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上一讲我们谈到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我们要很好地来认识这个主题,才能够对无限生命有极其重大的帮助。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对无限生命的概念,不容易真正建立起来,自然而然对终极信仰也就会若有若无,不会那么明确。无限生命对一般的人来讲,没有那么深的智慧去认识,去觉悟。生命本身就是很深奥的一个问题。过去,中国的古代圣人孔子曾经站在一条河旁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在河的旁边看到水一直在流动,能够体会到无常,也能够体会到无限,“逝者如斯夫”,河流一直在流动,就说明这无常;“不舍昼夜”,昼夜不停(就是)无限。我们站在河的岸边,看到水在流动,我们就很难体会到比较深的含义,我们可能只看到水在流动,甚至水流动的变化我们也看不出来。实际上一条河流的水在流动的时候,我们眼前看到的水,它的前一个小时,前两个小时,前一天,前两天,前三天,前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前一年,两年,三年,分别都是在不同的地方。我们今天看到的水可能在南京,昨天前天,它也可能在武汉,再前几天也可能在重庆,再几天以前它可能在***,再几天以前它可能在天上。也就是看到河流的水在流动的时候,我们不容易看到,不容易想到:这些水经过了千山万水,经过了千家万户,这些水所经历的境界,是千变万化的。

进一步来说,我们眼前看到这个水在这里,过了一个小时,过了两个小时,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它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也可能流到大海里头去,也有可能就再流到其它的支流里去了,有可能去灌溉庄稼,也有可能被人、被其它动物饮用。我说这个话的意思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看到一样东西,看到一个事物,我们不容易与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更不要说联系到这些水的用途有多大,它对我们人的生命的帮助有多大,我们很难这样去看待。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只是在需要喝水的时候,需要洗衣服的时候,需要洗澡的时候,才会考虑到有没有水,这个水干净不干净,卫生不卫生。也就是我们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更多的情况下是考虑对自己有没有利益,有没有好处。不能很准确、很全面、很深入地去了解一件事情的本意和作用。

我们人的生命同水比起来更加复杂、更加深奥。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都很难认识清楚,更何况我们无限生命这样一个深奥的命题。我们认识不清楚,它的原因、它的答案,也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无限生命存在的这样一种状态,时时刻刻、不知不觉被无法穿透的自我所蒙蔽——我执、法执。因为被我执、法执所蒙蔽,很容易导致对外在那些五光十色、虚伪不实的、眼花缭乱的现象,以及生命的现象所迷惑。不知不觉就会花大量的时间、主要的心力去考虑如何拥有现世利益以及眼前的得失。佛教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和其他的人息息相关,同一切众生紧密相连、自他不二。

释迦牟尼佛最初出家的时候,他还是跟一个外道在学习。外道名为阿罗逻迦兰。他跟这位外道修行的时候,这位外道是修无想定。他问释迦牟尼佛:世间人对于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境界容易着迷,不容易解脱,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时候,那么你为什么能够对五欲的境界如此厌恶呢?世间一般的人,对割爱辞亲,这一种最不容易做到,也可以说是在世间来讲,最难以远离的、最为痛苦的事情,为什么你能够做得到呢?割爱辞亲能够做得到,远离五欲也能够做得到,而这恰恰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一般人是需要五欲的境界,需要父母家人的亲情。释迦牟尼佛出家,这两点就同常人不一样,同一般的人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就回答说:一般的人追逐五欲,因为觉得五欲的境界是快乐的,所以会拼命去追逐,然后来满足自己内在的欲乐。我出家为了求解脱,为了要救度众生。所以佛陀内在的欲望、愿望不是以五欲获得为主,而是以拯救天下苍生、普度众生为乐。

