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持三宝弘正法∵庄严道场佛增辉——记江苏省兴化市宝严寺住持释印含

宝严寺,位于江苏省苏北平原里下河水乡兴化市戴窑镇,始建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历经数百年的扩建,已具规模,气势恢宏,是苏中地区着名的寺庙之一,与江苏省东台市西溪镇泰山寺以及定海镇古塔同期,历史悠久。

据《兴化县续志》记载,宝严寺内有银杏树一株,相传为明代一位史阁部属将吴某亲自植培,吴某所属阁部的将士在战斗中全部殉国,只剩吴某一人,他行至戴窑地界便剃发为僧,挂锡于此,吴某为戴窑宝严寺开山鼻祖。老年人说该古银杏树直径1米5左右,高10多米。由于年代悠久,树内形成洞穴,能陈放一张方桌,四周还能走行人,甚为神奇。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由及成大和尚集资重建宝严寺,当时寺院占地面积约为143亩。自开山鼻祖吴公、及成大和尚后,素霞大和尚来主持寺务。民国时期,先后有如圣、如海、如亮、法宝、广发、道明、常山等诸多法师出任住持。其中如圣大师被誉为“***”转世,其所做善德之事至今流传于世。千百年来,宝严寺的香火一直未曾断绝过。

据说,整座宝严寺当时的建筑呈四字形平面布局,首进有山门、弥陀殿;二进有天王殿;后进为大雄宝殿。寺院东南角为祖师殿(独亭),内供吕祖大仙等菩萨像。大雄宝殿西侧建有阎王殿三间。再后面建有僧侣寮房、伙食房等。大雄宝殿的西南角建有都天殿,内设东钟、西鼓。寺院生活用田约百亩,都是施主赠送。整座庙宇建筑面积共1500多平方米,占地100多亩。寺院庄严雄伟,终日梵音嘹亮,香火旺盛,在当地很有名气。

抗日战争时期,戴窑镇被日寇占领,宝严寺难逃劫难,在日寇的炮火下夷为平地,寺毁僧散。昔日盛况毁绝殆尽。1950年至1951年,被改为劳改大队。1952年,被县***改建为戴窑镇轧花油脂一厂,后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又变革为伯祥棉业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信众积极要求恢复宝严寺。在中共戴窑镇党委、***和兴化市宗教事务局及佛教协会的支持与关怀下,2007年,礼请印含法师出任宝严寺住持,负责寺院的重建工作。印含法师,俗名韩海建,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市。1998年,礼照明师剃度出家,后于成都文殊院学习佛法并受具足戒。印含法师现任兴化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印含法师出任宝严寺住持后,不畏艰难,本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常转、正法久住”的宗旨,白手起家。为建寺院竭尽全力。在印含法师和各地信众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了多方善款,恢复寺院终于如愿以偿。

宝严寺现占地面积二十亩,气势巍峨的大雄宝殿已竣工并使用,再现了昔日的古朴风姿。继大雄宝殿落成后,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地施工之中,山门、天王殿、都王殿、钟鼓楼等工程已初具雏形。今后的扩建工程需耗费巨资,仰仗三宝慈光,诸佛加被,众虔诚居士护持布施,共襄盛举,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以大众的共襄,终成十方善举。

重建后的宝严寺,金刹梵宇,竣极云表,香烟缭绕,道风蔚然。晨钟暮鼓,巍巍壮观,彰显佛法之庄严,欣逢盛世,政通人和,实乃栖心之所。当地百姓作诗赞曰:

明建古刹毁于倭,叟语童聆庙香火。

弹指一挥岁月过,庶民祈盼宇还我。

古茶花开结硕果,党似太阳人心暖。

群策众力寺重现,国泰民安镇增辉。

为了正法久住,佛日增辉,印含法师带领寺院僧众决心为佛法兴盛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再接再厉,努力回报广大人民群众,庄严国土,利益众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