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辨正知与正念

张磊

前∵言

正知和正念,是经常被相提并论的一对概念。从体性上来说,正知和正念都是心,只是依心作用的差别而安立二者,但由于在汉地作为法相基础教材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列举的五十一位心所法中,并没有这二种心所法,所以许多人很难分清这二者的细微差别。另外,笔者最近在研读《入菩萨行论》(以下称《入行论》),于中看到译者释如石法师提到“‘正知’之‘正’是现在进行式,指当下、正在的‘正’,而不是形容词正确、不正确或正、邪的‘正’”,于是他认为“在汉传佛教的‘百法’中,‘正知’、‘不正知’的‘正’字,向来被解释为‘正确’或‘正当’的意思”[1],是千年以来的误解。窥基以来的大德真的是在以讹传讹吗?抱着这样的疑惑,笔者对正知和正念进行了一番研究,试图明晰其概念,澄清其关系,指出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

一∵、什么是正知

正知,虽然在《大乘百法明门论》等法相论典中没有提到,但其反义词——不正知,作为随烦恼之一,却被多次提到。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中说:“不正知者,烦恼相应慧为体,由此慧故起不正知身语心行,毁犯所依为业。不正知身语心行者,谓于往来等事不正观察,以不了知应作不应作故多所毁犯。”[2]

又如《成唯识论》中说:“云何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谓不正知者多所毁犯故。有义不正知慧一分摄,说是烦恼相应慧故;有义不正知痴一分摄,瑜伽说此是痴分故,令知不正名不正知;有义不正知俱一分摄,由前二文影略说故。”[3]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不正知是于身语意的行为不了,在慧心所和痴心所俱起的分位上假立的;相反,正知也就应该是于身语意的行为了了分明,在慧心所和无痴心所俱起的分位上假立的;而慧心所有简择决断的作用,如《成唯识论》所说的“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4]故正知也就有简择决断的功用。

因此,正知的“正”应该具有两义,一是指当下、正在的意思,即于当下正在发生的身语意的行为了了分明,如《瑜伽师地论》中所说:“若往若来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于觉寤时正知而住,若语若默正知而住,如解劳睡时正知而住,如是名为正知而住。”[5]二是正确、正当的意思,因为正知中的慧心所有简择决断的作用,正知也就不妨理解为“知正”,即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如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中所说,不正知是“不了知应作不应作”,那正知也就是“了知应作不应作”,这就有简择邪正的意思。所以,释如石法师的上述观点稍有偏颇,毕竟《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是印土著作,并非是汉人自出己意的。

总之,正知,即是于当下身口意三门正在发生的行为的了了分明,也是对行为本身正确与否的了了分明。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知一词有时是别别而指,有时则是合为一说。

二∵、什么是正念

弄清什么是正念之前,先得弄清什么是念。

《成唯识论》中说:“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于曾未受体类境中全不起念,设曾所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6]即念是对过去境的明记不忘,如此说来,那是否念心所就不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呢?这里可能有点混淆,要从能所的角度来谈。因为所念的境固然是过去的曾习,但能念的心却可以是当下的。所以说,念可以是一个正在进行式的行为,虽然其所念的是过去式。

在南传长老马哈希***的《四念处选章》中,念被解释为包括七种含义,如说:“什么是念?(一)随念,(二)记忆,(三)觉察,(四)忆起,(五)忆持,(六)紧系(事物),(七)不忘。”根据巴利圣典协会(Pali∵Text∵Society)∵的译本:“念在那个时候是随念、忆起、想起、忆持,与肤浅和忘却相反。”[7]

这其中有些含义与汉传佛教所谓明记不忘的说法,相差不大。但其在解释第三项觉察时,则说“(三)Sati:念。这里,念是随念或系念于当刻。例如:Atapi∵sampajano∵satima(他是精进惊觉,念念分明的觉知和觉念的)或Sosatova∵assasati∵satopassasati(当入息时,他注意观察它。当他出息时,他也注意观察它),又Satokappeyyasato∵patikkameyya∵sato∵alokeyyasatovilokeyya(当他行走、站立、坐下、躺着、前进、转身、望前、望向别方时他都观察着)。”[8]

