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与南岳佛教

谭民政

明朝崇祯十年(1637)正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曾游赏和考察南岳衡山。

对于中华五岳之一的南岳,徐霞客心仪已久,将其列为大西南之旅的必至之地。他入大庙,探水帘,登祝融,沿衡山主脉一路西行,然后下方广,出马迹,前往衡州府。在这8天时间里,他除了考察衡山山脉的走势,对南岳佛教亦多有致意。写入游记的寺庵就有十四处之多,福严寺、上封寺、方广寺、湘南寺、铁佛寺等,都记在书中。南岳佛家亦对徐霞客给予了很多帮助和关照,提供诸多便利。虽然徐霞客行迹匆匆,但与南岳佛结下深厚情谊,成为南岳宗教文化史上的亮丽一笔,是一段值得后人反复品味的千古佳话。

一、住佛寺

此次南岳之行,徐霞客共住了七个晚上,却有六晚住在佛寺,其中大庙僧寮一晚,上封寺四晚,方广寺一晚。仅有的一个没住寺庙的晚上,也是因为福严寺已倾颓,而住在不远处的明道山房。那个时候的南岳,植被丰茂,荆棘丛生,人迹少至,禽兽出没,秀美是无须言说的,但交通、安全和住宿条件可不像如今。如果不住僧房,可以说无处容身。所以,南岳的寺庵,为徐霞客完成他的旅程,提供了重要的后方支持。

有意思的是,徐霞客在南岳上封寺住了四个晚上,却对三天四夜的活动完全没有记载。这在整部《徐霞客游记》里,是绝无仅有的。有人说,徐霞客在祝融峰遇到了大冰雪,所以枯坐寺中,足不出户。对这个观点,我不大认同。因为徐霞客上山那天没下雨,下山那天天晴,即使山上天气变化再剧烈,也不至于中间这几天就突然冰冻,又马上天晴了。如果真的出现如此离奇的天气变化,更应在游记中突出地加以叙述。

我想,徐霞客这几天没闲着。祝融峰顶是肯定去了。徐霞客每到一地,登峰必至最高,探洞必入最深。接近祝融峰巅,不爬上去不是徐霞客的性格。附近的会仙桥、不语岩、望日台等胜地,肯定也去了。二十六日离开时他说:“再上祝融会仙桥。”一个“再”字,透露了曾经登临的信息。与上封寺的住持可能有竟日彻夜的长谈。明末的南岳,福严、南台、方广诸大丛林均颓毁,唯上封寺有几间房屋在,也是残破不堪。徐霞客到衡州后,曾利用天寒地泞的日子,静坐庵中,起草《上封寺募文》,可见他对上封寺的感情。在这“九千丈外云间寺”,在离家很远而离天最近的地方,思绪一定如南岳群峰绵延无涯天际,随千年古刹连接万古千秋。也许,要写的太多,不如以“上封”二字代之。

二、交僧友

徐霞客不是佛教徒,但他博学多才,爱山水之胜,对苍生万物有慈悲之心,他的思想与佛教理念有相通之处。所以他每到一地,便与僧人一见如故,相交甚欢。

在天堂峰腰的云雾堂,九十八岁高龄的东窗和尚,身体健朗,彬彬有礼地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徐霞客,霞客亦对这位仙风道骨的老寿星留下深刻的印象。

徐霞客来到天台寺,正当住持该寺的名僧全撰外出,他的徒弟中立和尚与霞客一见如故,临行还送给徐霞客一包珍贵的南岳芽茶。

正月二十七日晚,徐霞客在方广寺,住在庆禅、宁禅二位和尚的僧房里。那时,方广寺正殿遭火灾尚未恢复,三座佛像都暴露在风雨中,僧房肯定是狭小的,三个人住在一起,大约是挤促而温暖吧。第二天,风雨如晦,二位法师苦留霞客天晴再走,但他为了赶时间,执意要出发。庆禅和尚依依不舍地沿溪相送,直到补衲台边,才挥手作别。

徐霞客与众僧结下的情谊,体现了南岳僧人的修持和境界,也体现了徐霞客的人格魅力。

三、结善缘

值得一说的,还有徐霞客与福严寺的一段因缘。按照徐霞客的旅行计划,他从祝融峰直下中山沟,是准备登龙池、下南沟,经现在的杉湾村,上罗汉台,直插方广寺的。这条路径,大约是当时从祝融峰往方广寺的捷径。但是,在侧刀峰下的分路口,徐霞客走“错”了路线,不是北下南沟,而南绕天柱峰,来到了福严寺。此时的福严,殿宇倒塌,佛鼎和尚正在筹建新殿。因为新建福严寺需从西线拖运木材,所以打通了从福严寺经西岭口到罗汉台的山中道路。正是通过这条山脊上的路,徐霞客弄清了衡山山脉的走向。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天柱、华盖、观音、云雾至大坳,皆衡山来脉之脊,得一览无遗,实意中之事也。”根据他的实地观察,推翻了自《禹贡》以来,认为衡山是岷山东来,南下五岭,再北上衡山的说法。虽然他认为衡山是岷山山脉沿雪峰山至武冈、邵阳诸山东来的说法,与现代科学认为南岳是崛起于湘中大地的一座孤山的结论仍有距离,但在当时的观测条件下,已是难能可贵了。似乎是佛的指引,才让他得到这意外的收获!

在南岳古龙池旁,徐霞客曾遇从桂林七星岩来此静修的应庵和融止师兄弟,两人曾苦留霞客,霞客未曾停下他的脚步。而当他来到衡州府北门外的绿竹庵,这两位法师却已等候在那里。原来应庵二人返回桂林途中,在绿竹庵遇到打前站的静闻和尚,得知霞客不日会到,所以在此等候。南岳衡州两相遇,无意却是有缘,霞客不禁感慨系之。

霞客走了,不再回来。但他与南岳佛教结下的善缘,必将与南岳的山水胜景和宗教文化同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