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寺,离马边县城6公里,始建于明代成化初年。据《马边厅志略》载:由于整个寺庙处在五座大山之间,旧称“五龙山牛望寺”,后经弘治年间重修殿宇,打造佛像,初具规模,改称“明王寺”。该寺鼎盛时期为清道光年间,当时占地约五亩。由于历史原因,加上岁月剥蚀,现仅剩佛殿和三清殿等308平方米的建筑。

县志记载,明王寺修建至今500余年。据百姓传说,明宣德年间,有应文、应能、应贤3个法师与一个道士、一个道童来到马边永乐溪一带。一日晨曦初露,5人来到永乐溪五龙山顶峰。法师举目遥望主峰,脉连峨眉,逶迤而至,5条山脉徐徐而下,汇合处闪现一座山坪坝,朝阳下,坝中灵气涌动,紫气缭绕,不觉叹道:“真乃地灵人杰之所!”下山后,法师邀集乡民相商,决定捐银3000两,在平坝上建一座牛王寺,乡民欣然许诺。可月余后,法师道人他往不归。到明天顺末年,又来了一个自称海金的法师,说是受师尊之托来此修建牛王寺。海金法师组织乡民几经筹措,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动工兴建牛王寺。到明弘治初年,才告完成。

其中另有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明王寺周围山水极具龙脉之象,是藏龙卧虎的地方,500年前明朝的一位落难皇帝就在这里念经礼佛。这似乎从史书记载的“靖难之役”中明惠帝离京逃难,袈裟芒履,遍游名山古刹的故事相吻合。史料还记载着明惠帝落难期间往返于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于明正统年间回宫,历经明成祖、仁宗、宣宗和英宗4代皇帝。传说明王寺的选址之人是应文法师。那应文法师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标的二儿子,即皇太孙明惠帝朱允炆,因被叔父朱棣夺了皇位,蒙难来此,捐银建寺院。

在明王寺众多佛像中,尤其让人惊叹的是殿内悬于中梁和穿枋之间的18尊石刻彝族彩饰佛像,独具特色,这在全国极为少见,具有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在明王寺的大殿正面,供着3尊高高大大的菩萨像。那些悬托石像侧对佛祖像,脚踏祥云,手托宝物,应该是佛像造型。这些石像和佛祖及周围的十八罗汉像同济一堂,使人很容易与神灵联系在一起。然而再仔细观察这些石像时,发现佛祖像和两侧的十八罗汉像均安坐台上,面前有供人们参拜烧香用的供台,而悬像悬挂在半空,且周围却没有供台。显然,悬像不是供人参拜所用。

在悬像头顶头盖骨处,留有一小撮头发。虽然在佛像中没有找到具有共性的特征,可在明、清瓷器上的儿童形象图案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明清时儿童的头顶上都有一块相似的发型。马边是一个彝族自治县,彝族男子多蓄发于头顶,成年后将其挽成一个发髻,人们视其为天神的代表,任何人不能触摸、戏弄,因此称之为“天菩萨”。

从悬像的耳部看,在其左耳上戴着一个耳饰,这并不是说女性专用品。当地彝族人告诉我们,他们所佩的耳饰是能传递信息的,彝族男婴儿出生后,长者会在他的左耳坠处穿个孔,稍长一些就会给他戴上耳饰,而彝族女孩自小则双耳穿孔,两个耳朵都戴耳环。

从悬像的服饰来看,悬像的下身衣着与现代彝族男子的服饰风格很相似,而且还都是赤脚。头型、耳饰、衣着、赤脚,这些相似的基本特征似乎都在告诉人们,明王寺中悬托石像塑造的蓝本来自彝族男子。

所有的这些都告诉我们还有很多谜一样的疑团等着我们去探寻。但据有关笔者调查,初步解出一些缘由。原来,明万历初年,明朝***荡平“三雄”之乱后,汉彝联盟和好。为了表示汉彝永远团结,从此共处一室,亲如一家,尊重彝族同胞意见,明朝庭在明王寺内供奉彝族先人神像。又因为在彝族习俗中,神像都是供在楼上的,所以就把彝族先祖神像悬托在明王寺内佛殿的穿枋之上,至今尚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