这里的念,指随念或系念于当刻,非常接近上文所说正知的意思。从这来看,在某些语境下,正知和正念是类乎同义的,但这毕竟不是“念”一词常用的主流语义,姑且暂置一边。而诸如其它第五项的忆持义,第六项的紧系义,以及第七项与不放逸同义的不忘义,下面会在关于修习三摩地的正念中说到。

弄清了念的定义,再来看看正念的反义词——忘念的定义。有人或许会说,正念的反面不应是邪念吗?为什么说是忘念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念是别境心所,是通于三性的。正念是善性的,邪念是恶性的,而忘念是染污性的。如果侧重正念的“正”字,从善恶的角度来说,正念的反面就是邪念;但若是侧重正念的“念”字,从系忘的角度来说,正念的反面就是忘念,如《成唯识论》中所说“不忘念者即是正念。”[9]

忘念有时亦翻为失念,其定义如《成唯识论》中说:“云何失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谓失念者心散乱故。有义失念念一分摄,说是烦恼相应念故;有义失念痴一分摄,瑜伽说此是痴分故,痴令念失故名失念;有义失念俱一分摄,由前二文影略说故,论复说此遍染心故。”[10]

从上可见,忘念是在念心所和痴心所俱起的分位上假立的,那么,正念也就应当是在念心所和无痴心所俱起的分位上假立的了。正念是对曾习境的明记不忘,但也不妨是对当下所缘境的系持不散乱,因为所缘境可以是曾习境,而曾习的境且不妨就是今习的境,相续不断。所以,有时正知和正念几不可分。正念的“正”也和正知的“正”一样,在不同场合,有正在或正确二义。

三∵、正知与正念的关系

关于正知与正念的生起次第,究竟是由正知引发正念,还是由正念引发正知呢?有人认为,要先有正知,才能有正念,其理由是,念只有忆念之力,而无择境之用,要保证所念是正确的,则必须要先经过慧的简择。因此如没有正知,哪里会有正念呢?这其实是把正知正见的“正知”和正知正念的“正知”混为一谈了。前者的正知是指正确的知见,“知”是名词;后面正知正念的“知”则是动词,乃知道的意思。如果正知是指前者——正确的知见,那当然是先有正知,后有正念,因为八正道中是以正见为首,为前导,而有正思维乃至正念正定的,如《杂阿含七四八经》所说:“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11]

但如果是作为动词的正知和正念,到底孰先孰后呢?《入行论》中认为先有正念,后有正知,如说:“为护心意门,安住正念已,∵正知即随临,逝者亦复返。”[12]意思是,若有守护意根门防护烦恼的正念在,那么其时即有观察是时非时,应不应作,如实而知之正知,偶一失坏,亦能回复;又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下称《广论》)中所言:“正知云何生耶?答:前修念法,即修正知重要一因。”[13]

在昂旺朗吉***的《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下称《略论释》)中更详细的说道:“正知有似正念之果,如正念有力,正知即有力。正念无力,正知亦无由生起。”[14]为什么这里只说“似”果呢?这是因为“心、正念、正知三者体性是一,随用异名。但古德谓,凡体性是一者,即不许一是因一是果,《中边》明说:‘念为正知因’者何故?盖谓正知依念而起。念之作用,恒常相续住于所缘。正知则依于正念,分一分心间时而起,数数观察,念与所缘间,有无沉掉诸事,由是而称念为正知因,不属正因果门中之因果。如属正因果,则有果生因灭之失……又非离正念而生正知,乃由正念流而生正知。前念是正念,后一念即正知,由是而立正念为正知之因之名。”[15]

当然,正知正念是相辅相成的,固然由正念生正知,但正知也可以觉察心住正念与否,若是忘念,则能迅速把心从忘失的轨道拉到正念上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正知也是在间接地生正念。所以《入行论》中亦说:“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16]

四、不同语境下正知正念的含义

正知正念的教授,多数出现在守护学处和修三摩地两处。

《入行论》中说,守护学处的关键在护心,如云:“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17]“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18]而护心的方便正是正念、正知,如说:“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19]对于守护学处来说,正念主要是在念什么?正知又是要知什么呢?

