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上,魏源是经世致用思想的主要提倡者。

生平简介

魏源生于清朝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卒于咸丰七年,即1857年。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韶阳县金滩人。父亲魏邦鲁,做过主簿之类的小官,在魏源十岁时,家乡发生了严重的灾荒,当时父亲正在江苏,无法救济他们,家庭生活极为艰苦,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魏源还是坚持看书学习,而且喜欢看历史书。这使他伯父很不高兴,因为这不是科举制度要考的内容,但魏源仍然偷着读。

魏源一生在功名场上不很得意,因为他看不起儒家的繁琐文风,而且他的思想又与传统的那些文人官僚不同,所以,参加科举考试在二十九岁时中了举人后,考进士一直落榜,到了五十一岁时,才中了三榜的第十九名进士。有一次,考官嫌他考卷上的字迹潦草,取消了他的殿试资格。可见魏源的个性是他一直不能中举的主要原因。

不过,魏源还上有真才实学的,有一位考进士第一的御史叫陈沆的,就很喜欢魏源身上那种朝气,还将自己的文章拿给魏源看,向魏源请教,虽然当时魏源还没有中进士,自己则是地位很高的人,但陈沆还是顶住压力和魏源交往。

魏源在五十一岁正式中进士之后,到扬州、高邮等地做过知县和知州,在此之前,他主要是做幕僚和为寻求救国之路而写作。他在认识龚自珍之后,结为好友,当时叫做"执友"。他们都对当时那种陈腐的文风不满,不想做儒家思想的书虫,而是放开思路去研究"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即"天地东西南北之学",积极寻求改革图强之路。

他的一生亲眼目睹了近代中国的剧烈变革,而且他也参与其中,为救国富国而倾注了满腔热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是他提出的着名思想。

魏源在三十二岁时,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请他编《皇朝经世文编》,一年之后魏源就完成了,工有一百二十卷,包括了政治经济等方面。因为搜集了很多的社会经济资料,而且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所以,编成之后影响极大,受到本世纪末当时许多人的赞赏,凡是关心国事的官员几乎人人都有这本书。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中,魏源的注意力从对内改革转移到了抵抗外敌入侵方面,他还从扬州赶到浙江前线,直接参与抗敌,但后来,林则徐被腐败***撤职,充军***,而琦善之类的卖国贼却被重用。魏源亲自赶到镇江为路过的林则徐送行。

在战场无法报效国家的魏源先后写下了《圣武记》和《海国图志》。《圣武记》早在1829年就开始准备,到1842年正式完成,书中以清朝初年的武功来鼓励民众,激励众人发奋图强,保家卫国。

在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南京后,魏源也和曾国藩一样在地方筹办团练,准备镇压。后来被人诬陷延误情报传送,被免职。第二年恢复职务后不久,他就以"世乱多故,无心仕宦"为由,辞职回乡,最后住在杭州的寺庙里研究佛教,不见任何客人,六十四岁时死在那里,葬在杭州。

《海国图志》

这本书集中体现了魏源"经世致用"的思想。

它的基础是林则徐主持编写的《四洲志》,人们知道他编书的消息后纷纷出手相助,有的人复制有关地图给他,还有的人将在***俘虏的英军所画英国地图寄给他用。魏源在朋友的鼓励下,仅仅半年就完成了五十卷的《海国图志》,后来又花四年时间精心扩充到六十卷,到1852年,编成一百卷。这本书是近代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的介绍世界各国国情的著作。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而且在书中魏源还重点介绍了自己抵抗侵略、民族自强的重要思想。后来这本书传到日本,备受重视,成为日本近代抵抗西方殖民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清朝统治者曾经被西方列强的武器吓破了胆,但魏源则认识得很清楚,他主张创办军事工业,学习制造新式武器技术,最终制服、战胜列强,这就是着名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魏源也不是唯武器论者,他更重视人的作用,没有人去指挥,有了好武器也等于没有,这就预言了以后甲午战争的结局。在《海国图志·筹海篇三》的结尾,魏源发自内心地疾呼:"在得人而已!在得人而已!"

哲学思想

魏源主张通过改革图强的思想明显是继承了法家的传统,认为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鸦片战争中,他积极分析战争形势,认为强弱双方的力量是可以转化的,并提出了改变敌强我弱的具体战略战术,即将敌人放进了打,使英军的军舰和大炮失去效用,发挥我们补给充足以及地形熟悉的优势,有了这些因素,加上正确的指挥与配合,我们落后一些的枪炮也能够打败英军。

魏源认为"行"是知识的真正来源,而不是死的书本,不"行"就得不到有用的知识。他对此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披(即阅读)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指海外贸易商人)之一瞥;疏(即注释)八珍之谱(名贵菜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品尝)。"所以,魏源才重视实际的调查研究。在他得知英国人在新加坡设立英华书院,请华人教汉语汉文时,就对中国没一人做类似了解外国的事备感忧虑,于是他开始编《海国图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