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的长成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只要创作者有诚意,欣赏者会取舍,创作、评论各司其职,微电影终究会成为这个“碎片化传播”时代中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2012年,视频行业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电视剧购买热情消退,微电影生产热情高涨。所谓微电影,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閑状态下观看的、具有相对完整故事情节的微型电影。

去年,电视剧网络版权费疯涨,屡屡突破单集百万元的大关。2012年元旦后,视频网站突然失去买剧的动力,单价直线下降而且有价无市。很显然,过高的电视剧购买成本让视频行业不堪重负,窘极思变。随后,优酷和土豆合并为一家,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结成版权共享联盟。高速发展中的电视剧产业,失去了一只有力的翅膀,不得不进入了盘整阶段。

正所谓此消彼长,微电影在这一背景下腾空而起。如果说2011年是微电影元年的话,2012年则进入了大发展之年。各家视频网站纷纷推出微电影系列,争先恐后,跑马圈地:搜狐打的是明星牌,以黄渤、李光洁、黄磊等七位明星为导演,推出《七电影》计划;爱奇艺打的是地域牌,以西安、广州、台北、成都、青岛等城市为拍摄地,主题由导演自选但要求拍出各城的独特气质,形成“城市映像”系列;优酷打的是大师牌,拉来顾长卫、许鞍华、金泰勇和蔡明亮等导演,推出了“美好2012”微电影,日前刚刚上线。

因为视频网站有着旺盛的需求,因为微博等社交媒体提供了新的传播通道,原本主要是由影视专业的学生操练的剧情短片,摇身一变而成为微电影,成为行业热点。开始只是不太知名的导演操盘,而今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腕。开始只是某些公司的零星尝试,现在已是所有视频网站大举进军的热点地带。不过,尽管微电影的影响快速扩大,但其商业模式至今未尽清晰。很多投资方只是借其扩大名声和流量,并不指望它立刻成为赚钱的工具。

***观看是首要规则,但也不是全无产出:有财大气粗的品牌考虑定制微电影,但如何既满足商家之需,又不至于沦为广告片,至今没有成熟的规则可循。另一个办法是投放植入广告,不过这也是从长片那里继承过来的做法,未必就是微电影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现在的微电影篇幅短,制作水平不高,投资金额不大,各家都在财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玩一种新鲜的游戏。如果微电影真的成为一门产业,其制作水準和投资额度必然提升,那就必得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

如何打开微电影的盈利之门,是众多制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但微电影势必成为重要信息载体,这是人人都能看到的前景。视频网站的用户群高速扩张,自媒体的覆盖面日益广泛,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节节高升,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视频内容制造者,使得人在任何环境和状态下都能方便地获取视频信息。生活中采撷的纪实短片可以做成微电影,头脑中的想法转化成影像后也可以是微电影。大家写小文章,大导演可以拍出优秀的微电影。

“小狗也可以大声叫”,有独到构思的新手同样能拍成出色的微电影。在一个普遍上紧发条的时代里,拿出大块时间、拉开架势读书看片,采集信息,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过于“奢侈”,而在细碎的时间里迅速地捕捉所需信息,成为了普遍的学习和娱乐方式。表现在读书上,“浅阅读”的比例不断上升。表现在看片上,微电影和视频短片的浏览量日益提升。

微电影因为短,有着不同于长片的叙事节奏。太实则易成为小品,太虚则容易成为MV。导演们还在摸索其中的分寸和门道,观众也在尝试着适应其风格特点。任何事物的长成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只要创作者有诚意,欣赏者会取舍,创作、评论各司其职,微电影终究会成为这个“碎片化传播”时代中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只要有了足够雄厚的用户基础,商业模式的问题到时也就迎刃而解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