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7日,***国立政治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公民社会暨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江明修教授等一行九人参访北京龙泉寺,受到了监院禅兴法师、贤启法师的热情接待。双方在明心阁四层举行座谈,就大陆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及未来等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念法功德”系列之二:

从《师资相摄篇》看佛教的人才培养

认真的学习了《资持记·师资相摄篇》的内容之后,心中很感慨,这么好的法,自己怎么现在才看到,老祖宗太慈悲了,把一切都给我们想好了。南山三大部是集千百年智慧于一体的祖师大德们留给我们修行路上宝贵的财富,“资持记·师资相摄”则从僧才培养的角度让我产生一点启发。作为初学的新戒比丘,不敢对佛教人才教育这样一个深广的课题做过多的评述,只能从个人的一点点体会说说自己的看法。

培养人才意趣何归

发心决定一切,因地不真,果必迂曲。培养佛教人才的最终目的何在。“故拯倒悬之急,授以安危之方,幸敬而行之,则永无法灭。”师资相摄的开篇,就直接点明了为“正法久住”的目的。正法久住这个宗旨一旦明确了,原理、原则、方法、手段就都有了基本的着眼点。

佛教是积极、健康、正面、善良、智慧、慈悲的教育,佛法是指导众生从凡夫逐步走上圣果、觉悟人生、自利自他、究竟离苦得乐的方法。而这些殊胜的教义和佛法要传播出去并发挥作用,其前提条件必须是佛法住存于世,就好比一个人要建功立业,他首先要健康的活着。正法久住是佛教发展的前提,正法久住是佛法振兴的基础。只有佛法住世,众生才有依怙,才能籍由三宝迈向解脱、超越轮回。只要佛法兴盛,自然社会繁荣。回顾古今中外的历史,佛教兴盛的唐代,国家强盛、社会宁和、黎民安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出现与当时佛法的兴盛密不可分;印度着名的阿育王时代,更是尊奉佛教,造就了印度历史上最大的辉煌;现在东南亚佛教国家,依旧是国泰民安,社会祥和。可见佛教对于修行解脱、社会国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佛法二宝,赖僧弘传。传承、住持、振兴佛法的责任和使命本来就应该落在出家人肩上。改用孔子的话:兴佛由僧,而由人乎哉?好比世间的大姓家族,振兴门楣的事业本家的子孙不去做,而要一个外姓子弟去做,这反而是家门败落的表现。承担如来家业,佛弟子义不容辞。尤其是当前佛法衰微的关键时期,出家人的责任和使命更显重大。正法久住的关键靠僧才,靠千千万万有发心、有愿力、有才干的佛教出家人。师父在两岸四地佛教弘展研讨大会发言中说到:“大力培养合格僧才,加强人才建设,是关系佛教命运和走向的头等大事,是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我想两位大德都十分清楚地看到佛教人才是佛教振兴的关键,而佛教人才的培养也一定应该是立足于佛教正法久住这个根本意趣的。

所以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老师和弟子的心态都要很端正。做老师的不能想:我培养弟子是为了我和我自己的小庙;做弟子的也不能说:我将来只为自己的师父和寺庙服务。如果都是这样的的想法,那么心量就太小了。佛法无地域、佛法无国界,必须要有胸怀环宇、心包太虚的大格局,这样的人才才能堪当正法久住的中流砥柱。师父培养弟子也好,包括建设龙泉道场,不是为自己个人,为的是整个佛教的发展和振兴,从这也能看出大善知识的气度与愿力。

师资相摄目标何在

心在那里,业就在哪里,果自然就在哪里。未来决定现在,终点决定起点。种田的要知道种什么,搞企业的要清楚生产什么产品……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到底要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即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佛教人才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人才,具有特殊性、神圣性。尤其是佛教人才将来肩负的使命、接触的人群、面对的环境、承担的工作等都与社会一般意义的人才有很大的区别,故而佛教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更为特殊。

玄奘大师东归之后,他的后半生主要的任务有两个,就是译经和育僧。从结果上看,他培育僧才的目的还是为了翻译佛经。他不希望他花了毕生心血从印度取回的经典长期摆放在书架上,他不希望这些佛陀亲口说的法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以至于后世的佛弟子看到梵文的经文只能摇头兴叹,佛法教义不得彰显、众生仍旧不得觉悟;若真的是这样,那就是对佛祖的不敬不忠,也是对众生的不慈悲。从这样的角度讲,玄奘大师培养弟子的目标中一定少不了对语言文学方面的要求,以及对翻译事业的忠诚。

