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005年夏,济群法师应邀参加“五台山清凉之旅夏令营”活动。除专题讲座外,主办方专门安排半天时间,请法师为营员答疑解惑。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一·学佛与做人∵

问:佛教也提倡孝道。对出家人来说,怎样实践孝道?∵

答:孝道有各种表现形式。出家人行孝的方式,主要是以修行、以引导父母学佛来报答养育之恩。若父母确有生活困难,戒律也允许出家人供养父母,甚至可以接到寺庙或附近居住。世人所以觉得出家人不孝,多是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这代表儒家传宗接代的观念,但它就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吗?事实上,若不是这一观念误导,中国的人口数量及男女比例会更正常些。

至于对父母的报答,其实有许多出家人做得并不比在家人差。当今社会,真正有孝心的并不是很多。而出家人因为学佛修行,往往更有感恩心,更能体会父母的恩情,更懂得知恩报恩。∵

问:我有个朋友,母亲信佛多年,他受母亲影响而学佛修行,并因此不愿结婚,现在三十多了。母亲逼着他去见对象,他见了就不愿意,觉得没有共同语言。但母亲说,如果你不结婚,我就改信基督教。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没有感觉,无法结婚。现在,他母亲改信了基督教。从佛法的角度,怎样圆融地处理这类事?∵

答:结婚和不结婚,代表着不同的个人意愿或需要。有的人需要结婚,有的人不需要结婚,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其实,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不喜欢结婚,宁愿做单身贵族。人不是非要结婚,非要千篇一律地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最后退休养老,每天无聊地打打麻将,稀里糊涂地离开世界。愿意这样过的人,当然可以这么过,但不愿意这样过的人,应该有选择的自由。∵

我觉得,文明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在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就是一切。问题是,若他们的意见是错误的,是否有必要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来协助他们完成这个错误?若父母不考虑儿女的自身需求,只要他们绝对顺从才能满意的话,那是一种狭隘、畸形的爱。∵

至于这位母亲因此改变信仰,足见其信仰之肤浅。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根本不了解佛法的大智慧,觉得信佛教和信基督没什么区别,那种所谓的信,只是泛泛的迷信、盲信。因为他们只想得到暂时的依赖和安全感,对人生没什么深入思考。这种需求,是一般宗教都可以满足的。对于这样的人,其实信什么宗教都一样。当然,真正要开智慧、了生死,真正要明心见性、安顿身心,那就非得学佛、修行不可。∵

问:建立佛化家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建立佛化家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三点:一方面,是以佛法观念指导整个生活。《善生经》中,佛陀就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种种事项,从而使夫妻双方、兄弟姐妹、六亲眷属之间和谐相处,同时还要培养慈悲心,善待一切人。一方面,是按照戒律的标准生活。从事的职业一定要正当,坚决杜绝法律和戒律不允许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始终保持超然的心态,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问:上次受八关斋戒后,师父说不能妄语,最好禁语。我就反省自己,再观察其他人,发现大家说的话更多,且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废话。我最近几天观察大家交流,也不外乎是情绪的宣泄。应该怎样看待?∵

答:不妄语,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如果别人觉得你整天在说假话,和你在一起就没有安全感。修行的终极目标,是将我们导向真实,而妄语却是在种虚妄之因。我们都是活在自己的内心,而非客观世界中。所以,想法、情绪、欲望就决定了我们的生命品质。众生被无明所惑,积累了太多的情绪和疑惑,就需要发泄,需要说出来。对于这种需要,一般人往往是不能自主的。∵

我觉得,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装着各种动物的动物园,而我们就是给动物投食的人。投放口味不同的食物,会有相应的动物跳出来活动。若是生命不经过有效管理,就会陷在这一大堆混乱中不能自拔。虽然你会有很多想法,觉得“我就这么想的,我就喜欢这样”,其实还是在习惯中身不由己。比如你抽烟,似乎是因为自己喜欢,可马上不抽能做到吗?你讨厌一个人,似乎是主动的选择,但能够立刻就不讨厌他吗?如果我们有自主权,应该有决定的能力,有立刻改变自己言行和想法的能力。事实上,戒烟或改变看法都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逐步培养起对这件事的自主能力。修行,关键是培养生命的自主能力,使任何情绪无法左右我们。∵

