的真谛。

所谓“缘起法”,是指一切事物待缘而起,或一切有为法皆从缘而起,故名“缘起之法”。凡是从因缘和合产生的诸法事相,皆是缘。在《中论疏》中有注释:“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

有“缘起”就有“缘灭”,世界万法从因缘而生,也从因缘而灭,诸法皆是缘生缘灭,全无自性,也就是“万法皆空”、“缘起法”是佛陀教义的核心,是佛法的根本,是贯串一切佛法的依止。因此佛弟子说:“诸法因缘生,诸圣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缘起”有很多“缘起”,囊括大小乘教义,教义博大精深,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深不可测,难以探究“缘起”有: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法藏缘起,真如缘起、三世缘起、十二缘起等不一而足,其义深广,其理无穷。下面就“缘起”法层曾深入,剖析其内涵与妙理。

一、世间缘起

世间万有,皆是由因与缘聚合而存在,因缘的和合而森罗万象,丰富多彩,世界变得精彩。若无因缘聚合,世界荡然无存,万物不生,世间变得空寂无聊。正因为有因缘的聚合而精彩纷呈,所以说:“有因有缘世间集”。

世间若细分类别,分而为二,则是器世间和有情世间。若归纳而言,便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依佛教而言,就是世间二元论:色和心。色法是指物质层面,心法是指精神层面。心与色在因缘的作用下,便产生物质生命,以及有情世间的生物和植物,还有这些有情世间的精神层面,从而构成器世间的存在和有情世间生命体。比如“人”,人的身体是“色法”,人的精神是“心法”,身心合而为一,才是有生命的灵明活人。因此有情世间的生命体,都是由心与色的组合而存在的。而器世间,是指有情世间依止的世间器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一切事物提供有情世间的物质所需。

二、因缘果报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缘起的构成,必须有因有缘,也就是主因与助缘。有因有缘,从而才能产生结果,所谓: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

唯慈长老用“物理三态”来阐明因、缘、果互为因果关系。比如说“水”,在遇到温度零下的时候,就结成了“冰”,可见温度是结冰的助缘,而产生结冰的果。如此而言,水是主因,温度是助缘,结冰是果。

当“冰”在温度偏高的时候,冰就溶化成水。可见此时的“冰”成了主因,而温度是助缘,溶化的“水”成了果。水与冰也是互为因果的。

当“水”遇到极高的时候,水就慢慢地蒸发成了气体。蒸气在空中飘忽,成了飘缥的“云”。云气在聚结到一定程度时,又变成了雨降落的地面,又成了水。此是物体在不同的因缘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水”是液态,在因缘条件下,凝结成“冰”是固态。“冰”在因缘条件下,蒸发成气是气态。这三种液态、固态、气态的互为转换,是相互因果关系,在不同的助缘条件下,形成不同体态。总之,物体的变化都在因、缘、果的规律下而产生“因果轮回”。

再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豆与瓜都具有好的因,在具备土壤、水份、阳光、空气肥料等好的助缘条件下,然后开花结果,一定有好的收获。反之,豆与瓜种子不好,泥土、水份、阳光、空气、肥料等不是好的助缘条件下,结果一定是欠收,缺收,或收获不佳。所以“缘”分顺缘和逆缘,顺缘是好缘,逆缘是恶缘,缘分顺逆,关系到前因后果。因此,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报。时候一到,一切皆报。”

“缘起”就是因果,也就是因缘果报。不论善因,或是恶因,一定有果报,故曰:“纵经千百劫,果报亦不忘”。

因果有三世因果,而三世又互为因果。因为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前世的因,今世的缘,使有的来世的果。或前世的因,今世的果,今世的因,来世的果。佛法是起缘起法,缘去是因果法,深明因果,信解行证,人生不昧,佛道可成。故《涅盘经》中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人活世间,千差万别,形形色色,三六九等,各有不同。人有贵贱贫富,长命短寿,长相有威厚清古,或孤薄恶俗,盲聋音哑,高矮胖丑,皆因果所成。如是因,得如果。不该怨天忧人,理应反求诸已,更应明白因果之理,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改变命运,修善因果,得好因果,善待人生,善待因果,一定善得善报。

佛教的三世因果之理,度脱了一切大善知识,只要循着好的因果法则为。人处事,光明在望,善果烈得。若要知晓因果法则,请遵循佛法的明示:“欲知前因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有心向佛,明白因果,有学佛的因,必有成佛的果。

因缘果报,由于善恶业的牵引,而有因果轮回。业报有三:现报、生报、后报。现报是指现世造业,现世受报,造善业得善报,造恶业受恶报。生报是指现世造业,因缘未熟,来生受报。后报是指现世造业,要到多生多世受报。

我等造作恶业而受报,是由于无明迷惑,而造作恶业,从而感招恶果受苦。归结而言,便是“惑、业、苦”三要素在起作用,由惑而造恶业,由恶业而受苦果。

三、缘起性空

诸法自性空,假相宛然在;

