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一首唐诗可以用来形容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形态。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形容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因一念无明就离开家乡在外面流蕩,轮回三界而不得解脱。不过这又可以用来形容有的大菩萨,在世间来来去去渡众生,却为使众生得到解脱。无明的众生若回头的活,他们就回到他的佛性当中。第二句“乡音未改鬓毛催”,乡音是指我们的佛性,佛性是永远不变的,不管是凡夫或菩萨,佛性都不增不减,但娑婆世界的众生却敌不过时间的流逝,色身都会老化因而鬓毛变白了。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是指儿时的玩伴对他们现在相见的老人都不认识了,还去问客人你是从那里来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我们役有智慧来见到我们的佛性,还因怀疑这个佛性的存在而产生疑问,其实我们的佛性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的,这才是真正的中道。

从生死中得到解脱可说是佛法的终极目标。解脱不是叫你脱离世间,而是从生死中解脱,解脱在巴利文叫moka∵,在梵文叫moksa∵。解是解开,解开烦恼,解开疑惑,脱是脱掉,一解开了就脱掉放下。有情众生的解脱是身心两方面的,身的解脱暂时是满足了生理的需要,如饥渴等。但世界上从历史来看没有一个人能免于色身的死亡,不管他是如何的健康,富有和地位高昂,因为我们的肉身是客观的因素存在。人身如客栈,我们的心在六道中来来往往,依据我们的业力而不是任何主宰者而投身,所以我们要有智慧来判断我们的行为的好坏,自己的起心动念,来选择自己的人生的道路。我们的身体如客栈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我们不能永远待在客栈里,我们还是要回家。中国禅宗在参禅时常会问:你认识你的本来面目了吗?或你回到家乡了吗?有的人到了佛堂,或遇见了***会痛哭流涕,好像回到了家,就是那种感觉。因为在六道中我们有很多的无明和烦恼,一旦回到佛性之家我们才感到安全。佛陀告诉我们说身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要离开的,心才是主人。

中国的文明在三,四千年前有说到,“死者,归也”。中国的古书-礼记也有记载“死者,鬼也”,这里的鬼不是指神鬼的鬼,而是在经过数千年来的演变和错误的认知以后,华人把死亡和鬼画上等号,同时认为鬼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此看到有人办丧事就避开,尤其是神教的敲敲打打,经历十殿阎王,非常恐怖。这些恐怖的仪式无非是有心人杜撰出来而有机可乘。鬼是什么?就是“归”,∵回家的意思。我们学佛的人要有智慧,认清宇宙生命生死的真相,从无明生死烦恼之中寻求解脱,心明白后就放下。从佛法来说,一个修行人的死亡叫圆寂,佛陀的圆寂叫“完全的不生”,无明心不生,痛苦心不生,烦恼心也不生,执着心不生,彻底的不生。我们的身体无法永远不灭,无论如何你去维持它,它终有一天老,病,死。可是佛陀却揭示我们的心可以得到究竟解脱,我们要解脱就在我们的心,而不在我们的身,不需要去炼丹练仙。佛法很简单,要解脱就在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就要知道是什么让我们的心解不开。

从佛法来说,我们都是关在无明,痛苦,烦恼的牢房里面的囚犯。杂阿含经第599经有描述到一位天神向佛陀请法说:

内结与外结

人为结缚结

瞿昙我同汝

谁能解此结

外结是通指身体的阻碍,它会有老,有病,有死,及不能自在。身体在老化的时候,会感到衰弱和没力气种种的不方便。内结是指心结,我们的内心有很多的不安,烦恼,痛苦,无明,对人生和众生的不明了等等。这位天神说“人为结缚结”,这些内结和外结都是众生自己找来的,把外界的万象当作是真实的来执着,而生起种种的烦恼,来自己绑住自己。中国禅宗六祖大师说: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我们的佛性本来清冷光明,本就不受任何的尘埃,是我们因无明而绑住了自己。譬如有人死了,无知的人惟恐避之不及,认为会被死人“煞”到,这就是自己没有智慧而绑住了自己。如果是佛教徒的话,会去帮他助念,因力临终的人需要外缘的支持,使他的心安定而往生,这是一项很大的功德,就因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智慧,也因此得到心的解脱。对病人也是一样,病人是徬徨而最需要安慰的,我们应该有慈悲心去慰问他,而不是存有怕被病人“煞”到的迷信的观念而又被它绑住了。

