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小记

闲∵云

随着中国僧团入住蓝毗尼中华寺,汉传大乘佛教的种子又重新播撒在佛陀的故乡。古德有言:***未转食轮先,修行进道、弘扬佛法,也要靠适当的营养来资养命根。

在佛陀时代,沙门释子依照佛制是托钵乞食或接受施供,今天的上座部佛教僧人仍保持着这样的传统。因地域关系,中国汉传佛教却有着不同的习惯。

汉传佛教的特点之一就是素食。不过须根据人体需要,用丰富的菜蔬来补充营养的缺乏。如是吃菜又成了第一大问题。而尼泊尔人的饮食习惯,是以一种叫“摩色拉”的粉末调味,以土豆为主料炒制的混合菜,味浓而辛辣,再配上黄灿灿的尼巴利小豆汤,饮食之简单可想而知。在这个极不发达国家里,尤其在与印度接壤的“一年田,半载荒”的蓝毗尼地区,人们的饭食更是简单。要想吃上稍微丰富新鲜些的蔬菜,得到20多公里外的小城镇去买,还得赶在每周四、日下午的集市。如果不是多雨的好天,即使耐着摄氏44度的高温赶上集,也就算是幸运的了。当然,在蓝毗尼花园周围五公里之内,也有那么一、两个每周只一次的小集市,虽说有时便宜些,但品种少得可怜。而在周围几乎看不到种蔬菜的农家,市场上的小摊贩们卖的菜大多是从印度转贩过来的,或是些差季时插种的。在这片靠天吃饭的田地上,收获是很小的,况且当地的尼巴利人也并不积极农作。

正好汉传大乘佛教有着“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为了满足需要,我们决定开地自种。幸而早有准备,听说这里土地宽广肥沃,就带来了产自中国的优质品种。而大殿西面靠墙有片不小的空地,地表面黄黄的,看来是块不错的地方。手头现有的工具只是两把半截头的宽面锛,也就是他们最常用的掘地工具了。锄头和锹也是很少的,但总算买得到。

第一步是翻地。要知道,土质不松,底肥不足,生地上是不长东西的。一掘才知,地表上只是施工时为了绿化要求而垫上的薄薄一层新土,大约七、八公分,底下即是砂石层,后来听说这里原来是施工备料场,之下才是生土层。难怪看上去只是稀稀拉拉长着几根草,其它几块地上的草也长得不那么整齐均匀。因此土地改造又成为首要问题。于是先刨整旧地,清走砂石,再买来新土、牛粪,更新土质。就这样边整边种,日子渐渐过去,我们的菜地慢慢有了些眉目,也有了些收获,而且连草也长得稠密油绿了。

这里不像国内那样四季分明,只有旱季、雨季、寒季,也只有在雨季才是植物最茂盛的季节,也才可以看到整齐青秀的稻田。雨季菜地里必须水道疏通,才不致于烂坏,所以要弄成埂田。而在旱季滴水不下时,稍失浇灌就要枯萎,所以又得改成畦田;但往往水量不足,水塔内的水也是时断时续。这样的种植,其成本是相当高的。正因如此,集市上的蔬菜品种和价格,也是随着季节的变换有所不同。当然,饭桌上的菜式,也时而单调、时而丰富。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这块菜田渐渐由生地变为熟地,寺内的气象也活跃多了,法务也逐步繁忙起来。新任方丈的到来,又带来了新气象。劳动力的增加,使菜地的耕种不再是问题。这不,在这淅淅沥沥的雨季,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又呈现出勃勃生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