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流转之动力-业力与愿力

智一

ldquo;生从何来,死又何去?”对于生命,人们有着太多的困惑和迷茫,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围绕着生命的课题,有着种种的说法和理论。唯物论者认为,‘人死如灯灭’。生命的存在,仅此一生。神创者认为,生命源自于上帝的杰作。偶然论者认为,生命的存在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佛教却认为,生命是流转的。人的死亡,只是一期生命的结束,而不是生命的永久终结。一个生命体经历了从生至死的历程之后,又会立即开始了另一段生命的生死历程。由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命永远地流转相续。

生命轮回说,是一个较合情合理的生命诠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不过,人们可能会进一步疑问,生命因何而流转?或者说,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吾人的生命之轮呢?注重生死解脱的早期佛教认为,生命流转的动力是业力。只要止息了业力,便能结

束生命之轮的流转,获得了生死的解脱。大乘佛教,以圆满的佛果为终极目标,追求生命在轮回中的升华,因此出现了菩萨‘倒驾慈航,乘愿再来’的观念,提出了生命流转的动力,除了业力之外,还有愿力。那么,业力和愿力,作为生命流转之

两种动力,佛教是如何解说和诠释呢?它们彼处之间又有何关系呢?既然,凭籍业力,便能推动生命之轮的转动,为何大乘佛教又要提出愿力之说呢?到底愿力与业力又有何不同呢?愿力的设立,又有何特殊意义呢?

一.何谓业力,何谓愿力

业力是什么呢?业的梵语为Karma,意为行为造作。‘思即是业。’,这是佛陀对业的定义。这个定义,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佛教意义上的业是一种含有思想造作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形成通常要经历三个思想阶段,即审虑思,决定思及动发身思。审虑思,即行为的计划;有了行为计划之后,便需下定决心去造作;决定后,通过身、口、意三个渠道实施行动而表现出来。这种经过思想造作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具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它能迫使一个人去造作新的行为并形成新的行为力用,如此辗转相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并依此而带动了一个人的生命流转。

由于业力的活动具有自身的因果律,它并不受人的心念操控。因此,受业力推动而导致的生命流转,是非常被动,不由人作主的。一个人,造了恶业,便会投生恶道,造了善业,便会投生善道,即使你不想如此也得如此,谁也控制不了,谁也改变不了生命的这种流转现象。

什么是愿力呢?愿力,梵语Pranidhana,即心中欲成就所期目的之决意,特指内心之愿望,如心愿、意愿、念愿、志愿等。简单地说,愿力是一个人心中所发出的愿望和希求,并通过身口意三个渠道来实施,由此而产生的一股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有情生命流转的另一种动力。由于它是一个人的意愿结晶,因此它受人的心念操控,具有自主能力,并非被动地流转。诸佛菩萨便是依据这种积极自主之愿力,而自由自在地‘倒驾慈航,乘愿再来,’或任意现身于六道四生之中,度化有缘之各类众生。即使是一般的有情众生,也能借助这种愿力,而自由选择自己的投生界趣,如有众生发愿往生净土而得生净土者或求生人天而得生人天者。