五欲的境界如梦如幻,不是永恒存在的,也不是无限存在的,是暂时存在的,是无常的。它本身不存在厌恶不厌恶的问题。这就是佛陀对第一个问题的一些考虑。他是为了普度众生,而不是因为对五欲的境界非常厌恶才出家。这些境界本身不存在着好恶的问题,好跟恶是在人的心,就是自己的好乐心在哪里。佛陀的好乐心,就是为了救度众生。他的好乐心不在五欲境界上面。常人的好乐心是在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上面。第二个问题,割爱辞亲,远离亲情很不容易做到。但这些亲情也是如梦如幻的。为什么呢?人生百年终有一别,是不是?所以说不可能你们永远在一起,只是说,早跟晚的问题,最终都是要别离的,这是肯定的。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日出家用功修道,然后,实实在在能够对父母、对众生有大利益,有大贡献。这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回答阿罗逻迦兰的两个问题,如何来看待五欲,以及如何来看待亲情。当时的佛陀就能够有这样一种认识,那阿罗逻迦兰这位修行的人,他的禅定功夫,佛陀很容易就达到了,无所有定。这种定它还不能完全制伏人的烦恼,它仅仅是克制自己的烦恼。犹如搬着石头来压草一样,虽然这棵草可能会长期被石头压在下面,但是草的生命依然存在,哪怕它非常微弱,这是不究竟的。

释迦牟尼佛不满足于这位外道的成就,所以就离开了。照道理“无所有定”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讲呢?我们能够把自己内在的烦恼克服住,让它不出现,对我们已经很难了。即便我们作为佛教徒,甚至我们可能学了很多年很多年的佛法。佛教里边告诉我们,要在起心动念的时候来做功夫、做文章、来对治。它跟这些外道的无想定不一样,因为无想定对于内在的微细烦恼,以及自己色身的一种障碍、一种束缚还没有真正地破除。虽然自己对外在的境界、对五欲的境界有很强的厌离心,甚至厌恶的心,但是内心里边的那种功夫,那种明净的功夫还是没有真正得到。

我们内心在凡夫的位置上,如何来把握?有很多人一开始是用压抑的办法,就是让这个心不起这个念。因为我们内心对种种的境界,包括外在的种种境界,会贪求、会执着。因为有贪,就会生执,对外在的境界贪求,内在就想一直得到它,拥有它。有时候我们学佛法的人,对外在的境界,尤其是五欲的境界,应该有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要以智慧去抉择它,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实际上,这些念头和想法会一直出现。那怎么办呢?也只有采取一种克制的办法。就是我们的心有意要去克服它。这样时间一长的话∵,我们的心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脑、我们的心脏、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甚至我们人的整个血液循环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个心,本来就像大海一样,我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心念就犹如波浪一样。

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来训练我们的心,而不是让我们的心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心念如果不会在这边生起,我们就变成一潭死水了,心就变成没有作用了。过去说“哀莫大于心死”,你这个心一死,就很难解救了。但是我们面对境界的时候,远远比这深,一接触,内心里边的念头又会汹涌澎湃,力量又会非常的强。只有经过慢慢的调伏,一点一点来调伏。

刚才说到,就如大海里面的波浪一样,它的力量是非常强烈的、汹涌澎湃的。你被这个浪冲击到,不要说人的生命了,甚至住的房子、庄稼、轮船都会被卷到海里头去。我们内心的波浪也是一样,它的作用也非常大。比如说我们的眼睛,会看到东西,看到外在的色相、色的境界。从好的方面来讲我们看到佛像了。我们看到佛像,知道他是佛,清净、庄严、圆满、智慧、慈悲,这些境界对自己、对众生是如何好,如何有益。也就是我们第一个念头,眼睛看到佛像的时候,知道是佛像;第二个念头,知道是佛;第三个念头,知道佛的神通妙用;第四个念头,想到佛对自己有什么作用和帮助。会有很多联想,一直持续下去、等流下去、推理下去。换一个角度讲,我们看到不好的事情,也会这么去联想。比如人家给我们不好的颜色,或者不搭理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很容易受一个不好的持续等流的联想,会想昨天是不是我得罪了他?过去我有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情?会引发很多不好的联想。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常常会发生的,每一个人都会有。

这个意思就是,我们的心一直在攀缘。所谓攀缘就是我们对自己所缘到的这个境界,内心里面不能平静如水,一直在这里动摇。换一个角度讲,我们的心一直被外在的境所动摇。本来我们第一念看到的这个境界、听到的这个境界,之后第二个念头、第三个念头,第四个念头,甚至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乃至几天、几个月、几年,可能就因为某人的某一件事情、某一句话、某一个动作,去不掉,影响我们的一生,影响我们的一世,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修行,不知不觉就会有那样的一个力量支配着自己。照道理,你对别人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别人未必知道,也未必会有跟你一样的想法。你对别人有这样强的一种执着的观念,别人未必跟你一样。反过来说,你对别人可能会有很深很深的一种误会,这个误会、这种误会一直深埋在自己的心里,被你误会的人、被你误会的事,他自己反而不知道,他不会跟你一样。也就是,不是相等的。这个就是我们凡人的一种心、凡夫的一种心态、凡夫内心的一种问题。

