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篇》即境答问

[谈善美]

善是什么?

师言:“善就是‘智慧’——智是‘分别智’,慧是‘平等慧’;有了智慧,就有善和美。”

又言:“善不能以威权行之,亦即不能用善心之名,把已意强加在别人身上。”

慈悲和“善”的关系如何?

师言:“光有慈悲而缺少智慧,有时也会衍生弊病。例如社会上常有善心人士被骗,如此慈善不权未能达到行善的目的,反而助长了骗徒的恶行。所以,我们要以智慧发挥慈悲,才是真正的善。

有人问“什么最美?什么最乐?”

师言:“‘宁静是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最美好、怡悦且最崇高的境界。”

世界上真有圆满、完美的事吗?圆满可以追求吗?

师言:“有始就有终,有生就有灭。物质、名利的追求既辛苦又徒劳,既无止境又无保障;由此看来,世间没有所谓圆满的事。

然而,人性的圆满却可以追求,它是一种价值观的追求——因为人性、道德都是可以修为、提升的,是一种反求诸已的美善境界。透过自我的修养和努力,我们可以追求到一分圆满的价值,一种完美的人生态度。”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最美?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师言:“带着微笑的面孔最美,微笑是世界共同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谈德行]

什么是“德”呢?

师言:“德是有志于道;于内心下功夫而行诸于外,谓之‘德’。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因此,德也是一种自我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规矩。”

年轻的女孩问:“怎样穿衣服才好?”

师言:“自然最好。衣服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表现我们的气质;什么身分,什么年纪,什么情境,都要合乎自然的穿着才好。”

又言:“穿衣要顺其自然才美;如果太牵强、不自然,就不美了。”

某大学的社团负责人来访,问道:“什么叫做造口业”

师言:“所说的话句句皆实话,所说的事完全负责任,就称做‘正语’;反之,则是造业。开口动动舌无不是业,却不造业,则必须以无漏智慧来摄受口业。玩笑话语或是取笑别人,也会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

又言:“和与敬是修行最重要的事,所以身形不可违背生活礼节。对人粗声粗气,妄言、绮语、两舌,这都是在声中造业,也就是造口业。”

为什么有的人对熟人比对陌生人,反而显得礼貌不周?

师言:“彼此不熟识时,大家都客气相待,讲究客套与礼节;等到彼此相处日久,互相熟悉后,就‘熟不拘礼’,不再讲求礼节。

因此有人说:‘恨由爱起。’因为不熟悉时彼此客气相待,并相敬相爱;等到彼此熟识,客套礼节渐失,就会生起一分怨恨之心。所以,我们要求永远保持最初相识时的客气态度,才是待人处事之道。”

开放大陆探亲后,许多返乡同胞看到当地的境况,便生起分别心,言语行止常露骄态。

师言:“回到大陆探亲,大家要心存虔敬的平等观和道德观,不要去伤人家的心,也不要去刺人家的眼。那种清贫生活,我们也曾经走过,难道大家都忘了吗?如果禁不住就自我炫耀,不但伤害大陆同胞,也伤害我们自己。

[谈生命]

有人会问:“我们该怎么来观看这个世界才好?”

师言:“打个比方,一般人看世界、看一花一草,是把它放在一张白纸上看;真正的者,是把它放在玻璃上观赏。这二者有什么不同呢?放在白纸上看像一幅画,但却看不到一花一草的因缘,因为与真实的草木相隔开来,它没有生命,只能单独的观看。而放在玻璃上看是透明的,一花一草与自然背景、天地万有仍然相互关连,处处都透路因缘与生趣;虽然是花草,但也不只是单独的花草而已。”

青年学者问:“佛家讲‘有漏皆苦’,生命既能成长,自然也有所消逝。是否凡是生命,本质上就与痛苦连结在t起?”

师言:“生与死,本来就连结在一起。死,最痛苦的并非死者本身,而是活着的人。每当想到死,精神上自然产生一阵威胁的痛苦。除了肉体的苦,还有爱别离苦;人生所爱的一切,都舍不得离开而又不得不离,这是精神上最大的折磨。人有生的那一天,就一定有死的那一刻。一般所说的苦,是苦在生与死之间的这一段人生。人生中的是是非非,是像非,非又像是;明知是非如过眼云烟,但总难免被眼前的人我是非牵动而起烦恼。需知一旦生而为人,生命本身就值得祝福。我们应该学习林傅钦小弟弟,人家问他:‘你的两条腿都给锯掉了,怎么办?’他说:‘我比脊椎受伤的人幸福得多!’你说他苦,他并不以为苦。”

有位青年问:“人生的路,应选择平凡平淡的好,还是冒险激越的好?”

