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殊胜的机缘,我们同修数人,拜谒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龙门生态园的千年古刹天开寺。

出发时阴霾笼罩着北京城,车在拥塞的公路上缓缓前行。艰难的路程,急切的心情,令大家六根突显,怨天、怨地、怨人。刘老师清幽的说:“我们念佛吧。”于是大家一路念佛,在声声佛号中反闻自性。

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在佛号声中逝去。下车时发现阴霾已经散去,天高云淡,清澈明了,清风和煦。冬去春来,花草还未见于山水之间,天开寺北的群山还是显得光秃秃的没有生机。可群山环抱中的天开寺院,青砖红墙,古塔留香,庄严、优美、壮丽。迎接我们的释延佛法师在灿烂的阳光下倍显庄严、洒脱、宁静、慈祥。悠扬的梵呗声,隐约的钟声。“山下行人尘扑面,谁知世界有清凉”,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来到这清凉的天开寺,蓦然生出一种"身心尘外远,岁月尘中忘"的清凉脱俗感觉,顿觉精神上一种难得的自由和轻松。

天开寺,是北京境内历史悠久的古刹之一,距今己有1950多年的历史,也是释迦牟尼佛骨舍利出土的圣地。(据历史记载,天开寺塔内供有15颗佛舍利)。因此天开寺成为闻名世界的佛教圣地,从东汉末年以来,经北魏、唐、宋、辽、金,在北京房山县的中南部,以天开寺为中心,逐渐分布建立了诸多寺院,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庞大佛教文化圈,成为绍隆佛法、教化人心的圣地。由于天开寺地理位置处于战争通途的要冲,唐后期以来战事不断,兵马扫荡,几经沧桑,寺院逐渐荒废。直至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原来的废墟上,复建了天开寺、天开塔、龙王庙、念佛堂、娘娘庙、观音洞等建筑,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佛教建筑群。天开寺得以百废俱兴,恢复开放,重现了昔日辉煌。经常举行讲经,禅修,诵经,念佛,礼忏,打期,传授三皈五戒,祈福消灾,放生,超度亡灵等各项佛事活动。

寺院占地面积126亩,依山傍水,建筑规模庄严雄伟。其中大多殿堂内内都供奉由天开寺监院延佛法师从万里之遥的缅甸恭请的多尊希有而珍贵的大玉佛。寺中还有当今国内最高的手绘唐卡(高达4.3米),做工精细,用料讲究,堪称珍品。

在法师的引领解说下我们依次朝拜了天开塔、兴隆禅寺、大雄宝殿、念佛堂、观音寺、观音洞等建筑群。一个个的殿客、寮房围成各有特色的院落,僧众们将院落收拾得干净整齐。整个寺院静谧安详,僧人衣着朴素,各行其是,不管有无游人,他们仍然故我。他们并没有把你当成游人,似乎你并不存在,也似乎你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他们虔诚地做着自己的功课,安静地打扫院落,一切都是那样的从容,那样的自然和谐。

在天开塔前恭敬肃穆油然而生,塔下层部分泛黄的砖告诉我们这是在原有残破的塔身基础上重修的。塔为八角形,3层空心楼阁式,高约15米。须弥座装饰斗拱,束腰浮雕团龙、行龙等。塔身4个正方向每层均有开放形拱门,其它4面则辟为直棂假窗。每层檐均装饰斗拱。塔左前方新立的“天开塔记”石碑简要的介绍:“天开塔始建于唐(公元六六三年)。唐(公元七一九年)、辽(公元一一零九年)两次重修。公元一九八六年出现了长达半月之久的‘放光’现象。公元一九九零年六月,塔地宫发现了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及辽代木桌等工十余件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天开塔因年久失修,上层塔身已倾圮,只残存一层塔身。为保存、弘扬中华古老文化,公元二零零五年,尤家坟村的尤西森再***的大力支持下,自己出资和众佛教居士捐资,对此塔进行修缮,历时一年,于公元二零零六年七月十二日竣工。再现当初塔之原貌。”

1990年6月3日,天开村的一村民到天开塔附近打柴,发现塔基塌陷一洞穴,深不见底。出于好奇当晚就约请尤家坟一名小学教师与他共同下洞,发现洞底是一间地宫,里面有很多东西,就马上将这发现报告了有关部门。房山区委、区***连夜请示北京市***、市文物局。经发掘地宫墙壁均为青砖砌制。宫内直径不足3米,上下高2米有余,顶部斗拱呈锅底状。其墙壁有青砖浮雕和沿袭唐代绘画技艺的精美彩绘。地宫正中与顶部通气孔垂直竖立一座小舍利塔(即经幢),又可称为塔中塔。该塔高约1.9米,呈八角形,每面均有铭刻。其文记曰:“大边燕京良乡县金山乡乐深村西约一里地有古严陵洞,洞北约五十步有旧塔破摧遗址处。”须弥座上为石函,函上亦有铭刻。再上为塔身、塔刹共九级。这是一座辽代完整经幢。在这座小舍利塔前面,放有一张辽代完整的木供桌,其做法过去只在辽金时期的墓葬壁画中见过。这张桌子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实物。据推测,是摆放祭品用的供桌,属于珍贵文物。木供桌上安放着精制石佛、寸许小木佛像、铜香熏各一。此外,在地宫中还贮有白釉碗、白釉赭花高足碗、银钵、银筷、银勺、铜镜、铜盆、铜净水瓶、莲瓣饰件、小银火球净瓶等二十余件。在地宫的石函贮有一银函,函内有一水晶玻璃瓶,内贮佛舍利。其舍利白日呈灰白色,夜间呈白色且发光。