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有,所以我们只有面对这些攀缘的心,把它慢慢地淡化,慢慢地纠正,才能够以智慧、以慈悲去面对外在的境界。所以我们必须要一个真正的实修。这些实修就是在我们的起心动念、在我们六根的门头上面去做功夫。因为六根接触六境,之后就起心动念。

刚才谈到了这个外道修无想定,他觉得这个是很难,很难转变,转变不了的,只有压抑,压抑住我们对外在的这些贪欲、嗔恚、我慢、骄慢、嫉妒、障碍种种不好的心理,这些过失不让它出现,也就是地上长了很多杂草,拔也拔不完,拔不掉,只有搬个石头,搬一块很大很大的石头把它压住,不让它再长起来。实际上我们内在种种的杂草很多的,我们自己也能够感受得到。贪欲的草、嗔恚的草、愚痴的草、怀疑的草等等。这些草不是一次两次拔掉了就没有了,拔掉了,明天后天它又生起了,我们拔一千次一万次都拔不完。因为没有从根本上面拔除,没有把草根挖掉,没有把种子去掉。

我们常常说“历事练心”。“历事练心”的∵“事”就是一种境界,通过这些境界来磨练我们自己的内心,通过外在的这些境界把我们内在的根本烦恼、随烦恼、种种烦恼的种子引发出来,然后去对治。

比如一个人嗔心比较大,喜好骂人,脾气不好。你一个人呆在房间里面,天天不跟人家见面、接触,自然而然你不会跟人家去吵架。因为不跟人家接触怎么会吵架?你可能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天天面对的看到的都是一些实物、一些花草,或者一些其它的动物,自然而然内心里面不会有些什么问题。社会上面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养花、养草、种草、养一些宠物呢?他觉得跟人打交道、跟人接触太累了、太苦了,还不如跟这些植物、这些花草、这些小动物在一起。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跟这些小动物说话它只能听,它没办法回答,它也不会把话传给别人,是不是?花草不会、它也不会讲话,就是把人的一种感情、一种心转移到小动物、花草上面去。修行学佛的人也是这样。因为内心里面不想跟别人互动,不想跟别人接触,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反过来说,现在要跟人接触、要跟人相处、要跟人沟通打交道、要办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那么简单了。人家不理睬你那一套,人家不听你那一套,你跟他讲,人家不接受。这时你起不起烦恼,我们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定力,有没有戒律,就都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些境界上,才能够真正去体现佛法、落实佛法。

释迦牟尼佛刚刚开始修行修无想定,他对内心这些生灭的现象,也认识到了,但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彻底解决问题。修无想定,最后最多也只能生到无想天那里去,而实际上我们内在烦恼的种子根源没有完全去除,是很要不来的。因为我们学佛法要究竟离苦得乐,我们的心,清净,圆满,没有一点点的执着,没有一点点的染污,心非常有力量。大海的水可能非常平静,没有一点波澜,但是万吨巨轮它都能够承载得起。虽然平静如水,但力量很大,力量就蕴含在平静当中。反过来说我们内心如果有起伏,有动荡,力量就会受到影响,受用会受到影响,并且对其他的人跟事也会有妨碍和坏处。所以修行可以用水来做比喻,内心非常清净,清澈见底,犹如一面镜子一样清净无垢,它的本性是完全没有染污的。

我们如何来慢慢净化这种不干净的水,净化我们自己有烦恼、有染污的心?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能够完全的净化,要长时间的用功,长时间的努力,还要有佛法的正确的知见做指导。我们学佛法的时候,常常也会打各种各样的妄想。打这些妄想,起种种的烦恼,有时候对治起来,非常难。你要一个一个来,非常不容易。

