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的嬗变(1)

(美)韦斯特∵着∵宇恒伟∵译

佛教在中国的嬗变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印度的“无我”宗教到中国的人文宗教。

公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传播到中国。那时,中国的“人文主义”已经完全确立。儒家达到顶峰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伴随着孔子的神圣化而走向了终结。老子和庄子的教导在哲学以及宗教领域仍然保持着影响,特别是庄子逐渐成为黄老崇拜的对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道教描述为人文性,因为人们经常认为道教是人类自身悖逆自然的结果。老子和庄子教导人们要适应自然,特别是庄子警告说:“道法自然。”不过,像儒家一样,道家特别具有人文色彩,它理想中的个人是“圣人”[1],只有圣人才能维护和管理社会,使社会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老子》和《庄子》就对人怎样生活在世界上以及人怎样管理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是在这种强烈的人文气氛中,佛教才开始进入中国并得以发展、繁荣。因而,从一开始,佛陀就被中国人用世俗的词语来理解。牟子《理惑论》提到:就佛教而言,佛陀被认为具有崇高的道德,用谚语讲就是“积累道德”、“意存道德”、“道德之元祖”等等。在中国,释迦牟尼被称为“能仁”,它的书面含义是“具有变得更完美的能力”。寺庙被称为“仁祠”或者“良知的寺庙”。现在,“仁”通常被解释为良知、人性、仁慈,在儒家思想中它是一个基本的道德概念。我们不必刻意提醒自己,在《中庸》和《孟子》一书中,仁指的是人类。在道家中,仁也具有美德的含义。从表面上看,中国的佛陀概念——“佛”,一方面包含了凡人的含义,另一方面又包含与之相反即神仙的含义。这也许表明佛陀被理解为超越于众人,但这个词语在古典文献中并没有这一层含义,如在《诗经》中它意味着崇高[2],在《论语》中它只是“名”的一部分。古代,早期佛教徒将它发音为boot。

可以肯定的是,佛陀在中国被作为神仙崇拜。实际上,中国人崇拜三种形态的佛,或者说是佛呈现在三个层面。在中国最流行的佛教神灵是观音,她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从3—12世纪的印度到今天的日本,观音保留了超越性的特征,但在中国她缺少这些特质。从唐代起,对于信仰者而言,观音就是女性、母亲、仁慈的女神。在后来的绘画表述中,玫瑰园依然存在,但她不再和鹤并列在一起,在中国她又成为长寿的象征。从天国收集雨露变为从玉净瓶中为人类祈福。这些不是超越人间的涅盘,而是同健康、富有、长寿等具有同等含义的人间祝福。她不是带着同情俯视人类,她可能坐在竹林边带着婴儿,挎着竹篮。由于她的孝道,在11世纪,她又从一个普通的姑娘变为女神。可见,观音的人性特征是深入人间的。

可能遭到质疑的是,在民间又有种种关于观音的通俗的传说,而观音在许多寺庙中被认为带有浓厚的神的特征。这是符合实际状况的。不过,观音又是其中的例外,因为她具有严格的学术性特征,这恰好证明了观音信仰的超越性与世间性特点。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多个领域发现中国佛教信仰具有人性特征的证据。我们首先通过对净土宗派的发展、救赎教义的广传以及禅佛教的出现等中国佛教发展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净土宗派的发展。

净土宗涉及的是世俗的修行,也许很多人会对这一说法感觉到奇怪,因为在天国的重生意味着脱离和超越世间。不过,人类在这项活动中占有主要地位。准确地说,净土思想不是中国本有,而是在印度就存在的。净土可以说无处不在。在中国和印度,净土宗都是最为流行的佛教宗派之一。在印度,净土指完全脱离尘世的生活,它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在中国,净土是尘世生活的延伸,不存在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在净土世界,人类的联系继续存在着。这就是一个人为什么将他的功绩转移到他的祖先上,对于佛教徒来说这也同样具有功德,这使我们禁不住想到儒家的祖先崇拜。

