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福慧讲堂

郑立新

新加坡的福慧讲堂,是演培法师于1981年创建的,位于新加坡郊区的榜鹅路(Punggol∵Road)105号,坐西朝东,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建筑物。整个建筑呈乳白色,上覆深绿色琉璃瓦,十分美观。

人们走近福慧讲堂,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洁白的大理石牌坊。牌坊顶部正中高,两侧低;由四对石柱支撑,有三个圆月型的门,钢筋制成。牌坊正中上题“新加坡佛教福利协会”(Singapore∵buddhist∵Welfare∵Services),左右略低,各题“福慧圆满”和“皆大欢喜”。通过牌坊拾级而上,一对石狮雄踞两旁,守卫着讲堂的大门。大门上方悬挂着“福慧讲堂”匾额。这四个字(包括前面牌坊的题词)是从弘一大师遗墨中集字放大的,由此可见演公对弘老书法的喜爱和敬重。

进入大门,立刻能感受到讲堂内高大、整洁、富丽堂皇。堂内供有在意大利定造的高大释迦牟尼佛、迦叶和阿难三尊像。此三尊像,皆为整块洁白大理石雕成,庄严肃穆而又慈祥感人。像前无供桌,而是讲台。讲堂两侧为通向二层的阶梯,楼上是办公室、会议室、讲室、录音室、图书馆和功德堂,还供有上万尊小佛像。讲堂大门内两侧左悬钟、右悬鼓。堂内可容纳千人以上,既是大型集会和讲经说法的场所,也是信徒平常作佛事活动的佛殿。讲堂墙外,有约二米宽的走廊,地铺瓷砖,与讲堂后面的住房相通。走廊的栏杆,皆为不锈钢制成,清洁明亮。

讲堂后的住房,分上下两层,沿着讲堂两侧向后延伸,当中是长方型天井,内铺草皮和栽种花木。讲堂的地下层,是巨大的斋堂,可供数百人用餐。福慧讲堂建筑的特点是,摆脱传统寺院建筑的形式,独具一格。讲堂的后部呈半圆型,整个建筑好像一只大船,既实用,又美观。凡是到福慧讲堂参观的人,无不赞美。

据说这座讲堂的设计者,是演公的女弟子宽严法师。她是菲律宾的华人,曾获硕士学位。她不贪图世间名利,而是依演公出家为比丘尼,从事弘法利生工作。她中、英文俱佳,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演公有些重要的经论讲记,如《成唯识论讲记》等,都是由她作记录,是演公一位得力助手。除管理福慧讲堂的日常事务之外,她还是新加坡佛教福利协会的秘书长,亲自管理该会所办的十二项社会福利事业;并主编有《慈恩》月刊,几乎每一期都有她的作品。该刊是中、英文合刊,每期译文,亦完全由她负责。她还定期为信徒作佛学讲座。因此她受到佛教信众的极大尊敬。

福慧讲堂每周有定期的佛事活动。为了方便信众,所以佛事活动大都安排在晚上,只有周日的活动在白天。据了解,周二晚是礼大悲忏和乐龄歌咏班活动;周四晚是佛理讲座;周五晚是诵《妙法莲华经》和青年歌咏班活动;周六晚又是佛理讲座;周日上午拜延生普佛。各种活动,信徒自由参加,井然有序,和乐相处。

福慧讲堂后进的房屋,除少数僧寮外,全部是安老院的住房。演公创办的安老院,现收养孤寡老人一百余人。身体比较健康的老人,被安排住在市内一所楼房中,称为“福乐林”。另一些病残老人则被安排住在福慧讲堂内。他们又被分为两组,一组是尚能勉强行动的老人,住在楼上,配备有特制的拐杖或手扶车;另一组是完全不能行走的老人,住在楼下,每人配备有轮椅。他们住的房间清洁整齐,人各一床,有护栏,并有两名专职护士护理。此外,还有专职清洁工为他们每天打扫卫生。他们生活平静、愉快,在这里安度晚年。讲堂内原住有一百多位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已经过世了,现在这里还有六十来人。

福慧讲堂既是一处佛教活动场所,也是一处设备完善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福慧讲堂佛事活动多,我想这与演公学德兼优是有密切关系的。现在演公虽已圆寂了,但我相信福慧讲堂的佛事活动和演公生前所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在其弟子宽严法师主持之下,将会日益兴旺和发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