过去一个皇帝——梁武帝,他信佛。有两个人,一个是傅大士,一个是宝志公,一僧一俗,都是从兜率天下来护持梁武帝的。有一天梁武帝请傅大士给他讲《金刚经》。傅大士上台讲《金刚经》的时候,只把戒尺拍一下,就下来了,什么话也没有讲,什么经也没有说,把梁武帝搞得莫名其妙。他就问宝志禅师,今天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哪里的行为不规范了,有对不起傅大士的地方?宝志禅师就对梁武帝说,你做得一点都没有错,傅大士讲的经也没有错,他确实是讲完了。梁武帝说,我一句话都没听到,他都没有开口,怎么会讲完呢?宝志禅师说《金刚经》,金刚是一种比喻,是一种力量的比喻,无所不摧,摧就是来断我们的烦恼障、业障。般若智慧就像金刚一样,能够断我们的业,断我们的烦恼。所以他这样就是告诉我们,要用佛法智慧的宝剑,来斩断我们烦恼跟业的种子,一刀两断,而不是拿个石头把草压住。只有真正靠智慧,才能够解除我们的烦恼跟业的障碍,智慧才能够把心转变过来。宝志禅师给梁武帝这么一讲,他慢慢就明白了。确实不需要讲很多话,它要让人去悟,去悟佛法是什么。所以佛法启发我们的悟性,悟性得到启发以后,智慧才能成长和增长起来。智慧增长起来的时候,烦恼跟业才能够得到消除。不然这些很微细的烦恼跟业在内在的障碍很大。有时候我们要去忏悔,忏悔心就起不来,很不容易真正生起忏悔。我们说四力忏悔,不仅仅是把这些文词念一念就算忏悔,也不等于我们磕一些响头就能够把这些业障烦恼障忏除掉,真正要有一种很强的智慧的力量,才能够摧毁烦恼跟业的障碍或种子,才能够把它连根拔起。因为烦恼跟业本身也是无有形相的,它也是人内心当中的一种力量,一种不好的力量,一种不好的障碍、症结,智慧也可以说就是佛法的代表、佛法的本质,是智慧与慈悲、福德。刚才我所谈到的是我们内心当中无有穷尽的、绵绵密密的、心心念念的、非常深细的烦恼在起作用。

常常讲“剪不断理还乱”,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你断除不了,要理一理自己的头绪,今天理好了,明天又乱了。其实对自己色身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对自己血肉之躯的认识,也需要靠佛法的智慧,而不是用一些世俗的、外道的,或者是自己凭空想象的办法来对治,那样的话会搞出毛病。因为身体也是受心支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心跟智慧、烦恼、自己的业都有关联。我们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是因为心在主导身体。不是身体本身有什么对跟错、好跟坏。对跟错、好跟坏都在心这个症结上,不在外在的境。人的身体也是一个境界,心所缘的一个境界。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心情不舒坦、内心有问题的时候,就容易去责怪别人,去责怪外在的环境,会觉得今天事情做不成功、做不好,是别人的原因,是因为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的原因,是因为外在的环境条件的原因,非常容易觉得我们做不好、做失败,都是因为别人、别人的原因、其他的原因。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成功了,是自己的原因,实际上做一件事情的成功跟失败,根本的原因都在自己,外在的境界、外在的人、事、物,都是一种缘分而已,是第二位的。因为外在的人、事、物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境界、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不管是有形相的还是没有形相的,都是短暂的。因为你心去缘它的时候,是那个时候存在的一种特点,事实上,它在第二个念头、第三个念头,一天两天下去的时候,外在的境界、人、事、物又在发生变化,不断在变化,无量无边的变化。这些都是因果的一些现象,虽然在变化,也能够说明因果。为什么变化呢?因为有生灭,心心念念都是在生生灭灭。我们一个人如果能够悟到这样一个境界,了解到这样一个道理——外在的事情是无常的,我们的心就不会被外在的境界束缚住,心就不会太在意外在的得跟失,是跟非,成功跟失败。唯有如此我们的心才能够用在佛法的观念上,才能够用到佛法的学跟修上,也就是真正能够知道解脱是在自己的心上面下手、突破、去努力。

为什么要解脱呢?因为你被束缚,就跟一个人被捆绑起来一样,,一个人手脚被绑起来很难过。把这个捆手跟脚的绳子解除,就自由了。心也是一样的,你被这个烦恼无明业障捆绑起来障碍住,心就不自由、不自在、不快乐、不健康了。只要把沉罩在我们内心当中的那些烦恼、束缚、捆绑的绳子,一层又一层、一条又一条、一根又一根拔除掉、剪断,就解脱了。