配合需恰当,胜用永无碍。

──录自《中观今论》

“缘起”是指众缘和合而产生的事物,只是和合的假相,假名而有,其实,其性本空,空无实体。因为因缘和合的事物,无常变化,生灭相续,无有实体。

例如“人”是由“四大”和合而。所谓“四大”是指地、水、火、风。人体的“四大”元素因缘和合,人的“地大”是指人体中的骨骼皮肉;人体的“水大”是指人体中的血液、尿液等;人体的“火大”是指人体上的体温热量;人体的“风大”是指人体口鼻的呼吸。这四大元素构成了人体,四大不调就会生病;四大分家,停止运作,就会死亡。人体是四大和合,假名而有,但体性是空,而无实体,更无恒常不变,生老病死,腐烂火化,荡然无存,消失无影无踪,真如佛教听说:“四大皆空”。

世间缘起事象,体性虽空,但假相宛在,配合恰当,却也胜用无碍,各种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妙用。

如人的身体四肢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相互配合,可大有作为,做很多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的好事善事,人生有为,理应好自为知。

事物的“缘起”是“有”,事物的“缘灭”是“空”,世间万物不离“生灭有空”。诸法无常,是生灭法,所以佛教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生缘灭,铸就了“有”“空”的存在。事物因缘而有,也因缘而空,事物的存在,有空兼具,有空不离不弃,有空一体。是故《心缘》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缘起”事相最好的诠释。此处的“色”就是“有”的意思,色有色相是缘起的产物,色坏色灭也是缘起的必然注定,因此《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四、正见缘起

正缘起者,即证无上境;

生灭世间相,体即不生灭。

──录自《中观今论》

有智慧的圣者,用正确的知见体悟“缘起”,就能证得无上的涅盘境界,从生灭世间相中,当体悟得不生灭。也就是说,用正知正见体认“缘起”,就是证得涅盘境界,当体悟得生灭的有为法,就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有生大灭,即是不生不灭。

世间凡夫,对事物的认识就是生起与消灭,徘徊于事相的表面,而有生灭之俗见。而圣者是透过事相的外在表面,而深究事物的内在本质,生灭事相,当体即是不,有即是无,色即是空,俗即是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众生即佛,佛即众生,当体即是。

以人而言,人的身体是无常生灭,苦空无我,妄想纷乱,烦恼混浊,拘泥于世间的生灭之相。然而却不知自己有颗佛心,常乐我净,不生不灭,恒常不变,当体即是佛。我等即佛,心即是佛,这是要转化,要转识成智,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转生灭为不生灭,这样为人作佛才有价值和意义。

唯慈长老说明此理,以水月喻。他说水中的月亮是假的,此乃缘起生灭有为法。但水中的现起的假月,是从天上的真月映现的。而水中的月影是有生灭,但天上的真月是真实存在的,是不生灭的,水月依真月而有,故生灭即是不生灭,水中的假月即是天上的真月。这使我想起天台宗一首究竟偈说得好:“从来真是妄,今日妄即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五、缘合依存

因缘所生法,相依刹那灭;

形态与作用,均有局限别。

──录自《中观今论》

事物之间,彼此依存,皆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故佛缘有曰:“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事物因缘所生,变化无常,刹那生灭,不断变异。如人由婴儿到童年,童年至少年,少年至壮年,壮年至老年,老年至晚年,形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终至老死。所以说人有生老病死,物有生住异灭,世界存住坏空,一切变动无常,直至消失。

事物千差万别,亦千姿百态,各有相状,也各有其用,但均有其局限性。如餐桌有餐桌之相状,也有餐桌之所用;坐椅有坐椅之形态,也有坐椅之功用,但无论如何,餐桌不可当作坐椅来用,坐椅万万不能当餐桌来用,物尽其用,各有所别,也有其局限和缺限。

因缘所生的万法,是相互依存,刹那生灭,形态各异,作用有别,皆有其局限。世间去,住持自性,轨生物解,是按照自身的体性运作任用,也按照自体法则生解,以此类推而触类旁通。所以:“空而以物显,物依空存”“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六、正见缘空

法法皆缘起,假相是暂存;

正见缘起空,去着绝戏论。

──录自《中观今论》

意思是说,诸法皆因缘所生,只是暂时存在的假相。以佛教正见来看,缘起诸法体性即空,虚妄不实,一切都是假名假相而已,不应执相为有而妄言戏论,而应言语道断,离名字相,杂言说相,杂心缘相,离分别相,即“离四句,绝百非”。

为此,唯慈长老以“方位”来说明假相。如菲国在***的南面;如站在北婆罗州来看,菲国又在其北面;福建在***的西面,***在福建的东面。以此而言,方位变换因角度不同,方位也随之换位,而没有固定的方位,所以“方位”只是假设的符号而已。如不明此理,而妄言妄语。却毫无意义。学佛畏建立“正见缘起空”,而不被假相所迷。世人追求功名富贵,名闻利养,其实,这些都是眼前起,水中月。古人云:“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