那位天神又再问世尊,谁能解此结呢?世尊回答说:

持戒有慧人

修习心与慧

有勤志比丘

彼能解此结

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菩萨戒,比丘戒等,是佛教徒为人处事,修行佛道的基础,有如儒家的人伦五常的关係。有慧人是要听闻佛法培育智慧的人。持戒是从三皈依开始,皈依什么呢?有事的皈依,即三宝的佛、法、僧,和理的皈依,即我们的觉性。修习心与慧是指有修习禅定,念佛,持咒的人,因为心有定力就能通过观照而生起智慧,这样发心精进修行的比丘,勤劳的闻、思、修,他能解开内结与外结。

在公元十四世纪,中国出现了一本论述,叫“解脱道论”,可是开始不受重视,因为翻译到很拗口。到了公元十五世纪,斯里兰卡出现了“清净道论”,作者是觉音大师,后来学者发现它们两者有相似之处,甚至认为“清净道论”是从“解脱道论”发展出来的,只是“清净道论”写得比较有系统化,讲如何达到清争和解脱的境界。二十世纪的德国佛学大学者-根舍,他说如果他有一天流浪到荒岛,只能带一本书的活,他会带“清净道论”,但他是个基督教徒,他也是大乘般若经典的学者。

清净道论是一本解脱的百科全书,一步一步的讲解戒,定,慧的解脱道路,可以归纳为七清净。第一清净是戒清冷,就是我们要守持世间的伦理道德,以保持下一辈子还是在人道,而不会堕落到地狱道的苦,畜生道的痴和饿鬼道的贪。第二是心清冷,就是要保持心能专注而没有烦恼,散乱,或颠倒妄想,比如读书做事都需要专注才能成功。因此心清净就是要修禅定,只要进人了安止定,进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定,就可以脱离了欲界的苦。一切有为法都是苦(dukha∵)的基础,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都不自在,不能作主,都要靠其他的条件。如我们要我们的身体永远健康,长命百岁,不会生病疲倦,亦得到吗?办不到,因为这些都要靠种种的因素,我们身体要维持下去,除了生理的因素外,还要有心理的因素,统称为四食:段食-如我们吃的各种食物,融食-我们六根跟外尘的接触,思食-我们的各种心念,识-我们的意识形态。当孩童的时候大家才很快乐。可是长大了,老了,病了,死了,就越多烦恼。美丽的容貌也是苦集,因为年华老去时,失去容貌变成恐惧的苦,富贵也是一项苦集,除非生起智慧和慈悲,以富贵来利益众生,如中国古代的袁了凡,以自己为官的权威,为老百姓作出种种的利益,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可以通过禅修,持咒,念佛来使心安定下来,这样才会发现我们的心,找到生命的力量,才能找到解脱的方法,这就叫心清净,到了第四禅的捨觉支时,心就清净了,脱离了欲界,虽然还是未解脱。

为什么我们会有内结和外结呢?是我们的心去“取”的。“取”在巴利文叫Upadana∵。Dana∵是布施的意思,而adana∵是不肯布施,Up∵。是接近的意思。所以Upadana∵是不肯放下,即取的意思。对喜欢的人,事,物不肯放下,对不喜欢的人事物也不肯放下,而在心中懊恼,气愤,既是我们的六根在接触外尘后所生起的种种执着,我们就被内外结所绑住了。阿含经告诉我们不是外境在绑住我们,而是我们的心一遇到境界后就把自己绑住了,使心不得自由。如一旦被人骂了一顿,虽然这个过程已经逝去了,但我们还是把它放在心里。有一位法师叙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位老人往生了,请了师父去超度,到了丧家要开始法事时,他的老太太却说让我来先,她就开始对着死者谩骂一顿,把他生前对她的欺凌狠狠的数落了一番,骂完了,气也平了,就对法师说,现在轮到你了,法师回应说,那还需要我超度?你先生已经被你超度到“地狱”去了!因为你这样咒他,他心里会很难过。所以没有修行佛法的人,他会把仇恨带到下辈子去,要把债讨回来,成了冤冤相报,这就是放不下,不能解脱。人生就是这个祥子,被善恶业所牵引着,不是向人讨债,就是还别人的债,这叫轮回,或循业故流转。

