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数字。”——毕达哥拉斯,西元前六世纪希腊哲学家

在耶稣之前,古希腊哲学家们最初感到兴趣的问题是:一与多、有与无、虚与实、善与恶。他们站在人类思想发展的起点,观察着身边所有事物,还说不出的就用手去指;渐渐地有人开始提出说法,尝试去描述、形容、解释他们身处的宇宙,然后产生许多愈来愈深入的思辨,就这样开启了整个(西方)文明。

古人在面对宇宙时,最直接也最素朴的观察就是宇宙的殊多万变:日月星辰的斗转星移、山川草木的荣枯凋零,乃至饮食男女的生老病死,无不彰显出这个宇宙无时不在变化的表象;然而现实万物的变化不安定,却引出一个其背后是否有个不变原理的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可说开启了人类形上思考之门,第一个提出这个命题的泰利斯也因此成为希腊哲学之父。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The∵Matrix:∵Reloaded)延续第一集带给观众的种种惊叹(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企图在现实世界与电脑虚拟世界中,继续玩着认知转换及互为表里的创意或玄虚,但是当吊人胃口的帘幕渐渐揭起,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世界却不知该令人叹息还是啧啧称奇:原来片中所有关于真实与虚拟、变化与不变,甚至命运与选择等种种安排设计,居然全离不开古希腊时期的古典哲学命题。虽然主要演员从莫斐斯(Morpheus,劳伦斯·费什伯恩)到崔妮蒂(Trinity,凯瑞·安妮摩斯)的名字都取材自希腊神话,但这种形而下的障眼法却提供了另一种形而上的理解线索。

*前文明世界的宇宙辩证

从某种形上的角度来看,沃卓斯基兄弟(The∵Wachowski∵Brothers)导演的《黑客帝国》(The∵Matrix),将其主要的叙事架构在人类在电脑文明发展至极致之后却反受电脑母体操控,于是人类现实的文明必须一切归零重来,这样的剧情设计,几乎可说是在模拟一个类似希腊城邦的前文明世界,在这个尚未有任何哲学思想出现的前文明世界中,每个角色彼此之间就像原子碰撞一般,不断进行着思想辩证,一步步厘清他们自己所身处的那个世界,同时开启文明继续向后发展的门径。

于是锡安与母体之间看似永无休止的斗争,正有如海拉克利都斯(西元前五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所主张的宇宙运行之公道:宇宙的变化指向一种合一的需求,冲突乃是万物之母,一切事物都来自于对立与斗争,譬如生命与死亡、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这种对立与斗争一旦完全止息,宇宙即等于归于寂灭。

依海氏观点,这个宇宙运行的公道统万变于不变,乃是内在于万物的普遍规律,而人的理性与智慧只是为了实现这个普遍规律,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探求才能获得对普遍规律的认知及了解。在他眼中,这个不变的普遍规律就是宇宙的真理,就是上帝;而“最智慧的人与上帝相比,也不过是无尾猴。”海拉克利都斯如是说──这不就是《黑客任务》第一集里,莫斐斯对刚从母体清醒过来的尼奥(Neo,基努·里维斯)所进行的思想教育训练吗?

当莫斐斯与锡安诸人不断进出游走于现实及虚拟两界,他们对母体的认识愈多,愈感觉到挣脱其控制的需要(可视为一种重新肯定人的价值的需要),此种形而上的渴想又被具体化而以救世主为象征的形式呈现,因而莫斐斯发现的尼奥其实不一定非尼奥不可,但是既然命运(导演)选中了尼奥,即表示未来所有的考验他都能够通过,因为命运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问题只在于他是如何通过的(如第二集中先知Oracle所言)。

然而在此他首先便面临一个选择,这同时也是第一集的核心议题:尼奥从母体中苏醒,等于是刚出生于世,他对母体的了解不像莫斐斯那么多,所以必须自己去摸索认识自己所处的现实,当他与莫斐斯一样明白并肯定了通过万变以求不变、通过表面的冲突以求得客观真理的大方向之后,却还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为一个认知主体(记得那位能意念折弯汤匙的光头小孩告诉尼奥,汤匙其实并不存在?)所具有的潜能与重要性,于是他感到困惑与迷惘;如果他一直无法超越那个经验世界,那么很容易就会流于倾向虚无的悲观主义或怀疑主义(所以莫斐斯与尼奥拆招练武时才会不断告诫他:“不要怀疑”);以中国武学解释,即是走火入魔,有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在老顽童的恶作剧下胡乱练成九阴真经之后竟产生对自己练武目的的怀疑;更严重甚至产生诡辩学派的感觉主义,有如那个宁愿回到母体任其替代控制自己所有感觉与思考的锡安叛徒Cypher。

于是葛洛莉亚·弗斯特饰演的祭司Oracle,就如同将希腊早期的自然主义辩论转为探求人类自身道德知识的苏格拉底一样,引导尼奥放弃对外在表象的怀疑,自我探求才是最重要的关键(尼奥曾问过Oracle厨房中挂着的木牌,木牌上以拉丁文写就的文句正是“认识自己”);而外型酷似苏格拉底(的妈妈?)的Oracle,甚至连开导尼奥的方式也是苏格拉底自称的“助产婆式”:不给任何答案,一切得靠提问者自己追寻。

