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佛教发展简史

佛教入闽在三国的吴晋之际,至梁代呈迅速发展之势。表现在:信徒舍宅为寺;兴寺建塔;女性出家人及尼庵相继出现。

五代,王潮、王审知兄弟统治福建45年,大建寺塔,大兴佛教,于治下5州34县共添建寺院517座。王审知本人是福州开元寺等的大护法。

宋代,佛教在闽达到全盛。表现在:寺院大量发展,据《三山志》载,庆历年间,仅福州地区佛寺就达1625座;大量刻经,如福州开元寺刻就《毗卢藏》;士大夫与佛教界关系密切。福州太守谢泌曾赋诗曰:湖田种稻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宋史·地理志》亦云:福建其俗,尚浮屠之教。《八闽通志》则感叹:佛寺至于宋极矣。

及明代,福建佛教归于平淡。

至清代,有复兴之势。士大夫与佛教界交往甚密,如官僚李馥、孟超然、诗人黄任经常与鼓山涌泉寺僧为友,林则徐公余手书《金刚经》为日课,闽浙总督左宗棠买牛于鼓山涌泉寺放生等。

民国时期,一批名僧尊宿在福建弘法,如圆瑛法师曾任福州鼓山涌泉寺、雪峰崇圣寺、北峰林阳寺、泉州开元寺住持;太虚法师住持厦门南普陀寺、创办闽南佛学院;弘一法师弘律于闽南。

从三国吴晋到民国时期,八闽大地,高僧辈出,创宗立派的巨匠亦不乏见,他们如祖藉福清的希运禅师,创立了黄檗宗;祖藉霞浦的灵佑禅师,创立了沩仰宗;祖藉长乐的怀海律师,定立了禅门清规,使佛教律制中国化;祖藉莆田的本寂禅师为曹洞宗的创宗人;祖藉南安的义存禅师,更是禅宗巨擘,嗣法门人遍天下。

福建还是中国古代刻经中心之一。宋代,福州东禅寺刻就《崇宁藏》,福州开元寺刻就《毗卢藏》。

二、福建佛教界的对外交往

由于地缘等原因,自古以来,福建佛教界对外交往频繁,与日本、东南亚及***地区的交往尤为密切。

如:唐代泉州超功寺僧昙静,随鉴真赴日,担任戒师;明代漳州名僧觉海赴日任福济寺住持;福州高僧赴日创崇福寺。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僧隐元东渡,不仅带去了中国佛教,创日本黄檗宗,也带去了中国文化。日本僧人来闽的亦不少,着名者如空海从霞浦赤岸入唐,参礼霞浦建善寺,又经福州住开元寺,后转诣长安,留学回国后,创日本真言宗。

又如:福州西禅寺微妙法师赴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弘法;鼓山涌泉寺妙莲法师到南洋弘法,并在马来西亚槟城创极乐寺;惠安僧贤慧赴新加坡创双林寺。民国时,闽僧转道赴新加坡创普陀寺;南安人性愿赴菲律宾,先创大乘信愿寺后建华藏寺。福州西禅寺永心、醒觉到越南将二府庙、观音庙合并为西禅寺下院,以后西禅下院寺僧又在越南创南普陀寺。印尼广化寺、西禅寺与莆田广化寺、福州西禅寺是廨院与祖庭的关系。

三、当代福建佛教略述

对福建佛教而言,现在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现有省级佛教团体一个,即福建省佛教协会。地区级佛协9个,市县级佛协58个。有寺院4185座,其中14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第一批重点寺院。居士林20多所。全省共有僧尼1.2万人左右。福州、宁德、莆田、厦门、泉州的佛教较为兴旺。有中级佛学院两所,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福建佛学院由省佛教协会主办,男众部设在莆田广化寺,女众部设在福州崇福寺。16年来,共培养男女学僧一千多名。闽南佛学院为厦门南普陀寺主办,由太虚大师于1925年创办,培养出大批佛门精英,如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等。1984年复办,男众部设在南普陀寺,女众部在紫竹林寺。有6所慈善类基金会(委员会),以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规模为最大,每年在慈善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

四、福建省佛教协会概况

福建省佛教界四众弟子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是福建省佛教协会。

1958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分会筹备组组成。经二年,正式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分会,公推福慧法师为会长。1990年,根据中国佛教协会有关精神,中国佛教协会福建省分会改名为福建省佛教协会,第二、三届会长为普雨法师,第四、五届会长为妙湛法师。1994年,福建省佛教协会召开第六届代表会议,推选界诠法师为会长,传常、学诚、理文、妙果、净慧、如妙、陈珍珍为副会长。同时,礼聘圆拙、妙湛为名誉会长。福建省佛教协会第七届代表会议于1998年10月在福州召开,151名代表出席会议,为历届代表最多的一次。会议推选学诚法师为会长、理文、普法、道元、如妙、心亮、本性为副会长,秘书长由本性兼任。会议还礼请圣辉法师为名誉会长。本届领导班子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

在组织结构上,福建省佛教协会下设秘书处、教务处、院校处、办公室、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现会址设在福州市法海路1号法海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