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乘安立.世间善与出世间善

从前文可知,内心的和谐必然与善相应。更确切地说,唯有与善相应或一致,才能成就内心的和谐。这其中必须经过一个道德净化的过程才能实现。在佛教看来,从内心的和谐,到世界(国家间)之和谐,皆有境界上的不同;基础者是世间层次,高级者是出世间层次。具体地说,佛教将一切佛法根据众生根性之不同区分为五种性质,即所谓的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如来乘。其中人乘、天乘合称「人天乘」,是世间性质的善道,所获是世间的福德,而声闻乘、独觉乘、如来乘称「解脱乘」与「菩提乘」,即所谓的小乘与大乘,是出世间性质的善道,所获是出世间的解脱与觉悟。

按照对应关系,基础层次属人天乘所摄,高级层次属解脱乘与菩提乘所摄。在这里,我们所谈的和谐理念及其相应的道德净化,均属于人天乘善道所摄的范围。因此,从内心的和谐到世界的和谐,皆是世俗善性质的一种表现,虽然在世俗的视野中,已经是相当完善的实现。这样的世间善层次对应的道德净化,在佛教教化的意义上当诉诸于人天乘的善行。

既然道德的净化最终落实到个体内心的和谐,所以,佛教最关心的是人心善根的培养。显然,层次不同,相应的众生善根的培养也会不同。基础层次基于佛教人天乘所倡导之世间善行,关注的是世间善根即道德的养成;高级层次基于佛教的解脱乘所弘扬之出世间善行,着眼的是出世善根的培育。佛教对所化对象施行教化时,要求契机与善巧;在人天乘教法熏育而众生善根得以增长与成熟的基础上,佛教的出世道法特别是其大乘的菩萨道精神,对众生的道德净化能够予以扩充与深化,并且将成为道德净化延续与稳定的可靠保证。

依据佛教之立场,就建立世间善道秩序与特征之种种和谐而言,不仅佛教的人天乘善行具有根本性意义,而解脱乘与菩提乘法特别是菩萨道精神亦具有相当基本的建设性意义。

(四)人天道之资粮──十善法

按照佛教的五乘安立,人天乘教法是今生保持与发展之人秉性、德行与福乐的世间善道,也是来生继续获得与保持人身(以及进升天道)的世间善道,并由此成为进趋解脱与觉悟的基础。和谐作为世间善之现实次序与特征,当然会随着人天乘在世间的普被与落实而得以实现。

佛教人天乘的基本教法是十善法,所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其中不杀生等前三种为身业即身体行为;不妄语等中四种为语业即语言;不贪欲等后三种为意业即意识所发之思。

十善法之基本意义还表现为:与不杀生、不瞋恚相应的是「慈心」与「悲心」,此二心的不断增长、扩大与坚固,能够消除与众生敌对的心态,而建立友善、平等的关系;与不偷盗、不贪欲、不邪淫相应之善,能够抑制与消除占有欲乃至种种贪心与不正当的欲望,生起少欲知足之平常心,保持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而保持言语的清净,能够温暖、滋润他人的心田,有助于化解各种矛盾冲突,有力地调节人与人间的紧张关系;与不邪见相应的是正见,能使人明辨是非善恶,特别是因果规律,以正当与合理的行为、语言与思想生存与发展。

此「十善法」,又称「十白法」、「十善业道」。它首先是对十不善法之对治,或者说,十善法与十不善法正相反对,势不两立;十善法的生起,必然使十不善法不生。「十不善法」又称「十黑法」,「十恶业道,」是世间恶行、恶报之根本业道,所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十善法是人天乘的基本善行,可摄人天乘(包含世间)的一切善法。按照佛教的教理,十善法不仅是来生人道、天道之资粮,而且也是现在人生福乐生存之基本增上条件,所谓德之「根(本)」、「天人之安」。

具体而言,以希求人天福乐之报的发心摄持十善法,则十善法是「人天道之之基础」;以希求解脱之发心摄持十善法,十善法即成「解脱道之基础」;以希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发心摄持十善法,十善法即成「菩提道之基础」。总之,十善法在佛教的教化体系中相当重要,其作为世间和谐之基石,在佛教看来,是不言而喻的。

要做到守持十善法,还需要其它善行之配合,如信、惭愧、精进等。「信」即是对善、恶因果的相信,建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驱除任何侥幸心理。「惭愧」即是对自己与十善相违背之身、口、意行,要内疚自责,予以悔忏,并改过自新。「精进」即是对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有清醒之觉知,保持断恶、行善之愿、力。

简言之,十善法是人天乘教法之根本,依此并与此相应而行,即可达到内心之和谐,养成世间道德品格,实现身心的和谐,乃至社会的和谐与世界的和谐,并进而奠定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基础。

(未完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