师言:“宁取平淡。冒险应是逼不得已的作为,并非存心为冒险而冒险。”

又言:“生命不过是广大宇宙中极微末的一个点而已。相对来看,什么才真正伟大高超呢?怎样才算是激越呢?不如平淡些,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

[NextPage][谈宽柔]

一般人说:∵“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

师言:“理直要气‘和’,得理‘要’饶人。”

若是“理直气壮”,会有什么问题呢?

师言:“我们若认为自己有道理,什么都要争到赢,这样就太刚强了,太刚强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所谓‘得理不饶人’,即凡事有道理就要跟人争到底。因为执着于自己的理,反而会使自己与众生皆造业,这是错误的行径;因此,为使众生培养善业,我们必须‘理直气和’。”

又问:何谓“理直气和”?

师言:“人需要爱,太严则会冲失了爱。有理的时候,气度更要宽和,才能圆融爱,烘托‘理’;所以做人宜‘外和内正’。”

弟子问:∵“做人做事要如何才能圆融?”

师言:“圆就是圆满。待人处世要用圆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为尖锐会伤害到人,同时也会扎到别人的心。”

一位师姊表示:∵“在工作上,常感到很伤心。”

师言:“要打开心门!如果心门大开,任何人出出入人,都能畅行无碍;反之,心门若窄,任何人出入都会彼此碰撞。”

有些人常会这样说:“师父,当我要发睥气时,想到您说的欢喜心,就会把气压下来,但却忍得好难过喔!”

师言:“这是因为还有忍的心才会难过,若能时时培养欢喜心,放大心胸容纳一切,自然就会生起清凉喜悦心,也就不需要忍得那么苦!这就是一步一步的修养,如同细水长流一般,再硬的脾气、再固执的心,也都会被你这分柔和善顺所感化。”

一位慈济委员请示:“每次访问急难贫户,看到他们惶然无助,不知该如何安慰?”

师言:“应先以慈言爱语温暖其无助惶恐的心神,再慢慢建立其宗教信仰,使其精神有所依止,方能应付眼前的困厄。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对苦难众生作实质上的帮忙,于精神上的纾解更为重要——救人急,救心更心!.

什么叫做柔和谦虚和“菩萨仪容”?

师言:“对贫困的众生讲话时,语气要轻柔,态度要谦虚而亲切。因为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更需要爱。爱的表现在于形态上,所以我们不能有傲慢的态度,一定要温和亲切。

弟子请示:∵“如何宽容他人?”

师言:“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没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没有我不原谅的人。如果能具足此‘三无’,就能使心理健康并正常发展,自然会宽容人、爱人、信任人。”

[谈缺失]

有位委员端出一杯茶,突然发现杯子稍有缺口,她说道:“师父,真是抱歉!这杯子缺一角……:”

师言:“除了那微末的一角外,整个杯口不都还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有人问:∵“如何对待犯错的人”

师言:“我们应该像佛陀对待罪恶的众生一样,原谅他、怜悯他、帮助他。人性总有善良∵的一面,有时犯错的人其实比被侵犯的人更加痛苦。”

做坏事的人都会痛苦吗?

师言:“做坏事的人,是‘自我地狱”里的囚徒。如果不承认他的苦痛,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嘴硬,心里却很惶恐;这种人的内心极为脆弱,不敢面对自己的痛苦。二是精神不正常的人;这种人已经病得很严重,需要心理治疗、需要爱。”

积习未改,时常犯错的人,也该原谅吗?

师言:“积习是一种长期不自觉的习惯,和预谋犯罪不同,应以更大的爱心和耐心来教育他、开导他。有一则故事:‘有位小徒弟,虽一心向佛,却很难改掉他的毛病——偷窃。师父每次都原谅了他。某次情况特别紧要,小徒弟竟又犯戒!众弟子无不愤慨,面陈师父,盼赶走小偷徒弟,否则大家耻与为伍,只有离去。但师父回答:即使你们都走了,我也不能赶走他。因为你们都能注意修养,到哪里都受欢迎;唯独他有不好的毛病,到哪都不受欢迎,我怎能为留下你们而舍弃他呢?众弟子闻言,大受感动;小偷徒弟听了之后,也羞愧莫名,感激涕零!于是决心改过,终能自新。’”

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

师言:“能原谅别人的人最快乐。当你原谅一个人的时候,当下心中的烦苦也同时消失。”

[谈实践]

有人请示:如何发心?