地宫挖掘后,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尤其是地宫内石函中珍藏的“释迦佛舍利”,从1991年5月19日开始,“房山区天开塔出土文物精品展览”在著名的佛教圣地云居寺举办。

1991年5月在云居寺举办的天开塔佛舍利展接待了16位日本友人,其中八旬老人安泰一郎感慨万分。50多年前,他做为一家通讯社秘书随侵华日军入驻房山县,了解到天开寺虽毁,但塔下有佛舍利,随遣人寻找地宫,挖深洞穴的同时,突然狂风大作,冰雹辅天盖地,安泰色变,紧闭双眼,双手合十,即忏悔:“佛祖息怒,弟子对佛宝不敢企图!”这时风雨骤停,阳光普照残塔。安泰朝塔三拜后慌忙撤走。50年后从《朝日新闻》得知,天开寺残塔下地宫发现了佛舍利,安泰一郎惭愧当年所犯罪行,感慨地说:“佛弟子们!一定要戒偷盗!戒抢掳!戒烧杀……”。

天开塔安详的伫立在那里,犹如佛陀在慈祥的关注着虚空宇宙大地,随机应现教化着无量众生,在迷失中回归自性。

释延佛法师平和、睿智、幽默,慈悲清寂的脸上透出安详、禅悦和宁静。特别是在品茶时,挽起袖口亲自为我们煮水烹茶,神情专注,一丝不苟地温壶、烫杯、洗茶、泡茶、翻杯……,轻声细语的开示品茶的禅机:禅茶一体,品茶要喝透,每一个环节都要观想清凉的甘露流进我们的心田,化作清凉的境地。大家静静地品茶,轻啜细品,静默的观想。茶汤在舌尖回旋不绝,茶香、茶味尽得。茶水甘冽,化作甘泉,回味无穷。刹那间,我似乎明白了茶在其味,禅在在其“心”,从现象上看,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在根本上是无差别的,是不二的,是对心的观照。品茶,其实就是在品鉴自己的心,在品茶中觉悟,在品茶中让心回归本来灵明的清寂,品茶就是一种令心回归当下,洞见我们原本具足的那个与佛一样的灵明觉性。

我们静静地坐着。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人,应该安住当下,安心当下,做好当下的每件事。当下是什么?每一个当下都是不同的,说这个当下的时候,这个当下即成过去,说那个明天时,那个明天即成当下。现象是不断的变换的,不变的是人安住的心,不变的心,就是真实的自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这诗情画意的圣境,如入太虚,如在梦里,思绪也变得如烟如雾般的飘忽、空灵。“我”是谁?念佛者是谁?一瞬间,“我”似乎已不存在,本来无一物,一如白居易《狂吟》中所说的:“性海澄渟平沙浪,心田洒扫净无尘。”释延佛法师煮水冲茶,表情一直是平和的,在充满法喜的心境中,我们品茶,观心,没有妄念,没有烦恼。释延佛法师开示说,佛法僧是一体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一体的,念佛念法念僧也是一体的,学佛就是将他们融化在一起,体现在我们世间法中,每时每刻依此行。直至脱落身心,脱离染污,见性成佛。

释延佛法师的一言一行,简单、平直、超脱,谈吐间禅机无限,用慈悲的心,将佛法的智慧传递给我们,还用其克服艰辛困苦的乐观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正是有了这些僧众们大菩提心、大愿心、大慈悲心的施舍,佛法才得以延续,我们才得以听闻佛法,如法修行。今天除了朝拜千年古刹之外,也深深体会着慈悲与感动。感恩法师和同修们为我们创造此次机缘,使我们有幸朝拜千年古刹,使我们有幸感受佛法的慈悲与沐浴。由此想到做网络义工的经历,开始只是想默默学佛,多干事,不张扬。但冥冥中有无数的力量和机缘推动着自己向前。一年半多的时间,经历了酸甜苦辣的磨练,感恩法师的指导,感恩同修们的鼓励和帮助。到如今做义工已经充满着法喜,已成为我学佛修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开寺与城市一山之隔,清凉静寂肃穆,曲径通幽,禅房意深,不但是佛子们闻思修的道场,也是俗人澄心静虑,精神放松的极佳场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