同时,我们还要对每个人本着理解的态度,这也是修习慈悲的前提。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觉得应该怎样,然后以此衡量一切。发泄或牢骚,是某些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都是正常的。按照佛教观点,世间没有好人或坏人之分。我给它的定义,是健康和不健康的人。如果我们能这样看待并理解每个人,理解每个人所以需要发泄的真正原因,将会有更多的慈悲心,也能给他人更有爱心的实际帮助,而不只是看不惯他人的行为。

问: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形势导向,不断确定目标;二是以各种手段达到目标,那必然要伤害他人、巧取豪夺等。我自己有亲身体会,三个企业都偷税漏税,否则就活不下去。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答:今天的社会,尚未建立非常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做好企业确实不易。我经常感慨,现在很多人因为做事把心做坏了。面对恶性竞争,企业不这样做就面临生存问题,这样做又内心不安,确实处于两难境地。∵

前面说过,每个人的做事方式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过去,我们衡量一个行为成功与否,更多是从客观结果来考核,考核投资获得多少回报,比赛取得什么成绩。比如开公司,几十年后,积累了相应的财富和管理经验。又如打篮球,人们重视的结果,不外乎比赛取得良好成绩或是技术得到全面提高。除此而外,还有项重要投资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心的参与。我们做每件事都有心的参与,相应的,每件事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客观结果,一是心行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以什么心做事,最后会强化或成就某种心态。若以不良心态做事,就在强化负面心态,最后事情做成了,心却做坏了,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

很多人事业有成,却感受不到人生快乐,这样的成就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学会算帐。社会上精明的人虽然多,包括在座的,很多是社会精英。但从佛法眼光来看,若不能看破轮回的虚幻假相,而是沉迷其中,把暂时当做永久,忽略生命的真正意义。不管多么聪明,其实都是傻瓜。因为你所追求的只是虚幻的泡沫,其意义甚至不足几十年。当你离开世界时,这些成就都和你了不相干,于了生脱死更是一无用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事业成就越大,死时可能更痛苦,因为实在是舍不得,实在是放不下。相反,流浪汉临终时可能还自在些。∵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较高的角度审视人生价值,就能看清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就懂得怎么去做了,抉择时也就不会茫然,不会患得患失了。作为佛弟子,我们应该知道,以偷税漏税来获取更大的利润,是否是属于正当行为。如果一个企业必须通过偷税漏税才能经营下去,那么,这个企业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

二·调心之道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答:若能做到无所住,当然是最好。无所住,即没有任何执着。但是,你现在能做得到吗?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得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一旦在乎起来,可能比谁都在乎。人的心理很复杂,有些人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很不在意。可一旦遇到感兴趣的,就会特别执着。就像同样的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强就越大。若把全部精力投放一个点上,必然深陷其中。我将这种状态比做心灵的巨大陷阱。怎么办呢?我常告诉他们,暂时不妨多在乎一些人,多在乎一些事。也就是说,不要只挖一个陷阱,哪怕多挖一些,也比挖一个深不见底的要好,因为那样太难爬出来。所以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即使你现在觉得什么都不在乎,也不要掉以轻心,以免不经意间落入比别人更深的陷阱。∵

“应无所住”代表较高层次的用心。心的觉性本是无住的,并非通过后天修成。前面讲过,心有两个层面,一是相对的,一是绝对的;一是心的现象,一是心的本质。契入心的本质时,就具有“无所住”的功用。如此,任何东西无法沾染其上。因为心的本质就是空性,任何情绪、尘劳都无法染污它,就像云彩不能染污虚空一样。∵

如果一时做不到心无所住,不妨先选择一个健康而无副作用的对象“安住其心”。一旦具足相当的“止”力,再依正见修“观”。随着观照力的增强,自然能做到心所无住。∵

问: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答: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养正面情绪。情绪有负面和正面之分,哪种力量更强,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所以,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力量,就像以增加体质来对抗疾病干扰那样。一是面对它,想想是哪件事令我们痛苦。狭隘的心是无法承受伤害的,这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结。其实,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是自己的心结,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件事。许多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结,一旦产生作用,我们马上就被它抓住,一头扎进痛苦中。现在,我们要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将问题重新思考一遍,再思考一遍,一直思考到你觉得这其实没什么,然后把它放下。若能这样,即使还不会马上忘却这件事,但它能造成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当然,还有更高的办法,就是当下解决。因为心有制造烦恼的能力,也有当下解除烦恼的能力。一旦将这个能力调动起来,烦恼就像雪花落入燃烧的火炉,立刻会自动化解。这是比较高明的用心方法,多数人可能一时用不起来。∵

问:有种说法是,如果一直跟着心走,心指向哪儿,你就做什么的话,会活得很真实。但现实中我们总有很多束缚,总有很多该做的事。有时就会矛盾,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想做的却是另一件事,那该怎么办?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或者说,做两件这个,再做两件那个?