师言:“发心要发在脚底上,走得正,站得稳;不是发在口中,只说不行。”

有位青年学者来精舍小住,请示师父:“为何读书人常感苦闷?”

师言:“知识分子虽然文字看得多,但是事理如果无法圆融时,却会苦闷、挣扎不已,这是因为只明理而不实践之故。如能放宽心胸,该做的放手去做,该舍的毅然舍下,岂有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苦闷中?

某社会工作者感叹世道日非,人心不古。

师言:“不要抱怨现在的世间如何?人心如何?倒是应该从这里反省:因为现在的社会已是如此,所以才更需要我们为社会去付出。譬如人有病时,才更显出好医生的重要……。这些问题,正是激励我们好好从事一番作为的力量,也是我们应该积极服务众生、实践理想的好机缘。”

[NextPage][谈做事]

一对年轻夫妇问道:“做事业应该把持怎样的态度?”

师言:“以诚以正。”

又问:“但是,在公司里常有很多是非传言。”

师言:“是非止于智者。如果没有是非及人事,也就不是凡夫的世界。”

弟子问:∵“凡夫常在人我是非中迷失自己,怎么办?”

师言:“凡夫常被因果所转而轮转于自己的果报中,痛了就一直钻在自己的痛苦中。圣人却能以一分平常心去转业——痛快!痛快!让自己的痛苦快快过去,业障也就被心境转了过去。”

一般人常把苦干与能干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所差别。

师言:“能干的人虽然能积极任事,但难免存有世俗的习性,能任劳却不能任怨;而苦干的人不但尽其所能地发挥才干,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任劳又任怨。”

有人常为负担太重而困扰

师言:“不要担心负担多、责任重,能受天磨方铁汉!只要脚步站稳,力气会愈大!”

人应该如何面对“休息”与“工作”呢?

师言:“休息的意义,应该是换一个姿势,也可说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工作;并非静静地坐着全身不动。我们要多多利用人生,我一分付出,就能多一分成就。”

国外回来的慈济委员在精舍小住时,随众劳作,包装蜡烛。因蜡烛滑手,包装用的胶纸也滑手,且每一包要装填数只蜡烛,委员每每不能圆满完成。师父见妆即为其作示范,刹时而成。委员请示原理。

精舍一位常住师父工作时,发现胶水用完了,便向慈济功德会办公室借了一瓶用过的胶水来使用。

师父得知此事言:“慈济功德会的经费,一分、一缕都是万众会员珍贵捐赠,要作为救世济贫之用,分毫都不可错用。如果临时要借用,如借胶水,就要借一整瓶,并尽快还一整瓶。事情清清楚楚,对会员才能交代。做事不能因事小而大意,要精确地把握分寸。

[谈本分]

有人说,这是我的义务;也有人说,这是我的本分。”义务“与”本分“的差别究竟何在?

师言:”在行事当中,若觉得这是我的义务,便会不计代价去做;如果换成这是我的本分来思考,也会不计代价地做——然而义务是应然,本分是必须;义务是形式的约束,本分却是自然、内在的充实。其间的喜乐、个人觉知,自有不同。”

一位大学教授,看到现今教育事业愈来愈变质,心中颇为伤感。

师言:“从传统中国的礼教社会到现代功利主义的社会,师生相片的真义,都不外乎坦诚、尽本分而已。当今师生关系变质,无非是附带的包袱太多、本分的掌握太少所致。”

一位就读某大学研究的义工,惑于当前手段与目的不分的现实,请示:“手段重要,还是目的重要?”

师言:“要有过程,不要有手段;要有目标,不要有目的。过程是本分和自然,手段则是机巧与权变;目的有得失,目标则是有方向。”

[谈责任]

凡人遇到不顺心时会生气,该怎么办?