因此当我们的六根接触到外境时,我们会有感受,然后生起爱取的心(十二因缘)。取有四种,第一种叫欲取。我们都是欲界的众生,我们有五欲,即色,香,味,触,法;或是财,食,名,色,睡,有那一个众生是例外的?第二种是见取,就是指我见的意识形态,先入为主,小时候如果被教导应该避开死人的丧事时,长大了还是有这种观念,运是会避开丧事,这种缺乏智慧的意识叫见取。我们的心能生种种的方法,也能收取种种的法,如现代电脑的随身碟,可以容纳无数的资讯,可是如果没有智慧来分辨的话就会堕入邪见和迷信当中。第三种是戒取,既是明白了人生的苦后想要求解脱,可是没有碰到正法,却碰到了邪师邪法,灌输你邪见,使你疑神疑鬼,更加迷信,跟着他修行,使心更加不自由,甚至赔上性命和慧命。我们参加了法会之后,心胸应该是更宽鬆,更能放下才是,而不是去迷信祖坟的风水不好,或是身后有几个孤魂跟着等等让你心更恐慌的邪见。第四种是我与见,既是人我见与法我见。这是很深的修行,只有通过禅修才能洞悉和放下。第一是先戒清净,第二是见清净,使心安定下来,然后修定,才修观,证得人无我法无我。

前面的戒清净是脱离了欲取,心清净是解脱了感受,见清净是解脱了见取和戒取,这样就驱除了一些无明。第四个是渡疑清净,主要是明白对因果的疑问。我们世俗的学问,数学,理科,化学有那一科能够离开因果的道理?可是偏偏就不相信自己的生命就是因缘果报,不相信自己的生命是业力所形成,自己的业捆住自己,等到自己去禅修成就后,就会明白今天的我是昨天的延续,但又不是昨天的我,不一不异,这就放下我与见和明白因果的关係。

第五个是道非道智见清净。这是指我们听闻佛法,研究佛法,修行佛法,慢慢的心就清净,明白走上解脱的道路了。反之如果我们不听闻佛法,不研究佛法,不修行佛法的活,心就越来越散乱,就是非解脱的道路了。俗语说,三天不读书,面目可憎,就如***人说的:三天不温书,学问爬到树上去了。就像我们不是常念佛,禅修,闻思佛法的话,功夫很快就完了。如果你造了善业,你就有乐的果报,造了恶业,就有苦的果报,造了净业,就有解脱的果报,你会相信因果,那你就有道非道的智见清净。

第六个叫行道智见清净。就是老实修行,跟着善知识如法的修行,等到修行成就时,就证到阿罗汉果的智慧,即第七的智见清净,依据南传佛教的见地那时就是得到解脱,征得还有色身所谓的有余涅磐,死时证得无余涅磐(Pari∵一Nirvana∵)。而依据大乘的见地,阿罗汉只断了见惑,还没断思惑,需要再进一步再修十二因缘,断见思二惑,证僻支佛,再修六度般罗密,行菩萨道,以断尘沙惑,这还不够,要继续修四般罗密:方便般罗密,愿般罗密,密般罗密,智般罗密,以证十地菩萨等觉的果位,以致妙觉佛陀的果位。大乘经典的大智度论中有提到解脱的道路,他说应以大悲为上首,以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相应。即是应以众生的利益为先而作种种修行,但心中能观一切皆是因缘而知无所得,一切智是般若智,也是圆满无碍,一切境界是空的,不即不离的。这进一步解脱的义理是,以大悲为上首是驱除了以为涅磐为真实的执着,如阿罗汉执着的解脱境界,同时以种种方便,佛教的,世俗的来利益无数众生,这样来破除尘沙惑。因无数的众生有无数的根机和烦恼,我们必须学习各种方法及跟众生互动来帮助他们,这样就一直在破尘沙惑,一直到破根本的无明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这才是究竟的解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