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欣慰在佛门

超脱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坛领袖,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大文豪。他满腹经纶,天才高峻,但仕途坎坷,一贬再贬。究其原因,在于东坡不投机取巧,不左右逢源,独立不倚,刚正招祸。有人在他祭文中云:“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其妾也说他“一肚皮不合时宜。”他也自评说:“赋性刚拙,议论不随”;“不善俯仰,累致纷纭。”正因如此,他半世生涯都只能在勾心斗角的官场夹缝中苦苦挣扎。这也使他亲近佛门,从佛门中寻找精神寄托,养成了随缘任运,乐观超脱的人生态度。

一、佛门给他百忧冰解、形神俱泰的愉悦

苏轼三十四岁时第一次遭贬,是反对王安石新党变法而贬为杭州通判。在杭州期间,他与各宗各派高僧交游甚密,结下了很深的佛缘,缓解了心中的苦闷。他在《海月辩公真赞》中说:“予通守钱塘时,海月大师辩者实在此住(都僧正),神宇澄穆,不见愠喜,而缁衣悦服。予固喜从之游。”又说:“予方年壮气盛,不安厥官,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百忧冰解,形神俱泰。”慧辩大师圆寂后,苏东坡曾写《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以悼,诗中有“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之句。从他与慧辩大师交往言辞中,可见东坡喜佛之乐。现实宦海斗争带给他无穷的伤痛和苦闷,在佛门他找到了摆脱伤痛和苦闷的方法,从而对一切苦痛都无所挂碍,无所顾念,跳出苦海旋涡之外,达到心泰神宁的乐境。

二、佛门谈禅寻道以自娱

东坡居士是写禅诗的高手。他与禅诗僧交往密切,倾心禅学,富于禅慧,善写禅诗。如《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石山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浑自暖,拥褐坐睡依圆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脯。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此诗确为佳作,山水如画,清新而微寒之气扑面而来。他把写作当作抓捕逃亡者,担心事后难以描摹。名为找法师谈禅,实为到孤山寻诗。作者用现实客观的笔触,淡淡勾勒禅房和浮图,表达了幽邃清寂的意境。用“名寻道人实自娱”一句,非常恰当地概括苏轼前期学佛论禅的生活情趣。

三、“闲人”迎来了创作丰收的乐趣

元丰三年(1080)着名的乌台诗案后,43岁的苏东坡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有职无权,挂个空名。政治上再次挫折,使他更加倾心空门,深入三藏。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写道:“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在这篇脍灸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中,他把自己视为“闲人”,鄙弃官场世俗,追求心灵的空明宁静。

在这一时期,他结识了佛印禅师,重晤了诗僧参寥,并与他们同游庐山,泛舟赤壁,寄情山水,寻古访幽,诗词唱和,三人成了挚友。“东坡居士”的称号也取自此时。虽然仕途失意再遭贬祸,但创作上却迎来了丰收季节,流传千古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等名篇均写于此时。他在诗文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慨,表现了他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洒脱心态。

四、“屁风”把居士吹过了江

东坡被贬瓜州时,经常去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与佛印谈禅论道。有一天,东坡居士自认为修持有开悟,马上提笔撰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好后,派书童过江,递给佛印禅师品赏。佛印看后拿笔批了二字:“放屁”,又叫书童带回。东坡自以为禅师一定会对自己的禅诗大加赞赏,打开一看只见“放屁”二字。东坡又气又怒,即刻便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船到岸边,佛印早已在江边恭候。东坡一见佛印就怒气冲冲地说:“作为至交道友,你即使不认同我的修行、不认同我的诗作,也不能恶语骂人啊!”佛印听后大笑说:“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点‘屁风’就过江来了?”东坡听后,恍然大悟,也笑了起来,自惭修行还不到家。

五、佛印致书开示慰勉

元丰八年(1085)王安石变法失败,苏东坡被擢升为翰林学士兼侍读。旧派司马光入朝为相,尽废新法,恢复旧制。东坡不满,书章上奏,认为新法“不可尽废”,应当“参用所长”。结果遭到新旧两党的夹击,不得不连上章奏,请求外放出任地方官。元佑四年(1089)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出任杭州太守;绍圣元年(1094)新党再度执政,将苏轼视为旧党,贬为宁远军节度使,安置在惠州(今广东惠阳),时年57岁。贬谪惠州时,佛印致书开示慰勉:“子瞻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远放寂寞之滨,权臣忌子瞻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三十年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不堕落。昔有人问师:‘佛法在何处?’师曰:‘在行住坐处,着衣吃饭处,屙屎撒尿处,没理会处,死活不得处。’子瞻胸中有万卷书,下笔无一点尘,到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聪明,要作甚么?三世诸佛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汉子,子瞻若能脚下承当,把三十年功名富贵,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

东坡居士在宦海沉浮挣扎,佛门给了他欣慰。他是否接受了佛印的慰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