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日常生活中

继禅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不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污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的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内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六祖坛经》无相颂

我们信佛,不应只是在形式上,表示对佛陀的崇拜,在理论上,表示信服,而是要在行为上,常向佛学,这就是所谓修持,信而不修,名为说食数宝,与生死了无关系。至于修持,却不一定要在深山古刹、寺院禅堂,也不只是诵经拜佛,打坐持咒,这些只各占八万四千法门之一,尤其是居家学佛之士,真正的道场,实是在寻常日用间,慈航法师曾经说过:“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也是这个意思,若不明白此义,纵然坐破蒲团,数碎念珠,也未必能够了脱生死。

谈到修道,一般人总喜寻玄求妙,好异趋奇,却不知道属平常,但自净心,当下就得,我们试读六祖无相颂,何等平凡,何等朴实,所谓心平、行直、孝义、忍让、改过等等,那有什么玄妙奇异痕迹,然而依之实践笃行,道却在其中了。我们试自检点,终日口说修行,于此究竟行了几分,若真修持,正须从这平等处下手,这是通往寂灭的捷径,舍此而去玄趋异,只是空口谈惮,与生死总不相干。

我们研经看论,习教修禅,无非为了发明心地,亲证宇宙人生的至理,此理假若明白了,说名为悟道,在未能亲证亲见以前,惟有信佛所说,行佛所行,此则名为知解,或错会佛意,虽念佛持咒,打坐拜佛,也是盲修瞎炼,即使不入歧途,也难免中途而废。

六祖大师这段开示,也为在家二众修学指明了方向。道破了所谓儒家所说的敦伦尽分之意。经常看见诸位道友多有忽视这个的,所以是否真有修持,只要看他平常对家人父子的作为如何,就可一目了然。如逆子也可成佛,岂不是没有了因果?若为人不能克己为公,虽然持咒念佛,终没多大受用处,纵把喉咙喊破,也成不了我佛弥陀。

一个学佛的行者,对于现前现象,固然要关心,对现代一般新知识,固然要随时吸收,但不可被这些新事象、新发现所迷惑,应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现象界的形形色色,皆是从因缘法而生,无非生灭法,任他千变万化,总如梦幻泡影,似有实无,不过由于众生的业识不同,所见各异,西方极乐世界,或在我们目前,但由此不净,无缘得见。如我佛曾以加持力,令弟子亲见这婆婆世界,就是寂光净土,并没有我们平常所见的山林起伏,满目不净。又如目连救母的故事,同是一个钵,在饿鬼看来却是一团火。学道人,千万不可在这些观察上思量卜度,胡猜瞎想。依照六祖惠能大师这无相颂,老实在日用寻常间去用心的好。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心外求法,名为外道,但了此心,一切现成。若求成佛作祖,但时刻向自心检点,六祖这首颂,是一面明镜,若能在日常生活言行中,时时照看,自心的善恶净秽,必可了了分明,倘能改过从善,去秽存净,就是真实的行持。如是发愿念佛,必定得生极乐;矢志修禅,一定可以明了自性。六祖说:“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眼前”。我们应该坚信,祖师绝不会欺我等人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