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企业论坛论文发表人蔡稔惠法鼓山人文社会基金会关怀委员会主委∵论文:幸福企业怎样安装『爱的礼讚』⊙採访/菩提星学会黄伊琳

幸福企业是奠定祥和社会、幸福国家的基础。企业能够幸福,国民经济也会跟着好转,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自我满足,因此幸福企业是创造人民快乐泉源的地基。

法鼓山人文社会基金会,关怀委员会主委,同时也是关怀生命专线总督导蔡惠稔老师提出,现今民主开放的时代,企业对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有影响与贡献,因此企业应当挑起社会责任,带头追求幸福,才能带动国民经济的幸福。

说起来,企业如何才能够幸福?其实就是回归到每个人,以追求幸福为目的的人生。在佛法中,真正能够让人完全幸福的,就是要解脱开悟。蔡稔惠老师根据佛法的精随,结合「幸福企业」的理念,设计了一套『企业安装「爱的礼讚」就是幸福企业』的模式,以大家所熟悉的安装电脑程式为比喻,架构出一套完整的系统。

问:请问在这次您的论文中,「爱的礼讚」以电脑程式安装的概念设计出来,这样的构想是怎么来的,可否谈一下呢?

答:很久以前有人曾经e-mail过一篇文章给我,标题叫「如何安装爱」。我的灵感就是从看到的那篇文章来,不过当初我看的时候,文章的内容还很简陋,我则是再把架构设得更完整、详细,并且根据心理谘商的理论和佛教义理,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感谢这位陌生贵人。

问:请问在您的论文架构中,要安装「爱的礼讚」必须要先「空掉杯子」,「空掉杯子」指的是甚么?

答:「空掉杯子」是从蔡志忠的漫画中「杯茶禅理」的概念引申出来的。我们每个人在接受老师传授概念之前,如果不先把自己的成见、念头杂七杂八的东西放掉的话,就无法接受老师要传递的东西。就好像一个杯子里有很多的旧有的、不新鲜的茶水,必须先把杯子清乾净之后,才有空间装新的、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问:请问在您的论文中,设计的表格里有一份「生命贵人─支持系统」,这里的「生命贵人」指的是否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善知识?

答:是的,没错。我的论文中所有提到的东西,其实都和佛法有关,也可说是从佛法中的义理撷取出来的。其实还包含命理中「贵人」、以及生涯谘商中「支持系统」「生涯导师」(mentor)的概念。这里的「生命贵人」,是出自《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菩萨化身为各种形象救渡众生的概念。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贵人,这贵人还不一定是以「人」的形象出现。好比说,在我的表格中有一个是「宠物癖好贵人」,假使今天有一个人他需要一只宠物陪伴,抚慰他的寂寞,这时候身边出现的一只小狗或是小猫,就是他的贵人。这份表格让大家练习的时候,可以将身边的贵人一一做分类。比如老师是属于「长辈贵人」、对自己的影响有哪些?是物质的、心灵的?这位老师的付出是有条件还是无条件的?依照这些分类的设定去做,同时也可以检视我们和身边人的关係。不管我们身边的贵人有哪几种,我们一生当中一定都需要一位「无条件而且是正向付出」的贵人。此外,我们也可能在「受中给」、「给中受」。因此,生命是一场互为贵人的历程。

问:在您论文中的这么多表格,有一份表格是可以明显看出依据佛法的教义,那就是「觉醒到觉悟」,能否就这个部分谈谈?

答:「觉醒到觉悟历程」的表格,其实就是以谘商心理学为基础,慢慢地深入到佛法的修行中。在「觉醒到觉悟」的表格中,我把它分为六个阶段,从「不知不觉?习行不察」、「事后有知有觉?习行调适」、「及时有知有觉?习行调适」到「当下有知有觉?妥适同理」,前面这四个阶段就是从心理学入手,开始改正每个人的想法、情绪、行为、习惯等,但这些都还只是在六道轮迴的範围里,第四个「当下有知有觉?妥适同理」阶段就是六道中的人天道。过了这个阶段到第五个「当下体悟空有不二?自在放下」就是进入佛法境界中的解脱道,第六个「当下体悟能愿不二?乘愿同理」就是菩萨道。如果第六个阶段也过了,就是修行到最后能够成佛。

问:请问论文中的「身心ABCP」从哪里可以看出和佛学的观念有关?

答:很简单。其实「身心ABCP」这个图表中,A(情意的)、B(行为的)、C(认知的)、P(身体的)和「我」,这五样东西互相影响,环环相扣,指的就是我们的「五蕴」,「色、受、想、行、识」。P(身体的/器官健康、感官感觉)是「色」和「受」;A(情意的/喜怒哀惧)是「受」;C(认知的/观念、想法、记忆)是「想」;B(行为的/身体动作、口语沟通、文字表达、肢体语言)是「行」;「我」则是「识」。这里的「身心ABCP统整模式」合起来就是指「五蕴」。重要的是能有所觉醒、保持平衡而有弹性。

问:请您解释一下图一的「应、愿、能、所」是甚么意思?

答:在图一中的「应、愿、能、所」可以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做的这件事是「能」的成分居多呢?还是「愿」的部分居多?比如说,大部分的人在工作上班的时候,所做的事情都是「应」和「能」的成份居多。「我为了要拿到这一份薪水,我『必须、应该』要去做,我也有『能力』做。」但是,光只有「应」和「能」的部分,而没有「愿」,心里愿意做的话,久了就会感到不快乐。如果光是有「愿」,心里面很乐意做也很想做,但是却没有「能」的执行力,也无法达成目标。这三个部分最后都会指向「所」,也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我究竟是甚么样的人?」、「我的所作所为都符合『应、愿、』这三个部分吗?」。这其实就是佛法中所讲的「能所」的概念。我们所认识的这个自己,究竟是谁?

问:在您的论文中,安装了「爱的礼讚」之后,会出现的七个彩虹阶段。每个阶段话语看起来都很温暖、有力量。感觉很像是西方教育在阐述爱的精神,能谈谈您的想法吗?

答:其实这张是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翻译下来的。在我的论文中,附有一张英文的表,就是这张七个彩虹阶段的原文。这七个阶段都特别注明人一生的年龄,几岁到几岁是哪个阶段。但实际上,不管我们活到几岁,我们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需要不同阶段的「爱」。即使已经成年,一样需要婴儿时期,父母所给予我们,支撑我们生命的「爱」,甚至是到了老年,反而更需要婴幼儿期的「爱」,正是所谓的返老还童。这张表格有一个特别的用途,可以从其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爱的话语」,然后请身边熟悉的、亲密的亲朋好友念给自己听。同样的,自己也可以挑选一些觉得适合的话,送给身边的家人、朋友。也不一定是要用念的方式,这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用不同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我这次论文的主题是《幸福企业怎样安装『爱的礼讚』》。当企业的雇主/老闆、员工、顾客/消费者,三方面都同意安装「爱的礼讚」,同意让企业成为「幸福企业」时,大家互相之间就会愿意互相付出「爱」。也会互相成为对方的「生命贵人」,因为「贵人」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在企业中,老闆和员工、老闆和消费者、员工和消费者,都是可以互为「生命贵人」,这样才是「幸福企业」的理想。并且达到三合一,或是二合一,不分你、我、他或自、他的境界,这也就是佛法中说的「不二」的概念。

(请参阅「摘要与大纲」)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