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大家能够相聚在这个课室里头,都是宿世的因缘,既然有这个因缘,我们就要通过种种的学习与磨炼,四年也好,再多几年也好,希望大家今后能学有所成,将来成为一代宗师,乃至成佛作祖,能够弘化一方,能够把宏扬佛教的风气带动开去。

前天是我们释迦佛的圣诞,试想如果没有释迦佛的降生,我们还在黑暗之中徘徊,包括我自己在内,总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正要用到书中内容的时候,才觉得以前读得很少,学的东西不够,所以如果想自己能够弘化一方,甚至是将来成佛作祖的话,没有经过一番辛苦,一番经营,又怎会有所成就呢?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都是要经历一番辛苦,一番经营。

记得我第一次跟大家讲课的时候就说过,当年玄奘大师被问及为何要出家的时候,他回答说道:“远绍如来,近光大法!”“远绍”就是将来可以成佛,但现在还没成佛之前,要把佛法发扬出去,这就是“近光大法”。今天,我们很幸运地赶上这样的一个年代,要是在二十多年前,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恐怕连想也不敢想。所以今天国家兴旺,人的思想也在进步,有这么一个因缘我们可以讲经说法,把佛法弘扬开去,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佛陀入灭后,弟子将之结集为三藏十二部,这三藏十二部经,内容非常广博浩瀚,要如何才能“入藏“?而且入藏还不够,还要”出藏“,因为释迦佛,他志在敷化,所谓”应摄受之,则摄受之;应折服之,则折服之“,这个”折服“实在不是个容易的事,首先必须从经,律,论里头入手,然后才能对三藏十二部有深入的了解,好像我们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把佛陀的教化分为”五时“,即所有“五时判教”,无论“华严时”也好,“阿含时”也好,“方等时”也好,“般若时”也好,“法华涅盘时”也好,他的目的就是把佛陀四十九年所说的教理,分门别类地告诉我们。因为佛教义理浩瀚渊深,要理清其中的纲领实在是不容易然而,佛陀说法,都是“应机”而说的。

这是根据“大般涅盘经”中从牛出乳,从乳出酪,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这是佛陀在不同时机,对不同听众分五个阶段说出的五类不同教法,叫“别义五时”。又佛陀宣说教法,并非按五大类绝对分界,而是将华严的义理分散在各个时教,如在鹿苑时里,就间说到无相教法等,表明各时相互融通,谓之“通义五时”。

(1)第一“华严时”:

指佛陀成道最初之三七日间说“华严经”的时期。乳譬。当时说教的内容是正说圆教,兼说别教,而说法的对象是别教的大菩萨众及圆教中的优秀份子“华严经”有前分与后分的区别,前分是三七日时的说法,不含声闻在内。后分如<入法界品>,则有舍利弗等大声闻在内。但此时的说法程度太高,声闻众皆如聋如哑,未能收到化益的效果。

(2)第二“鹿苑时”:

是指佛陀说“华严经”后之十二年间,于十六大国说小乘四阿含经的时期。酪喻。此期所说之教法程度较低,仅为小乘法(即三藏教)∵。从佛陀教化之意义而言,因是以根机较浅者为对象而诱导之,故称“诱引时”。

(3)第三“方等时”:

指鹿苑时之后八年间说说“大方等大集经”,“宝积经”,“维摩经”,“楞伽经”,“胜鬘经”等大乘经典的时期。生酥喻。此时之教法并说藏,通,别,圆四教,其中所说斥小叹大(斥责小乘而赞叹大乘),弹偏褒圆(弹诃偏教而褒扬圆教)之意义,乃欲启发小乘人生起耻小慕大(耻小乘,尊大乘)之心。

(4)第四“般若时”:

指方等时之后二十二年间,说诸“般若经”之时期,故依经名而立名。熟酥喻。此时所说教法,在内容上为通,别,圆三教。从佛陀教化之意义言,此时为淘汰大小乘分别之偏执,说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故称为“淘汰时。”此一时期乃佛陀为须菩提等说“般若”,令其仰慕大乘,且由二乘更进展至大乘中之空。其中,除阐示通教的消极之空(即共般若,为三乘共学之般若)外,亦说明别圆二教积极的不空中道之理(即不共般若,为菩萨所学之般若)。

(5)第五“法华涅盘时”:

指为使受教者之能力进至最高境界,证入佛知见之时期,约于佛陀在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与入涅盘之前一日一夜说“涅盘经”之时期。醍醐喻。此时所说之教法纯系圆满之圆教,即会通前四时之浅方便教,并彰显真实之开显圆。

由此可见,佛陀在世的演教过程中,以“般若部”所说的时间为最长,亦最具代表性。为什么?因为“般若”是诸佛之母,所以讲的时间最长。而佛陀在成佛之初,对着法身大士说:“华严经”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明白,不能理解佛菩萨的悲心,宏愿;?亦不了解可以依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五十二个次第修行成佛,就是因为觉得“华严经”太深奥了。

因此佛陀深刻体会到众生的根器还没有成熟,所以没有办法,唯有去鹿野苑先度“五比丘”,讲小乘教,从苦,集,灭,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始佛教“去讲,这个时候称为”阿含时“。其后,为什么又要讲”方等“经?原因无非一个,也就是志在敷化──化度一切有情众生。我们要如何理解释迦佛的用心?我们佛学院的目的就是为此而开始种种不同的课程。但是佛教不是“空谈密意”,而是一种反求诸己的实践功夫。

然而,慈悲的佛陀为什么要设立净土法门这是我们身为出家人要懂得,要明白的;?要知道,我们众生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身心彻底清净以后才能成佛;在成佛这漫长的道路上,我们如何能坚持不退呢?就好像“妙法莲华经”,“法华七喻”中的“化城喻”所说,佛陀化作一名智慧的导师,带着一群人要前往涅盘城,由于路途遥远,地方凶险,当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家又渴又饿,所以很多人都不想走下去,这个时候,智慧的导师就示现一个“化境”∵,即所谓的“化城”,让大家歇一歇,饮饱食足,身体气力得以恢复,然后再继续的上路;这个化城其实只不过是化境,我们不要把它当作真实,但亦不能把它当作是虚无,因为等我们到了佛的境界的时候,那才是化境,在还没有到成佛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从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一品一品的去破,去解,去悟。(未完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