二.业力与愿力之关系

业力与愿力,虽然是生命流转的两种似乎完全相反的动力,但是它们依然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无论是业力也好,还是愿力也好,它们所形成的基础是同源同根的,它们都是源自内心,依据内心而发动的力量。不过,业力虽然起自于心念,但却离开心念而独立,不受心念的操控,因为它是心念的结果,是心念已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行为力量。它不但不受心念的操控,而且还能转过头来影响心念。举个例子来说,张三起了一个念头,要去谋杀李四,接着他付之行动,把李四给杀害了,但从此以后,他的内心却不再安宁,时刻地担心着东窗事发,会被绳之以法。并且,一旦东窗事发,他也必然会被绳之以法。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张三的杀业,源自于他内心的杀念,是依心念而生起的,是心念的一种结果。因为杀了人,他的内心深感不安,这便是行为(杀业)的一种反影响力。并且,由于他杀人的原故而被绳之以法,这便是业力自身运行的因果规律。无论张三喜欢或不喜欢,他必须要承担自己的行为结果,接受法律的制裁,一点也由不得他自己作主。愿力,是一个人的内心愿望,自然也是源自内心,以心为基础的。如果说业力是心念已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行为的作用力,那么愿力却是心念尚未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行为力量。由于它尚未表现出来,因此它并不离开心念而独立存在,因此它仍然接受心念操控。换句话说,愿力是心念本身,它是一个人的意念力或意志力量。这种力量,是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原动力。一个人,由于往昔的因缘牵扯,在很自然的生活中,造下了许许多多的善恶业,受善恶业力的牵引推动,他会不由自主地感招善恶果报。但是,通过愿力或自己的意念力,他却可以扭转这种业力的牵引。举例来说,一个人由于过去造下太多的杀业,今生感得体弱多病的业报。如果他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发愿去改变这种状况。依此愿力,他大量造作护生和放生的善业,从而改变了他体弱多病的情况。再如《了凡四训》所述,袁了凡,起初时,慑于业力的自然力量,因此处处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结果一切的状况便自然而然地都随业流转。后来,得一禅师指点,发愿改变命运,结果后来的一切都因此而改变了。由此可见,愿力的确能够转变业力。一个人的生命因为业力的推动,而不由自主地流转于六道四生之中,但是通过愿力,却能使一个人的生命从被动流转而转变成主动流转。正因为有了愿力的自主力量,我们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才能依据自己的心愿来创造自己所喜欢的命运或生活。

不过,应当指出业愿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光有愿力,不能产生作用;而业力离开愿力的牵引,也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好比一个人,他发愿往生净土,但却不去修净业资粮,他又如何能往生净土呢?又好比一个人,虽然天天称念阿弥陀佛,但却从来不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他会往生净土吗?业力与愿力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一里解说的非常清楚。它说道:“志愿所向,须有行业方得满足,行业须有志愿方得结果;故愿与行常不相离,相辅相成而成其果。如一切菩萨发四弘誓愿,以六度之行业而成佛果。又如法藏菩萨于五劫发四十八愿,经兆载永劫,修无量之行业,而成阿弥陀佛。另据大智度论卷七之说,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籍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rdquo

三.愿力在大乘佛法中的重要性

愿力是一切事业成就的基础。凡夫众生,无不依愿力而成办各种事业。在大乘佛教里,愿力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这么说,没有愿力思想,便没有大乘佛法。发愿,其实就是发心。几乎所有的大乘经典都强调发菩提心,并且任何一个大乘法门的修学,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基础的。在大乘佛教里,发心,甚至被视为成佛的根本。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便是一个发菩提心的有情众生。(所谓菩萨,梵语Bodhisattva,中译觉有情,直译便是发菩提心的有情众生。)因此,经云:“发心名菩萨。&rdquo

在大乘佛教里,诸佛菩萨都是依本愿力而成就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发下金刚宏愿,若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终于大觉大悟,成就佛道。法藏比丘,也是依本愿力而成就西方极乐世界,成为人尽皆知之西方接引导师?∵光目比丘发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终成为人人景仰之地藏王菩萨。还有大慈大悲之观世音菩萨,她过去曾是正法明如来。由于她对众生的悲愿,她‘倒驾慈航,乘愿再来’,以她手中之杨枝净水及三十二变化身,解救一切苦难众生,成为家喻户晓,受人敬重的大菩萨。此外,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等,无不依愿力而成就菩萨事业。

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但是愿力更是不可思议。众生因为业力的牵引而不由自主地生死轮回并经验种种苦报,但是凭籍自己的愿力,却能打破生死轮回,解脱业力之系缚,获得自主之能力,得大自在。因此,在大乘佛法里,愿力思想被极力地强调,并被视为修行之关键和成就佛道之根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