答:从佛教角度来说,做自己愿意做的,未必是好事;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人们愿意做的,可能是吸毒,可能是打麻将,可能是暴力行为。愿意,代表着一种情绪,一种生命习惯,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若是健康的,生命素质能因此得到提升和净化;若是不健康的,顺其自然就会不断堕落。∵

很多时候,有些事是我们不愿去做的,但很有意义,做了对生命有所改善。但也有些我们不愿做的事,做了也没意义,却又不得不做。比如很多人每天上班,身体不舒服还要去,根本没有做不做的自由,是不是?∵

(问:就是说,当你没自由时就接受它,有自由时就看情况选择?)这就对了。不过也不是不加分析地接受,还是要作基本判断:比如,这个工作是否属于正命?如果不是,即使生活暂时会受到影响,也要马上考虑换工作,否则受苦的还是自己。∵

三·如理思维

问:《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答:“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不对立,而是代表两个层面的修行。佛法修行中,基本贯穿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但修行不仅是止恶行善,更要超越对善恶相的执着。因为修行最终要契入空性,以哲学角度来说,即通达绝对真理。空性又名真如,超越一切善恶,这就必须摆脱二元对待的心。∵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相对的世界;我们现在的心,是二元对立的心。换言之,每个心念都有相应的对象。比如想起某个人,某件事,都有“能想”和“所想”。而在空性层面是没有对待的,是“不思善,不思恶”的绝对世界。凡夫活在相对的世界,而圣贤同时活在相对和绝对的世界。体悟绝待的空性时,是超越善恶的。安住于相对时,则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于普通人而言,相对现象与绝待的心似乎会发生冲突。但对圣者而言,心的相对层面和绝待本质是可以并存的。∵

问:佛法说“诸行无常”。我理解,无常就是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并不是说事物没有客观规律。我是学中医的,我们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周易》衍生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也是统领客观规律的原理。作为中医,在治病过程中,这些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想知道,作为学佛者,应当怎样认识、对待并应用这些规律?∵

答:作为中医来说,需要了解我们的生理结构和脉络,这种了解并不影响学佛。缘起法确实有规律可循,干任何一行,都要钻研它、了解它,在这一前提下,才有能力正确认识乃至应用。∵

至于佛教所说的“无常”,和这些规律并不矛盾。所谓规律,必须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只要是客观规律,一定是相通的。区别只是在于,对规律的认识存在程度深浅的不同。另外,佛教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断惑证真,了脱生死,不同于单纯的治疗疾病。当然,学佛能帮助我们深化对身心世界的认识,也是有助于学医的。

问:法师是研究唯识的,我想请问,“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是说什么?∵

答:根据唯识观点,我们有八个识,分别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修行过程中,首先运用的是第六识,这也说明修行是从分别、造作入手。因此,第六识和第七识在初地、二地已开始转依。而前五识和第八识则要到成佛阶段,在金刚道后才能转依。简言之,在修行转化心念的过程中,心识的转化是有先后次第的。∵

四·身体力行∵

问:无为而为是佛法修行的最高方法,但对于初学者,却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无为而为。很多时候仍是有为而为,感觉很累,障碍也比较大。但若无为而为,又达不到那个境界。应当如何处理?∵

答:有为和无为,是修行的不同层次。开始必定是有为的,任何人都不例外。或许有人会问:祖师不是说“平常心是道”吗?关键在于,什么是“平常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现有的心是很不平常的。因为我们现有的心行基础是无明我执,是贪嗔痴,若不是用很大的力量,根本无法摆脱。只有脱离这种不平常的心,真正的平常心才会显现,然后才谈得上没有造作的用心。无为而为的用心是有次第的,并非开始就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分别,坐下来什么也不想,那多半是在打瞌睡吧?所以,起初必定是有为的,然后再以相应的方法导入无为。从有为到无为,并非水到渠成,也需要特定的引导。∵

问:在修学过程中,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就是对五欲六尘的出离,对生命原有轨道的出离。我们初学打坐时,往往妄想纷飞。事实上,这正与平日的执着有关。最在乎的,必定是打坐时出现最频繁的念头。而那些我们从不在乎的,自然不会形成干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