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南岳佛教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张齐政

改革开放30年来,南岳佛教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相对于其他佛教名山来说,南岳衡山作为南禅的发源地——“天下法源”,却相对地落伍了。与历代祖师和高僧大德创下的光辉业绩与基业不相称,与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对南岳佛教所作的评价有很大的距离:一是世俗百姓对南岳是佛教南禅发源地认识的不多;二是30年来南岳的高僧大德比较少;三是南岳佛教在全国佛学界和宗教界的名气不够大。如不急起直追,将与他人距离越来越大。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弘扬佛法、光大南禅”,打造南岳佛教名山、南禅祖源名片,为南岳衡山顺利通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申报工作而祝福,作为一位佛门弟子之外的学者,窃以为南岳佛教的佛门也应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因此,不揣冒昧,特从民间信士和寺院僧众两个方面向南岳佛教协会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如有不妥或不敬之处,还望慈悲为怀,加以海涵为盼。

1、大力向南岳衡山的游客(香客)进行佛教基本常识的普及。要使游客在南岳旅游期间了解佛教的一些基本常识,使他们认识佛教、认同佛教,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因为佛教是要求人们团结互爱、关怀众生、慈悲为怀,引导人们向善弃恶,遵循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当然我们不能企望游客们个个都信奉佛教。但我们只要游客在我们的佛教常识的了解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克服了以往的陋习和心中的魔障,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印刷一些宣传佛教基本知识的小册子***送给游客和信士,或者通过经变文、经图文的形式将晦涩难懂的佛教经典变为老百姓通俗易懂的文字与图画,制作栏目刊在寺院的走廊、寮舍、墙面等处,对游客起到佛教基本常识直观的教育作用,也便于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使游客和信士们知道佛教的本质、目的和意义;熟悉诸如“禅林”、“丛林”、“方丈”、“住持”、“比丘”、“比丘尼”、“居士”、“法会”……等基本常识;了解佛教寺院有哪些执事,入佛教寺院修持有哪些手续,佛教寺院僧众的衣食住行怎样,佛教寺院有哪些清规戒律……等有关佛教寺院的规定。人们只有了解了佛教、熟悉了佛教之后,才能很好地去认知佛教,从而去践行佛教。否则,人们对佛教只能是一种神秘感,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一种只有出家人才能从事的事业。于是,与百姓的距离只会愈来愈远。因此,要弘扬佛法,光大南禅,必须要走佛教知识大众化的道路。广大百姓知道和了解了佛教,才能做到人人心中有佛。

2、建立禅学社。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佛学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个方向不断深入的:一是寺院僧众,其中以历代的高僧大德为主;一是民间大众,其中以信奉佛教的文人学士为主。在中国的民间,有着许多的佛学爱好者和参禅者,他们的佛学基础和佛学修养均很不错。因此,南岳佛教协会可以出面组织和建立民间信士的禅学社,作为广大信士学佛参禅的民间学术研究团体。让广大的佛学爱好者和禅学研修者之间多加联系,定期聚会,共同印证禅学心得,参悟佛学奥义,阐扬南禅机锋。

3、培养专职的佛教僧人导游员和讲解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层次也不断提高,在大自然中呼吸,在历史的殿堂中汲取,在宗教的信仰中陶冶。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旅游人数不断增长。而在宗教旅游景区,寺庙又是其大宗之一。来寺庙参观访问、寻古探幽、感受宗教气息是旅游的重要项目和内容。目前在南岳,导游员均是清一色的旅行社导游员,他们基本上只是机械地讲解一下南岳各寺院的大体情况,既对各寺院的沿革不很清楚,也对佛学基本知识不甚了解,特别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无法解答对佛学感兴趣的游客的提问。因此,建议南岳佛教协会在每个重点寺院培养几个自己的专职的佛教僧人导游员,遇到旅游团队和一些身份特殊的游客,则由寺院专职的僧人导游进行讲解。介绍本寺院的缘起与发展历史、本寺院的建筑风格和寺院规格以及本寺院各个建筑的名称、佛教的一些基本常识与礼仪、本寺院在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本寺院在历史上出现的高僧大德及其他们的典故逸闻,等等。这样,来寺院参观的游客不仅对佛教寺院的建筑有了了解,对该寺院的历史和高僧有了了解,同时也等于上了一堂直观而生动的佛学教育课,不但便于佛教的传播,也便于使游客对佛教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