对“正见缘空”的认识,了解缘起的假相,当体即空,而不再迷妄执着,确立正确的理念和知见,去除无益的言说戏论,免得终日云云而不知所云。

七、缘起中道

缘起即中道,于相离颠倒;

世人落两边,自性执未了。

──录自《中观今论》

缘起就是中道和正道,或中观,远离颠倒梦想而心无挂碍。世间之人,落于两边,执有执无,我执去执。或我有法空,或我空法有,或我法皆空,或执一边,或执两边,莫衷一是。究其原因,自性我执未了,不肯破除我执,斤斤计较得失,之则喜,失之则忧,陷于忧悲苦恼和颠倒妄想之中。

缘起是有,缘灭是空,这是事物发展之必然规律。观照世间万物,不但畏看到事物的暂时存在(有),也要看到事物的无常消灭(空),也就是佛教所谓的“中道”或“中观”。因此《中论》有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就告诉了我们,事物既有亦空,既要看到事物的假有,也要看到事物的真空,如此观之,便叫“缘起中道”

唯慈长老以“对症下药”作喻。患者得病较轻,却予以重药,则有损患者,或使病情恶化;患者得病较重,却施以轻药,则无以治病,而延误病情。而高明的医生,对症下药,不轻不重,则药到病除。

再以佛的“调适琴弦”之喻,明中道之义。佛家修行用功比作“弹琴”,琴弦太紧,则易折断,琴弦太松,低沉无音。而善调琴者,琴弦不紧不松,方可弹出美妙动听的琴音。是故“缘起中道”告示我们,于世间假相,切莫执有执无。我执未了,落于两边,而不能自拔,永不超生。人要活得自在,必须远离颠倒,不落两边,取之中道,行之中道,人生可度,佛道可成。

八、中道实相

中道即实相,于法无增减;

空不坏假名,事理融无间。

──录自《中观今论》

其实,中道就是实相。不落两边的中道,见有不增,见空不减,于缘起法的假相不会执于实在的有,也不会执于实在的空。执有是“增益执”,执空是“损减执”。有增有减,有生有灭,是生灭有为法。无增无减,不生不灭,是无为法,就是中道实相,也就是正见缘起的实相。

“有”与“空”是相对的,也是相互依存的,“空以物显,物以空存”,“空依有立,事依理成”,空有无碍,空不碍有,有不碍空,空有一体,理圆融无间。这是中道实相的本质,也是佛教最高体悟的境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空不离妙有,妙有不离真空”,正如《心经》所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九、缘起互助

缘起澈时空,悟此顺逆融;

实性毕竟无,仍倡互助功。

──录自《中观今论》

“缘起法”是超越时空,历久而弥新,放之四海而皆准,是宇宙人生的奥秘,是佛法真理之所在。佛陀发现了“缘起法”,阐明了“缘起法”,旨在回归人的本位,希望人们能信解行证,透过“缘起法”解析世间,了悟人生,不被世相迷惑,从而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圆满自在。人在世间,觉悟“缘起”,遭逢顺缘逆缘,泰然处之,圆融无碍。同时,深达“缘起”世相是毕竟空,跳出迷网,破除我执,融入我人众生一体,秉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你我彼此因缘和合,互助互惠,体现“缘起”的无穷妙用,更好地服务社会,利益众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唯慈长老说:“人生究竟有些什么缺憾?人生活动的根源在哪里?人生的道路崎岖,应该遵循什么轨道?怎样将丑陋的人生加以美化?我们本具的妙明真心,为即无明的乌烟瘴气所蒙蔽,要怎样才能发扬人性的光辉?应如何才能提高平凡的人生……?

这些疑问,在“缘起法”里面,都能一一达到解决。“缘起法”是佛法的根本,听闻“缘起法”,可以趋吉避凶,惩恶扬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非善可以一一理清鉴别。是故“闻法舍无义;闻法生智慧;闻法知是非;……闻法趋涅盘。”

总之,佛法的宗旨,在于恒顺众生,饶益众生,随顺众生,普度众生,是众生的指路明灯,是众生的真正皈依处,也是众生了生脱死的解脱之道,令众生得救得度。正如《华严经?行愿品》中说的那样:“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只要有心信佛、解佛、行佛、证佛,一切随心所得,必定成佛。依教奉行,如法行仪,何愁不悟?也何悉不佛?

唯慈长老的“缘起论”,阐述是独到的,是精辟的,是严密的,也是无隙可击的。他论述有据,层层深入,最后阐明“缘起法”的最高之境界──“中道实相”,回归人生,利益众生,人成佛成,人佛同体,真实妙有同体,给“中道实相”画上一个美好的住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