要解脱束缚以及障碍,要靠智慧。因为我们外在的身体被捆绑住,有具体的东西、具体的绳子真正把我们捆住。而我们内心里面,是因为自己的观念把自己锁住,认知上面的片面、错误、执着,把自己束缚住、卡住,心被卡死了、关死了,就解不开,心量就打不开。一个人一生,在社会当中生活几十年、工作几十年,成功跟失败,也可以说是自己跟自己在踢球,自己跟自己在赌球。如果从无限生命来看待,自己在世间种种的成功与失败,就犹如我们在看一场戏一样,这个戏里所上演的得跟失、是跟非、恩跟怨,所有的曲折、伤害,自然而然就无足挂齿。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电影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它是幻化的,如梦如幻,是不实在的,是在演戏。但是我们在看戏、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看不好的时候,心也会被电影里边演员的喜怒哀乐(影响),自己也会喜怒哀乐。这样跟我们用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不一样的。通常人情绪跟情绪比较容易相应,所以看影片的时候,喜剧看得很高兴,悲剧看得很悲哀。如果通过佛法的业果来分析,他为什么会高兴?为什么会悲哀呢?高兴是有原因的,悲哀也是有原因的。从更高的一个层次来讲,悲哀跟快乐、跟欢喜,都是世间的情绪,苦乐忧喜舍,都是五受里面的一种感受,都是需要去面对、解决、超越的对象,欢喜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也是短暂的,也是一种内心的起伏,它跟悲哀的情绪本身就是一体的两面,都是内心当中的缺陷。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去认识自己在世间的价值、意义,自然而然就不会太在意一些境界了。反过来说,内心就不会太被这些境界所左右。

第二个方面,我们自己活在世间,如果能够不断去分享别人的成功、喜悦、经验、快乐,对别人的成就跟成功,能够产生一种深刻的自他不二的共鸣,我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自己也会觉得很高兴很喜悦,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情,就不会感受到很痛苦,不会感受到这些成就、喜悦、快乐都是别人的,跟自己不相干。事实上,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种种成就,对佛门中其他同修、同行道友、同参道友的成就,我们很不容易去分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法是要靠法师、同行善友来传递和体现,也就是这些同行善友、出家的法师善知识们,从这些人的身上、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来诠释说明什么是佛法。什么意思呢?比如佛法像太阳一样,它能够普照大地,能够温暖万物。无论一棵小草或一棵大树,都需要阳光,佛法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作用。一棵树、一棵草、一棵花,如果长期没有阳光,肯定不会活。我们的生命就犹如一棵小草一样,我们如果要很真切地认识到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有价值,远离痛苦获得快乐,那就需要阳光、需要佛法。可是,我们自己并不知道阳光对自己有多么重要,或者如何拥有佛法的阳光。我们就可以对比其他的小草、花木,我们就能够知道,古往今来那些修行的人、学佛法的人、用功的人,他们的成就、他们生命的意义。那么多的高僧传、佛菩萨的传记,这些成就、快乐喜悦,不是要等到我们死了以后才能感受得到。它在今生今世、在当下、在眼前。只要我们能够真正有一颗心去分享,就能够得到利益、感应和加持。所以我们学佛法、学佛,积资粮,就是在分享佛菩萨的功德,分享善知识的功德,分享同参善友、同行善友的功德,分享佛菩萨、善知识、同行善友的经验、福德、成就。我们能够分享三宝的功德,自然而然,自己的功德也就成长。

自己的能量比较小,怎么办呢?需要更强、更大的能量去承接,慢慢自己才会有更强、更多的能量。佛法就像阳光、就像雨露、就像电源,我们时刻不能离开。我们离开就不容易生活,生活就过得不好,身心就不会愉悦。在这些具体的境界上,我们就比较容易感受得到。因为这些境界本身就是佛法的写照、落实跟体现。所以我们来到佛门,就是要从这些境界上去分享。我们拥有一颗分享的心,慢慢自己就得到了,自己也就享有智慧、享有慈悲、享有功德,福德的资粮慢慢就会享有,就会越来越多。

今天就讲到这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