净土教义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开始。当佛教进入中国时,它立即与致力于永生的黄老思想结合。黄帝和老子在庙祠中被崇拜,因为人们认为黄帝和老子知道通向不朽的秘密。公元65年,佛陀在庙祠中受到同样的尊敬。或许也是同样的缘故,大约165年,佛陀与老子在某些地方被人们并祭。在这数百年间,佛陀和老子通常被人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关注。这表明,佛教和黄老之道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混乱。在这种层面上,佛陀和老子一样,都是人们所认为的永久不衰的存在。

慧远创立净土宗派时,他的信仰主要立足于两个原理:灵魂不灭和报应理论。这些教条在中国已经持续了数世纪,并且构成了人类探索永生的哲学和伦理的基础。慧远对这种生活非常感兴趣。对净土教条作出详细说明的是昙鸾,他深受道教的影响,是一个不朽崇拜和神秘科学的追随者。他甚至写了道教关于延长生命的导引的论着。通过以上的考虑,我们也许能正确推理出,净土的再生正是人类追寻延长生命的延伸,其中心目标不是人类存在的终结,而是延续。

二.救赎教义的广传。

像净土教条一样,度化众生的说教不是中国所独有的,虽然在印度大乘佛教阿弥陀佛概念中这是非常模糊的,但却能拯救一切有情。如净土教条,救赎的精神和实践得到不断的发扬则是中国化的。按照僧人道生的理解,救赎犹如一场戏剧。道生强烈地反对从印度传承到中国的“一阐提”思想,因为在《涅盘经》第六章中有“一阐提永远不能成佛”的说明。道生坚持佛性是普遍的,甚至一阐提也具有。他的观点具有如此的震动效应,因而被众僧离弃。后来,他的理论被从印度传来的大品《涅盘经》所证明,并构成了大乘佛教救赎理论的基础。

道生富有创见的理论是他对“涅盘”∵的体悟。道生指出,涅盘超越生死,是真如,是真实的状态,是无处不在的真实。因此,说某些人缺少佛性是不合理的。那么,道生思索的“真实”是什么?我们如何能忽视儒家和道家对他的影响?既然我们已经得出儒家和道教理想的个人是圣人和神仙,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为儒家和道教都认为每个人是具备成为圣人和神仙的可能的。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同时期,就像道生提出他的激进思想一样,道教学家葛洪认为个人通过修习以及从大自然摄取营养也可以成为神仙。

人性问题被儒家和道家密切地关注了好几个世纪。道教徒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他们根据道教哲学、不断持续的生命及其宗教,认为后天培养是凡人通向圣人最重要的途径。儒家弟子也详细地对富有人性的良知的起源问题进行过争论。虽然观点不同,但总的结论都认为人性是善的。通过后天的培养,凡人可以成为圣人。道生也受到这一强大传统的影响。也许,作为他的朋友和老师的慧远对他也产生了影响。道生在庐山住了七年,那里是慧远创建白莲社以及宣传净土福音的地方。他们相互紧密联系。慧远是一个知名学者,他对《诗经》和《仪礼·丧服》发表见解。在对佛性的论述中,他讲到这种不可摧毁的真如存在于凡人和圣人中,通过启示它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到。这听起来和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差不多。道生虽然不同意慧远提出的真如佛性,但在人性问题上道生又和儒家以及道教传统一致。无论如何,普遍救赎的理论是信仰人性良知的结果,如果再向前一步,人类将会超越自我。(未完待续)

(英文原载于1957年9月—1958年1月《东西方哲学》第7卷)

--------------------------------------------------------------------------------

[1]译者注:英文一词是“the∵sage”,韦斯特没有区分此词在儒家和道家中的不同,译者按照英文原意翻译为“圣人”或“圣贤”。实际上,儒家和道家理想境界的个人是不一样的,儒家偏于圣贤,道家则偏于契合自然本真的人。本文译者一律将“the∵sage”译为圣人,下同。

[2]∵译者注:《诗·周颂·敬之》有“佛时仔肩”一词。∵“佛”,音弼,郑玄释:“佛,辅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