第一集在尼奥通过种种考验终于相信自己是救世主之后结束,第二集导演继续以电脑虚拟环境设的各项特性或要素,设计呈现出许多关于母体的巧妙隐喻(如程式控制的本质、Keymaker的后门概念),却在最后提出了一个更深入的命题,让母体藉着造物主Architect之口,又“重新整理”了一次尼奥所认识的世界。

*从洞穴到光明、从感觉到存在

在理解导演的处理手法之前,也许有必要简介一下柏拉图的“洞穴”寓言:人就像困在洞穴中的奴隶,只能看到洞外火光投射进去的影子,由于从未走出洞穴的奴隶还不认识什么是现实,所以便把这些影子当作现实;一旦奴隶获得自由,走出洞外看到现实世界,才发现原来当初在洞内看到的一切皆受到洞外光源(即太阳)的控制。柏拉图下结论说,这个自由人一旦认识到真正的现实并非这些影子,等于已从感觉的世界超越到存有的世界,而(由苏格拉底提出的)“善”这项德行在存有的世界中乃是最高价值,如果自由人愿意回到洞穴帮助解放其他的奴隶成为自由人,那么便是实现了善的最高价值。

在第一集中,莫斐斯等人将尼奥从母体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一直认为自己并非救世主的尼奥选择重回虚拟世界(洞穴)救出莫斐斯,这种向善的超越改变了他的认识,使他开始相信自己是救世主,但仍只是相信而已,真正的考验在第二集;锡安的政治型态至少包含了柏拉图“共和国”的三个阶级区分:统治者、保卫者及人民;在此“理想国”中,消极而犬儒的斯多葛学派,与追求幸福快乐的伊比鸠鲁学派同时并存,面对毁灭的危机,沉默的苦行与放荡的狂欢便成为自然的反应。而当尼奥再次选择回到虚拟世界,最后终于进入母体时,原以为只要将其shut∵down关机,救世主的任务便能达成,却没想到造物主Architect说这一切只是个游戏,尼奥只有两个选择:重新建造锡安,或者是,回到原来的游戏。

前者就是重来一次,原先的一切记忆包括尼奥和锡安诸人甚至与崔妮蒂的感情都将全部洗掉抹去(否则不会有前五任救世主的说法,而尼奥毫无记忆),如此一来锡安之危解了等于没解,因为只不过是一切重来,然而新的救世主却也不再是当下这个尼奥了;而若选择后者则是等于没进去过,锡安更加危险紧急但并非全无希望,关键差别是尼奥能救回心爱的崔妮蒂,这份爱乃是他身为The∵One的存在肯定。

尼奥凭着理性认知再一次做出了柏拉图式的选择,他回头去救出了爱人崔妮蒂,影片最后更悬疑地让尼奥在现实世界中也能施展超人的能力,一举手便解了锡安之危,这样的安排几乎让埋在第三集的答案呼之欲出:现实世界的锡安其实仍是个虚拟环境?所有人包括观众都还在洞穴之中没看清真正的现实,救世主尼奥却已经透过再一次的超越看到了?

*一切都是游戏,一切都是数字……

这几乎是在重演那个历经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又将出现亚里斯多德的历史必然,因为在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里,其所以能继承柏拉图,成就希腊哲学的最高峰,乃是他在认识论及宇宙论上又推进了一步,亚氏肯定任何一个天界的运动必须有一个不变的原因:第一个发动者。这第一个发动者不能是被动的,否则就需要一个启动它的原因,正因为每一个运动都需要一个原因,因此必须肯定有一个不动的发动者存在;亚氏于是肯定上帝发动宇宙,但他所谓的上帝并非有位格的神,不是意志,也不是爱,更不是宇宙的创造者;上帝的观念是出于宇宙论的需要,而不是出于人类被拯救的渴求;人与上帝的关系,不是位阶关系,上帝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就如同我们与数学原理之间的关系:不论人类是否存在,直角三角形其直角两边的自乘之和永远等于斜边之自乘(毕氏定理)。

上帝发动宇宙,正如同母体发动虚拟世界,但如果超越到更高层次,将锡安与母体共存的现实世界也当成一个天界来看,那么亦将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上帝或母体,来发动这个宇宙或天界。尼奥原本代表人类初生时对普遍真理的渴求,至此也将更上层楼,直接与上帝接触,那可是西方文明对于真善美的最高追求,也由此进入神学的信仰层次,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西方哲学在亚里斯多德之后又摸索了300多年,那位人与上帝之间的代理人耶稣才终于诞生了!

如果说《黑客帝国》里的一切都是游戏,那恐怕只是因为导演采用电脑虚拟的形式而言,创意有趣但也仅止于此;然而从形上角度来思索《黑客帝国》所逐步发展的宇宙论,我更相信2500年前发现毕氏定理的毕达哥拉斯所言:“一切都是数字”(这正是尼奥眼中的虚拟世界),那可是从自然主义哲学家到苏格拉底,从柏拉图到亚里斯多德,一路走来始终服膺的哲学基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