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菩提心

今人常谈及内外、自他,其实都是一些假名安立,若执着于这些安立的假名,便与道不相应。孔子说:“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志”即是在道:学是学道,立是止道,不惑是观道,知天命是悟道,耳顺是修道,从心所欲是证道。这个道,便是以一贯之的内涵。道通内外,遍及自他。苟能志于道,便能内外***,自他兼利;不能志于道,便内外双失,自他兼误,自利、利他方知是一非二。真自利者,自能利他;真利他者,自能自利。若执于内外、自他,非近道,反远道。

现在觉得古人论事,鲜谈自他、内外,全在于一心。人同此心,心通此理。古人平淡,平淡中出自然,其言语中较少出现主语,说明只是在描述一些客观的规律,我执法执自然淡化。今人强调你我他,我执法执不消反增。从中所能体会的便是一种胸怀,一种同情心:不是解决别别的问题,而是面对共同的问题。无论是儒家、道家、佛法,若能站在生命统一战线的立场上来体悟,当别有一番风味。生命的一体性,外也是内,他也是己。觉得这个也是唯识告诉我们的道理,唯识之所以成为广大行派,现在看来不是没有道理。众生的事,也不过是自己的事。在这个立场上,说利益众生,就是在利益自己;或者说利益自己,就是在利益众生,不是统一的吗?

菩提心,首先是一种觉悟的心,觉悟到生命的一体性。按唯识的说法,发菩提心,就是求住唯识性。这个唯识性,就是圆成实性,也就是自他圆融为一体、依正圆融为一体的状态。在这里,没有你我的分别,没有情与无情的差异,这个就是无分别的智慧。所以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由此可见,己与天下,是一非二,所以欲利天下,也不过是自家性命中事。明了这一点,生命的厚重感才能慢慢滋养。“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诚如斯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