由此可见,佛教要延续发展,必须要培养优秀的僧才,我个人对‘优秀’的解释是:志存高远、道德高尚、悲智双运、把握时代。我认为这是佛教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志存高远

就是要有成佛作祖的大志向,就是要有振兴教法的大愿望。有了这样的宗旨和发心,生命、修行、学习就有了不变的方向,就有了强大的力量,那他的一生都不会迷失和摇摆。把这一点列在头条,就是强调出家人的根本:生命宗旨要明确,修行目标要清晰;这其实就是师父对僧才的五条标准“志、道、德、才、学”的第一条。

法门寺佛指舍利赴港供奉前,师父曾这样开示到:“对佛弟子而言,再没有比佛陀更圆满的生命楷模,再没有比成佛更究竟的人生宗旨。佛陀的化身虽然示现了涅盘,但佛陀圆满的报身寂然常在,无量的悲智功德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佛陀的化身虽然示现了涅盘,但佛陀的真身指骨舍利却留在了人间,供奉在法门寺,永远摄受着我们;佛陀的化身虽然示现了涅盘,但佛陀清净的法身周遍沙界,圣者的教授、教诫仍然辗转流传,引导着我们把握离苦得乐的正确方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圆满菩提、成就佛道,这是我们一生的宗旨,也是无限生命的宗旨。&rdquo

可见生命的宗旨对一个佛弟子的重要意义,一个有宗旨的出家人,才有可能真正承担如来家业,才可能在复杂艰苦的教法建立事业中不被困难所退却、不会诱惑所转引,所谓“饥寒困苦不能退其心,荣华富贵不能移其志”,若是连儒家的这种精神都不如,怎么指望承接教法、怎么能使得正法久住呢。

道德高尚

就是具有优秀的人格,高尚的僧德。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基础,作为人天示范的出家僧人,道德水准必须要远远超越世间人。儒家讲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那出家人行的是菩萨道,不但包括世间德行,更包含了“十善、六度、四摄”的内涵;无量寿经里面的净业三福:孝敬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具足三皈、受持五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十一种德,仔细算来是二十六种德。受戒后的比丘,更要遵从佛祖教诲二百五十条的戒德……还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些都是德;可见,道德高尚是出家人最基本的素质。

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历史,呈现出来“大德出世,佛法振兴”的情况。这些大德之所以能够住持佛法,很大程度上是其高尚德行的感召,世人看到出家人的德行操持如此高洁,自然产生巨大的信心,愿意来学习和护持佛法。因为出家人德行高尚,***、社会也都认可、支持。我们所熟知的憨山、蕅益、莲池、印光等诸位大师哪一个不是德行如山、品节如海般让人敬仰。正是出家人展现出来的道德远超俗人,才更显出出家人作为“僧宝”的特质。

《师资相摄篇》中特别是针对弟子,尤其注重基本僧格和伦理道德的培养。文中规定,弟子对待老师的心态:“如父想者,亦具四心:一、亲爱。二、敬顺。三、畏难。四、尊重。敬养侍接,如臣子之事君父。”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里在弟子依止老师的最开始就树立这样的心态和观念,就是在长养弟子的善根福德和人格品质。在正式礼请老师的时候,再次提醒强调弟子审视自己的发心:“今重论意有四:一、作请彼摄我,我当依彼慈念矜济。二、取道法资神,乞令教授,行成智立。三、自申己意,我能依止,爱敬如父。四、能遵奉供养,惭愧二法在心”。这样反复的教导、劝化,其实就是在成就弟子佛法道业的过程中,将伦理道德、恭敬感恩这些最基本的佛教根本性的善德内化到弟子心中。一旦这些做人做事、学习修行的原理原则扎根于心中,就会延伸到弟子终身的修道当中去,好比一颗金刚种子根植于大地。可谓自他两利,这些都是在种因,因正果成。必将如文中说的:“故《律》云:如是展转相敬重,相瞻视,能令正法便得久住,增益广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