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年(后秦弘始三年)

龟兹僧人鸠摩罗什来长安,后秦王姚兴以“国师”礼相迎。鸠摩罗什在长安说法,开始系统地介绍印度大乘中观学派的观点。以后,译《大品般若经》、《妙法华莲经》、《阿弥陀经》、《十诵律》等35部300余卷。

402年(东晋安帝元兴元年)

慧远结庐山白莲社,首倡汉地佛教净土信仰。

太尉恒玄下令沙汰僧尼,登记僧尼“名籍”,加强管理。是为***设僧尼名籍管理之始。

403年(东晋安帝元兴二年)

慧远倡“沙门不敬王者”论,以保持佛门的相对独立性。

404年(后秦弘始六年)

后秦僧人智猛等15人从长安出发,赴印度求法。

408年(东晋安帝义熙四年)

印度僧佛陀跋陀罗到长安。

罽宾僧佛陀耶舍被迎到长安,译《四分律》。

410年(东晋安帝义熙六年)

法显抵师子国修习佛学。

412年(东晋安帝义熙八年)

法显游历南亚、中亚29国,达15年,取道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回到崂山。返国后着《佛国记》。

昙无谶到姑藏。以后译《大般涅盘经》北本、《金光明经》、《菩萨地持经》、《菩萨戒经》等。

413年(后秦弘始十五年)

陕西户县建草堂寺,以供鸠摩罗什译经弘法之用。

416年(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

慧远卒于庐山东林寺,年83岁。

417年(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高句丽僧墨胡子来华求法。

418年(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

法显在建康译出《大般泥洹经》,宣扬除“一阐提”外,“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竺道生在建康阐扬“涅盘学”。

古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罗在扬州天宁寺译出《华严经》等。

江苏苏州灵岩寺和常熟兴福寺兴建。

420年(北魏明元帝泰常五年)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绘壁画,并留有题记。是为全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题记。

422年(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

谢灵运受竺道生影响,着《辩宗论》,以会通儒佛之说。

安徽寿县导公寺约建于此年。

423年(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

罽宾(今阿富汗一带)僧人佛陀什抵建康,与竺道生等译《五分律》等律书。

424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

西域畺良耶舍到建康,译出《观无量寿经》。

425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

浙江宁波鄞县建阿育王寺。

427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

竺道生因倡“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被逐出佛门,进虎丘山。

431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

罽宾沙门求那跋摩到达建康,译《菩萨善戒经》。是为大乘戒法和瑜伽系学说传于南方的开始。

433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年)

师子国尼姑铁萨罗到建康,与僧伽跋摩为中国尼僧授具足戒(一说为元嘉六年即429年)。

发生“白学先生”(儒学)与“黑学道士”(佛教)之争。

435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二年)

中印度僧求那陀罗到建康,以后译《杂阿含经》、《过去现在因果经》、《胜鬘经》、《楞伽经》等。

436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三年)

宋僧人慧琳着《白黑论》,宗炳、颜延之反驳之。

438年(北魏太武帝太延四年)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诏罢沙门年龄50以下者,以其强壮,使为民。

444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

太武帝在崔浩煽动下灭佛。数年间,北魏境内佛教荡然无存。

445年(北凉沮渠安周承平三年)

沮渠安周在***吐鲁番等地大兴佛教,立《造佛像碑》;北凉主客长史阴尚宿亦刻《捐道场碑》,立于吐鲁番。

452年(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

北魏文成帝下诏复兴佛教,命州郡县造寺,许百姓出家。

455年(北魏文成帝兴光二年)

师子国僧人邪奢遗多·浮陀难提等5人来中国时,带来3尊佛像。

459年

画家、艺术理论家谢赫生(—532)。

460年(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

北魏沙门统昙曜在文成帝支持下主持开凿云冈石窟。

江苏扬州大明寺兴建。

466年(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永宁寺,造七级佛塔、传说高300尺。又造释迦像,用铜10万斤,黄金600斤。

472年(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

诏禁止无籍僧尼在民间游化,僧尼出外教化须带僧曹文书。禁止私建寺塔。

山西交城玄中寺约于此时兴建,后该寺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奉为在中国的祖庭。

475年(宋后废帝元徽三年)

定林寺法献往天竺求法,至于阗得佛牙、舍利及《观世音灭罪记》等而归。

478年

斯里兰卡锡吉里耶古宫创建,宫内有佛龛及天女散花等壁画。

479年(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

河南济源盘谷寺兴建。

480年(南朝齐高帝建元二年)

古印度僧人达摩约于是年来中国弘法,将禅学传入中国。他曾面壁9年,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始祖。

481年(南朝齐高帝建元三年)

中印度僧昙摩伽耶舍在广州朝亭寺译出《无量义经》。

483年(南朝齐武帝永明元年)

敕长干寺玄畅与定林寺法献为僧主,分任长江南北两岸僧务,时号“黑衣二杰”。

北京天宁寺佛塔约于是年创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创建。

江苏南京栖霞寺创建。栖霞山千佛崖石窟约此时开凿。

486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

江苏徐州云龙山石窟开凿。

487年(南朝齐武帝永明五年)

南朝齐竟陵郡王萧子良在建康召集文士、名僧谈儒论佛,吟诗作文,并造经呗新声。

沈约受梵呗影响,讲求诗赋音律,创“四声”之说,被视为“永明体”诗风的代表人物,开唐代律诗先河。

范缜撰《神灭论》,提出“浮屠害政”,与萧子良等辩佛教之因果说。

道士顾欢写《夷夏论》,认为佛教为“夷”,引起南朝士人佛道夷夏之争。

488年(南朝齐武帝永明六年)

西域僧伽跋陀罗在竹林寺译《善见律毗婆沙》18卷。其译律记载有“众圣点记”。

492年(南朝齐武帝永明十年)

中印度沙门求那毗地译出《百喻经》,后又译《十二因缘经》、《须达经》。

493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制定僧制47条。

494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

北魏由平城迁都洛阳,佛教中心南移。

集能工巧匠开凿龙门石窟。龙门日盛,信徒云集。

495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

书法艺术的珍品,龙门石窟“龙门二十品”始刻。

496年(北魏教文帝太和二十年)

北魏孝文帝元宏诏令于嵩山建少林寺。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开凿。

499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开凿。

5世纪

印度迦里陀斯着《萨昆塔拉公主传》。梵语文学与佛教艺术极盛。其雕刻吸收犍陀罗艺术,在印度北方形成“秣菟罗佛教艺术”。

印度摩竭陀出现有光环的如来佛立佛。

上座部佛教衰微。

新罗的阿道来华求法。

500年(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

山西浑源悬空寺兴建。

龙门宾阳三洞开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