宽泛地说,这里的“念”,是在念曾习的法要,但主要还是指与律仪相关的法要,比如念因果不虚的道理,念持戒的功德、毁犯的过患,念在佛菩萨前无可隐覆的事实,念止持作持种种的学处,念菩萨三聚净戒的内容等等。而正知则是指依正念的法要,观察抉择当下的身语意行,时非时,处非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了了分明,依于正念而不产生过失。如《入行论》所说:“再三宜深观,身心诸状态,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20]

除了以上所说的守护学处,要时时保持正念正知外,在修习三摩地时,也需要不断地修习正念正知,不过其念知的具体内容便与前者颇不相同。

首先,三摩地的意思是善心一境性,《广论》中说:“此中三摩地者,谓心专住所缘,复须于所缘相续而住。此须二种方便:一、于根本所缘令心不散,二、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初即正念,次是正知,如《庄严经论释》云:‘念与正知是能安住,一、于所缘令心不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缘而散,于此无间弃失所缘。故明记所缘,念为根本。”[21]

这里正念的内容是修三摩地时的所缘境,比如不净观的青淤影像,这里的“念”义,也不是通常所谓的念,而是如《略论释》中所说“念者,非谓常义之念,乃指于善所缘不散乱之谓”[22],这类似于上面《四念处选章》中说到的忆持、紧系、不忘之义。此处“不忘”,亦应如《广论》中所说:“言不忘者,非因他问或自思察,仅能记忆师所教示所缘如此,是须令心安住所缘,相续明记无少散动。”[23]

同样,这里的正知,也不是对三门而言,而主要是对意门,即对心是否于所缘境已散未散将散不散的如实了知,念力稍弱∵,即以正知觉察,将之提起。这观察念力是否缓弱的心之一分,即是正知。其又可分上中下三品,次第对应着,沉掉未生即知,沉掉已生即知,沉掉久后乃知,“简捷言之,正念,谓直接系心于所缘,正知,谓间接系心于所缘。”[24]

总之,正念正知在守护学处和修三摩地这二处教授中,具体含义颇有不同,一方面,后者较前者所缘内容为狭。另一方面,守护学处中,正知正念是以正知为主,正念是护正知的方便;而在修三摩地中,正知正念是以正念为主,正知是在为正念保驾护航。当然,这都是依偏重来说的。

正知正念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正念可以引发正知,而正知又反过来令正念相续不断,其中,正知的慧心所虽有简择正邪的功用,但其所依的标准却是依正念而来;然正念的念却并没有简择之用,其作为标尺一样的“正”,再推溯其源,亦是由过去曾习的正见而来。由正见而正念,由正念而正知,依此生起之道,无论座上座下,若都能保持正念正知,那就离佛教所说的解脱目标不遥远了。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注释】

[1]∵寂天菩萨着、∵释如石译:《入菩萨行论》第79页下之注释,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功德藏印行,2004年10月版。

[2]《大正藏》第31册,第699页中。

[3]同上,第34页下。

[4]同上,第28页下。

[5]同上,第397页中。

[6]同上,第28页中。

[7]∵马哈希大法师作、Sujiva法师编辑《四念处选章》第2节之第6页,法藏讲堂恭印版。

[8]同上,第6-7页。

[9]《大正藏》第31册,第30页下。

[10]同上,第34页中。

[11]《大正藏》第2册,第198页中。

[12]《入菩萨行论》,第59页。

[13]宗喀巴大师着、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第367页,上海佛学书局,2003年9月第2版。

[14]昂旺朗吉***口授、郭和卿记录《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第207页,***方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元月第1版。

[15]《略论释》,第218-219页。

[16]《入菩萨行论》,第57页。

[17]同上,第51页。

[18]同上,第55页。

[19]同上,第57页。

[20]同上,第78页。

[21]《广论》,第360页。

[22]《略论释》,第207页。

[23]《广论》,第361页。

[24]《略论释》,第199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