4、筹建南岳佛学院或佛学分院。佛学院是目前国内佛学界的高等学府,既是培养佛门弟子的学校,又是进行佛学研究的机构。有佛学院的地方,一定是佛门重镇。要么是佛教圣地名山,要么是大德高僧云集,要么是寺院香火旺盛。现今国内除了中国佛学院外,相当多的佛门圣地都有了自己的佛学院。如安徽的九华山佛学院,福建厦门的南普陀佛学院,四川的峨眉山佛学院等。依赵朴初先生的话:“谈中国佛教,不能不谈禅宗;谈禅宗,不能不谈南禅;谈南禅,不能不谈南岳。南岳是个出祖师爷的地方。”南岳衡山是南禅的重要发源地,是“天下法源”。禅宗(主要是南禅)是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它完成了从印度佛教向中国佛教的革命性转变,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化佛教。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也曾认为:嵩山、清凉山(五台山)和南岳衡山是当时全国的三大宗教中心。南岳没有一所佛学院,似乎与南岳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不太相称。因此,应该在南岳筹建佛学院,以光大南禅,弘扬佛法,再现往日南岳佛教的盛景。如果暂时不行,在南岳筹建一所佛学分院也是可以的。一方面可以多邀请一些大德高僧来此讲学,提高南岳佛教的声誉,加强南岳僧人的佛学修养;另一方面则可以为以后正式建立南岳佛学院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佛学院办起来,南岳的佛教自然有了名声和地位,自然可以培养出在中国佛学界有较高佛学修养的大师。如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长沙岳麓寺方丈释圣辉大法师,就曾经在九华山佛学院任过教和主持过佛学院的工作。

5、定期召开南岳佛学研讨会。如果说,建立禅学社是在民间信士中的话,那么南岳佛学研讨会则是佛门中人的事情了。这种研讨会可以是定期的,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既可以是在南岳佛教僧人内部进行佛学的研究和佛理的探讨,也可以扩大规模,组织全省乃至全国的佛学界人士进行研讨。这种定期举行的佛学研讨会,要求南岳佛门弟子都要在研讨会(或小组)上发言,交流自己的佛学研习和参禅心得,相互印证,相互讨论,从而提高自己的佛学理论水平和修养,促进广大僧众钻研佛经和对禅学的参悟。当然,民间信士中佛学修养较高的人也可以参与其中,入世者和出世者共同讨论佛学,更是一件善事。在每次佛学研讨会召开之前,要事先拟定一个主题,让各寺院有所准备。同时,每期研讨会都要有一位方丈(住持)作主题发言。每期研讨会都要邀请国内佛学界的名流来南岳作一次佛学研究学术报告。每期研讨会结束之后,可在《磨镜台》、《正法眼》、《法音》上刊发论文、通讯,对研讨会进行综述报道,然后发给各寺院和呈送上一级佛教协会和相关***主管部门。

6、建立南岳僧人的培训和进修制度。为了提高南岳僧人整体的文化素质和佛学造诣,建议南岳佛教协会应该建立一种常规的僧人培训和进修制度。每个僧人都要定期地参加培训和进修。各寺院地位较高的执事,如八大执事(监院、知客、维那、僧值、典座、寮元、衣钵、书记,不知南岳寺院是否设置)必须要定期到佛学院去进修,或者到全国着名寺院去跟班学习;一般的僧人则由南岳佛教协会自己组织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僧人到一些着名寺院和佛教圣地去参观取经,加强与全国各地佛学界和佛教寺院的联系,了解和学习别人的修习方式和管理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佛学修养和寺院管理水平。还要经常邀请国内或港台地区,以及日韩等国的高僧来南岳讲学,开慧眼,植禅根。这样,对南岳的佛教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7、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佛教在社会上的地位,使“慈悲为怀”和“众生平等”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南岳佛教协会应组织僧众们多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如捐灾、捐学、抗病,等。在这方面,衡阳基督教会的许多做法值得学习。他们经常在大街上作一些防止爱滋病和禁毒活动的宣传,作防止爱滋病的形象大使,深入医院、戒毒所去看望爱滋病患者和吸毒人员,在社会上得到了人们的好评。因此,也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去教堂参加基督教活动。此外,他们还吸引(也可以说是邀请)许多人到教堂参加唱诗班。我想,基督教毕竟是完完全全的洋宗教,没有佛教那样在老百姓中间扎根。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它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却不可小视。所以,佛教必须走出寺院,走出经堂,深入社会、深入百姓,走“人间佛教”之路。

(作者系衡阳师范学院教授、博士)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