师言:“应该把握自己,及时反省。生气是对自己的失责,徒然自我消耗精神体力罢了!这种内在的破坏力量,会扰乱心性,也会失去解决问题的慧力。人生要达到‘定’的境界,既要面对现实,又要不让现实影响自心的清澄宁静。”

会员问:“有些年轻人看到社会上的不公不义,免不了要打抱不平、伸张正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否妥当?”

师言:“要有一分‘静观’的智慧。否则抱不平、喊正义,往往会把事情变得更复杂、更混乱!许多不公不义并非如表象那么简单,不能操之过急。如果一时冲动就去抗争、呐喊,这样只会更深陷它的不公不义。应力求自省,想想自己做了什么?能做什么?每一个人都该尽自己应尽的本分,要有责任感甚至正义感。若人人如此,这个社会才有可能更公平、更正义。”

又问“责任感与正义感分别何在?”

师言:“责任感是对自己的要求,正义感是对别人的要求。责任感是理性内省,是良知良能的自我奉献;正义感是感性外铄,是快意果断的人我制衡。”

[NextPage][谈沟通]

问:“什么是‘沟通’?如何与人沟通?不同习气、不同生活背景与知识程度的人,能否沟通?”

师言:“以现实来说,观念、目标、习气相近者,比较容易沟通,但是起点仍在个人。要先能倾听,捐弃自己的成见,并有虚心接受别人想法的胸襟和智慧,才能有真正的沟通。所谓的沟通,不是要人家和我沟通,而是自己如何与人沟通的问题。若要别人退一步、自己进一步,这就不是沟通,只是说服。”

当前的交通这么混乱,毛病究竟出在哪里?

师言:“如果人心能好好沟通,车道就能畅通。可惜大家都是你争我夺,何尝有平静的心灵作相互沟通呢?”

又言:“马路上经常东挖西补,以致滞碍难行。没有长远、完善的规画,交通自然也就时时交而不通了。

[谈改过]

弟子言:“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我会慢慢改啦!”

师言:“你要慢慢改,那干脆不要改!人生无常,有多少时间可以让你慢慢消磨?”

弟子问:“师父,为什么其他做错事的人都不必改,老是要我改?”

师言:“想成佛的人就要改,不想成佛的人就可以多多与人计较!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凡夫。”

或问:“听时思悟,境来思迷”,应如何克制?

师言:“应提起毅力、决心,立‘不二过’之志,并时时惕厉自己。有勇气即可精进。”

[谈贫病]

为什么人生会有贫困?

师言:“我用心追其根源,发现多数是因病而贫。只要有健康的身体就能工作,就可平平静静过日子;如果遇到病苦,有时一个小康家庭,就会因此而被拖垮。这也是‘看病功德第一’的道理。”

有人问:“护理人才的重要性何在?为何要以白衣大士的精神为主导?”

师言:“护理人才是医疗极重要的一环。人们生病时,七分身病,三分是心病。再好的医生和药石,仍需经过护理人员的关心照拂,医疗过程才算完成。因此,护士除了必须具备精良的专业训练,还得焕发出如观音菩萨般的白衣大士精神——一分人伤我痛的慈悲和一分救苦救难的决心,及表现于外的无限温柔与关怀。

[谈情爱]

有位少女问男女之情如何才好?

师言:“要专,而且要规规矩矩。”

又问:“专情和私情有何不同?”

师言:“私情是占有,专情是真诚;私情不择手段,专情宁见对方幸福。”

某位先生为情所苦,问“人能断情否?”

师言:“情实难断。菩萨道是觉有情,未尝断情;佛陀的爱透彻无染,亦未尝断情。私情私欲,使众生痛苦;只有长情大爱,才能使众生超脱痛苦。”

现在的孩子受尽宠爱,却仍觉不足,该怎么办?

师言:“父母要制造机会,让孩子亲自参与家事;不要太溺爱,要多运用智慧予以启发和开导。对待外人时,应发挥为人父母的爱心去关怀与付出,这样孩子也会慢慢了解爱的真义。”

有位位置工作者困惑地问:“常见友人献身社会服务、热心公益,对家人却无暇照料。像这样爱尽天下人,独忽略自己的家人,感觉上似乎不对吧?”

师言:“不是‘似乎不对’,是真的不对。”

有委员请示:“我们在付出爱心帮助贫困的众生时,应该存着什么样的心理?”

师言:“只有不为任何价值、不求候任何回报的付出,才能得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